家有乖孫,啁啾膝下,頗解笑顏,為退休養(yǎng)老增添了無限樂趣。和孫子學語言就是其中的一大樂事。
首先是教孫子背兒歌,進而就是讀唐詩,再進一步就是用游戲的方式,教他學拼音四聲以及一些簡單的音律知識。
當我用簡單的語言,向他講解了漢語的聲調(diào),接著便讓他跟著我學,“媽、麻、馬、罵;西、習、喜、細……”孫子悟性極好,很快,只要我讀第一聲,他便能補上后三聲。
一天,他奶奶買菜回來,提著一大籃子菜,腰酸背痛的,便叫:“文文,你給奶奶捶捶背好嗎?”孫子很聽話,趕快跑過去,鼓圓了小嘴,在奶奶的背上連吹了幾口。惹得老伴大笑不止。并示范是用手“捶”,不是用嘴“吹”。孫子一本正經(jīng)地說:“奶奶,你聲調(diào)錯了,‘吹’是第一聲,‘捶’是第二聲,你都念成第一聲了!”從此,喜歡講方言的老伴也得跟著學語言了。
孫子12歲讀六年級了,作文水平提高很快,我便開始和他對對子玩。一起學《聲律啟蒙》,“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春對夏,秋對冬,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隨著背唐詩、識聲律,他竟慢慢地能辨平仄、懂押韻了。
有一天,我寫了一首自嘲的打油詩:人說能武又能文,實實在在醋半瓶。耕田扯裂牛鼻子,提筆多是鬼扯筋。好壞任人龍門陣,得失何必用秤稱。
寫到這里,我便找不到好句子了,只好停筆。過了兩天,孫子竟然給我續(xù)上了最后兩句:是是非非幾簍子,就是想評也難評。
這兩句打油詩,恰到好處,有畫龍點睛之妙。我讀了又讀,祖孫高興了好幾天。
孫子今年上初中一年級了,我這個語文教師還能不能繼續(xù)輔導下去,尚是一個問號!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