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曾經(jīng)有哲人說過:如果證明你不老,首先是你的觀念不老。40歲人60歲的觀念——你已經(jīng)老了!80歲人50歲的觀念——你仍然充滿活力,而且不會落伍。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事情,與活力、年輕這些概念其實還有一段距離,還提不到那樣的高度。這些生活中的“小事”,看似不顯眼,卻反映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這種“選擇”,關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方便、健康、安全……
需要稍加說明的是:本文涉及的情況主要針對經(jīng)濟較發(fā)達地區(qū)的老年人。
城市生活誤區(qū)之 1
死活不打車
改革開放之前,沒有出租車,老人有個病災的愁死家人了,能認識個開車的好了不得。現(xiàn)在遍地都是出租車了,但是60歲以上的老人卻成了最應該打車又最不愿意打車的人群。他們認為上飯館吃飯,享受口福了;給后輩買東西,享天倫之樂了;給自己打車?浪費了!坐公共汽車不過幾角錢到幾塊錢,打車要十幾、幾十塊錢,這筆賬怎么算怎么不值得。大不了我走回去,還鍛煉了呢。
80歲的方奶奶就是這樣的典型代表,以前出去唱歌、上老年大學,連2元錢的空調(diào)車都舍不得坐,就去擠1元錢的普通車;現(xiàn)在有了老年證,不用花錢,還打車干嗎?
方奶奶每個禮拜和另外3個老太太去唱歌,齊刷刷的都舍不得打車。她唯一的兒子工作在外地,女兒在美國,兒媳婦鄭重地勸說多次:您舍不得打車我給您錢,以后不打車就不要去唱歌了,多危險哪!摔了怎么辦?方奶奶有老干部退休金,怎么好意思要兒媳的錢?再說也不至于。但是兒媳婦的話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來。
這一天4個老太太乘公共汽車唱歌回來,一起去吃了一頓自助餐,不亦樂乎!興沖沖走了三四站地回家了。其實4個人打一輛車每人不過2元5角,就是一根冰棍錢。可偏偏都是舍不得。結果回來以后方奶奶的腳踝骨關節(jié)發(fā)炎了,天天痛得不能走路。雖說醫(yī)院就在家旁邊,不過5分鐘步行路,但是必須一天一趟地打車去打針。每天來回20元,加上藥費,大熱天的還要搭上80多歲血壓高的老伴陪著,自己的肉體痛苦更別提了。方奶奶到底是省了還是費了?明眼人一看便知。
60歲的劉奶奶生病住了醫(yī)院。出院時,女兒說:媽,咱打車回家吧,不過20元,我送您。劉奶奶說:不行,叫你愛人來接。
女婿一聽不敢怠慢,請了一天假去接丈母娘。結果,這一天扣工資100元;送丈母娘來回80公里汽油費50元……這筆賬,劉奶奶一點都不算,只覺得自己讓閨女省了20元打車費挺受用。
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舍不得打車成了城市老年人的通病,這使得很多子女感到很為難和擔心,不知道善良的老人們您意識到了嗎?
老人乘公交車,有諸多不方便:1.累,不見得有人讓座;2.危險,上下車、急剎車都有可能碰著、摔著;筆者親自見到北京經(jīng)貿(mào)大學門口站臺上一位老大爺被公交車甩下門來,重重地摔在街上,立即圍上一群人來驚呼急救……3.冬天冷夏天熱易中暑或引發(fā)血壓高等疾病。
如果從經(jīng)濟角度計算:在外面吃一頓飯,被賺取的利潤大約是50%-80%,即吃50元,你至少損失了25元,而打車的利潤遠遠低于此,而打車帶給你的節(jié)約時間、方便舒適等間接利益,很難估算,特別是一旦出了事情,那么需要的成本將增加幾十倍上百倍。
所以,我們說,城市老人應該扭轉“不打車”的觀念,該打就打,打車和旅游、下館子、看電影一樣,是晚年較高生活質(zhì)量的一部分。
城市生活誤區(qū)之 2
死活不倒剩飯
沒有冰箱的年代,老年人不倒剩飯,把它們熱一下,第二天再吃?,F(xiàn)在有了冰箱,老人們更不會倒剩飯了——剩菜湯可以第二天下面條、燴米飯,剩主食可以吃上一禮拜。打開老人的冰箱,一定是大盤子摞小盒子地都是剩東西;要不然,就是把肚子當“垃圾桶”,每頓飯吃到最后,都是老人把剩菜根、鍋底盤底一股腦地折在自己碗里吃下去,美其名曰:不浪費。
這樣的生活場景很多見吧?
名叫紫水晶的網(wǎng)友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一個周日的傍晚,我終于可以放松心情去看望父母了。早已是饑腸轆轆,進門便喊:“媽,飯做好了嗎?我餓壞了?!弊哌M廚房后看到的那一幕讓我愧疚不已,原來,他們正在吃一桌子的剩飯剩菜。
我第一次意識到,每次的家庭團圓后,父母都要吃孩子們的剩飯。
此刻,父母餐桌上是兩碗熱過的餃子、一盤吃剩的雞肋和肥膩的紅燒肉。母親有些手忙腳亂地說:“家里只有一些剩飯,我給你下碗面條吧?!蔽业谋亲佑行┌l(fā)酸,趕緊說:“不用了,剩飯也能填飽肚子呀?!?/p>
于是,我搶著啃光了雞肋,然后把冰箱里的剩米飯熱了熱,胡亂填進肚子。吃飯間,我向父母講述著單位的趣事,匯報了一下近來發(fā)表的文章。餐桌上的氣氛很融洽,我的一個笑話逗得父親哈哈大笑。
在回家的路上,我用手機撥通了大哥家的電話:“大哥,我們忽視了一件事,每次家庭聚會后,爸媽都要吃我們的剩飯?!彪娫捘嵌?,大哥沉默了半天,最后說:“我明白了,從下個周末開始,咱們兄妹幾個,輪流陪父母吃剩飯?!?/p>
這個故事很感人,但是卻傳遞了錯誤的信息:那就是不但父母吃剩飯,我們也要一起吃。
其實剩飯對我們的健康,特別是老人的健康有諸多危害,長期食用很危險。
先說主食:我們常吃的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經(jīng)口腔內(nèi)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成糊精及麥芽糖。經(jīng)胃進入小腸后,被分解為葡萄糖,再由腸黏膜吸收。重新加熱已經(jīng)冷卻的淀粉,即使溫度很高,也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分子結構,人體對這種老化淀粉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fā)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凡消化功能減退的老人,嬰幼兒或體弱多病者以及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最好不吃或少吃變冷后重新加熱的米飯。另外,含淀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這類食品又很適合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因此,吃剩飯易引起食物中毒。輕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會出現(xiàn)劇烈腹瀉、脫水、休克等現(xiàn)象。
再說蔬菜:炒熟后的菜里有油、鹽,隔了一夜,菜里的維生素都氧化了,使得亞硝酸含量大幅度增加,進入胃后變成亞硝酸鹽,成為健康的一大隱患。進入夏季,由于氣溫較高,飯菜容易變質(zhì),從而導致醫(yī)院接治吃隔夜飯菜引起腸胃不適的市民增多。
不少國人有這樣的“習慣”:要做得吃也吃不完才算盡到主人的責任,絕不能“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于是剩飯現(xiàn)象極為普遍。而老年人作為招待兒女的主力軍,免不了要打“剩飯仗”,有的時候吃一個禮拜的剩飯,才打掃完戰(zhàn)場。孩子們來了又做一桌子。他們走后再吃一個禮拜剩飯。如此惡性循環(huán),沒完沒了,營養(yǎng)悄悄地流逝了,胃病悄悄地形成了,老人卻根本不自知。
現(xiàn)在生活好了,我們已不至于餓肚子。要想節(jié)約,改掉“生怕別人吃不飽”的心理障礙,吃多少做多少。實在吃不了,也千萬不能讓自己的肚子作垃圾桶——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癥,就是這樣在老人中瘋狂肆虐的!
城市生活誤區(qū)之 3
死活不用銀行卡
城市銀行的排隊“頑疾”已經(jīng)成為令人頭痛的老大難。北京電視臺為了迎接奧運,在討論北京城市文明問題時還專門作了專題,尋求解決辦法。北京工商銀行的平均排隊時間大約是40分鐘,人多時要等1-2小時。而這些排隊人多數(shù)都是白發(fā)蒼蒼的老年人。他們交一次電話費,取200元現(xiàn)金,買200度電卡,查一下存折的余款,都不惜排上漫長的時間。而這些事情原本都可以通過銀行的IC卡在柜式機上完成,但是老人們不愿意使用、也不相信銀行卡。
老年人不使用銀行卡的理由:
1.一年10元錢年費、跨行取錢要交2元錢,不值。
2.萬一密碼被人偷了怎么辦?還是現(xiàn)金踏實。
3.懶得學,嫌麻煩!記不住密碼。
老年人拒絕使用銀行卡的后果:
1.因為長時間的等待,老人在銀行里犯病急救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2.浪費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本來可以用來娛樂、休息、讀書看報……
3.受到時間局限,銀行畢竟只有白天開門,春節(jié)、十一等重要節(jié)假日還要休息。
4.沒有銀行卡,需要帶大量現(xiàn)金,非常不安全。
舉例:高爺爺?shù)膶O子要去國外讀書,他準備支援他8萬元錢,但是他必須到銀行取8萬元現(xiàn)金給孫子。第一次去,拿號排了1小時,柜臺說一次取款5萬元以上要提前一天登記。沒辦法,第二天又去了,又等了1個多小時,錢是能取了,高爺爺怕不安全,約了樓上的李老頭來保駕,姑且不說70歲人給80歲人保駕多么不靠譜,李老頭恰逢接孫子上外語班下課晚了沒及時趕到,氣喘吁吁地趕來時,高爺爺剛好過了5號。從頭排?高爺爺已經(jīng)頭發(fā)暈血壓升高了,只好先回了家。糊里糊涂忘了再一次“預約”,第三天再來銀行時,又沒有取成……
上大學的孫子聽了爺爺?shù)目卦V,不由得笑了,伸手遞過去一張小卡片:“爺爺,您讓柜臺把錢轉到這張卡里,不用預約。也不擔心安全!很簡單?!?/p>
高爺爺看著這張小卡片搖搖頭感嘆道:“落伍啦”!
65歲的趙老師和老伴去青島旅游玩得興高采烈一路平安,回家一開燈,得,沒電了!去銀行買電吧?銀行早關門了!洗不了澡看不了電視怎么成?沒辦法!無奈給兒子打電話求救。兒子驅車20分鐘趕來,拿了電卡和自己的銀行卡在柜臺上操作1分鐘搞定!趙老師這才想起來兒子曾多次勸自己辦張卡。不就是一年10元錢嘛,多方便呀!
使用銀行卡,是科技進步的表現(xiàn),是不可扭轉的趨勢。目前已經(jīng)超過10億張銀行卡在中國市場上流通,銀行與相關的政策制定者正在鼓勵提高商戶對銀行卡的接受程度。僅在2006年,中國就發(fā)行了超過2億張新卡。相信不久的將來,即使是老年人,也不可能完全脫離銀行卡的幫助。所以,趁您還不算太老,去辦一張銀行卡吧!至于密碼,可以選擇一則好記的數(shù)字,讓孩子們幫助記憶。只要卡不丟,錢就丟不了。丟了卡,密碼不丟,可以安全掛失,錢還是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