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秋元確實有錢,而且什么樣的錢都有,金的、銀的、銅的、鐵的、鉛的、鎳的、紙的、貝殼的等等,一共2萬多枚;還有木雕、陶器、日常生活用品等其他各種文物3000多件。有人估算,如果把這些文物再賣給其他的收藏家,少說也能賣出兩三百萬。
老秦確實又很窮。走進老秦家,各朝各代、各式各樣的文物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的空間,他沒有多少家具,沒有冰箱,一臺21英寸的彩電還是前不久買的,這對一個全家人都在效益相當不錯的國有中型企業(yè)工作的家庭來說,委實也算“貧困”了。
老秦家的錢哪去了呢?老秦說:“全用來買那些別人看來不頂用的古代錢幣、爛銅爛鐵、舊瓷舊瓦、廢木廢紙去了?!?/p>
小文物藏著大道理
老秦今年68歲,矮墩墩的身材,雖然是退了休的老工人,但依然臉色紅潤,精神抖擻,說話樂呵呵的,要不是頭發(fā)稀疏,仍不失當年飛行員的風采。老秦1976年復員,先被分配在湖南省東安縣工業(yè)局工作,后調(diào)到湘南器材廠,擔任過質(zhì)量管理科科長。他總是穿著一身舊的中山裝或軍裝,走到哪兒身上都帶一只軍用水壺。談起古錢幣和文物老秦總是滿腹經(jīng)綸:“其實小小文物藏著大道理哩。它能反應一個朝代的興衰。”他拿起一枚長滿綠銹的小小銅錢,說,“看看這枚銅錢,銅質(zhì)差成分不足,做工粗糙,這是‘靖康通寶’,北宋末欽宗在位時的銅錢,亡國之君,銅錢也顯出個樣子來?!崩锨卣f,由于銅質(zhì)差,難以保存,“靖康通寶”留世不多,成了珍品。接著老秦又選出一枚亮閃閃的銅錢,說:“你看這枚錢什么樣?這叫‘羅漢錢’,康熙大帝70大壽發(fā)行的新幣,據(jù)說把一金羅漢推到化銅爐里所以錢內(nèi)含金,金光閃閃。”老秦轉(zhuǎn)過身,從一堆陶器中撿出一個錐形的東西,說是“陶權(quán)”即秤砣,他解釋說:“這說明我國古代早就使用了杠桿秤?!彼麙咭曌郎弦慌排诺墓佩X幣和屋內(nèi)的一件件文物,像是一位將軍檢閱他的士兵。
愛國心激發(fā)收藏情
198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有人把祖國寶貴的文物古董往外國倒騰,心里很不是滋味?!拔奈锉Wo也應‘藏富于民’,提倡民間收藏。有財力的都來同走私販子爭奪文物,國家損失就會減少?!彼@樣一想,便動起了收藏文物的心思。恰好這時,他手頭上有幾枚祖輩留下來的古幣,再加上老家賣房子分得的1500元錢,老秦便憑著這點本錢干起了業(yè)余收藏歷史文物的事業(yè)。
先是潛心研讀《古錢大辭典》和《中國貨幣史》等,4000多種古錢譜爛熟于心,打下了鑒賞古錢的根底,然后又涉獵古木雕、陶器和日常生活用品等領(lǐng)域。他雖然沒有成為大學問家、大鑒賞家,在收藏過程中也上過當、吃過虧,但他畢竟心里有譜的時候多。于是,挑貨郎擔的主動找上門來,把他們走村串戶收購來的小玩藝轉(zhuǎn)讓老秦選購,而且往往能夠得個好價錢;于是老秦廣泛收藏文物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業(yè)余“信息員”主動為老秦服務?!澳衬车胤桨l(fā)現(xiàn)了幾樣古文物,老秦,快去看看!”對這樣的人,老秦也酌情給予獎勵,“信息費嘛!”老秦慷慨地說。
有一次,正是半夜,有一位“信息員”突然來敲門,告訴老秦城郊挖出一批古錢,老秦二話沒說,拿起手電筒就走。田野里黑燈瞎火,老秦不時摔跤,摔得滿身泥污也全然不顧,疲憊不堪地趕到出土地點,看到一堆銅錢時,他心里比吃了蜜還甜。他每每都這樣形容自己。
27年來,老秦因公或自費到過許多省市,每到一地,他不顧旅途疲勞,辦完事情,首先到廢品回收公司去“買寶”,然后再到當?shù)夭┪镳^去“看寶”,最后又到交通不便的鄉(xiāng)下去“尋寶”。他水壺不離身,渴了喝口水,餓了啃塊餅干。他可以花上幾元、幾十元、上百元、上千元買一件文物,卻舍不得花幾角幾塊買瓶飲料。
耳濡目染。在老秦的影響下,他當小學教師的妻子、中專畢業(yè)的兒子都迷上了收集文物,而且全力支持老秦的事業(yè)。他們一家人都說:“盡管我們的日子過得很清苦,但我們的生活很充實。”
第一家民間“歷史文物展覽館”
老秦收藏民間歷史文物的事跡傳開后,《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古錢幣研究》等報刊都瞄上了他;他的名聲漸遠,成了著名“民間收藏家”。
面對自己和一家人用27年心血收藏起來的2萬多枚古錢幣和3000多件其他歷史文物,老秦常常想:該將它們派上什么用場呢?
開始時,他把自己的“寶物”全部拿出來在湘南器材廠辦起了展覽,一連幾天,廠里廠外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有人起初是來看“稀奇”的,但看著看著便看出了感情。一些老人看到民國時期發(fā)行的紙幣,回憶起解放前一捆票子買不到一升米的苦日子,鼻子酸酸的;一些婦女看到“三寸金蓮”便想起女人過去的苦楚和今日的甜蜜;一些年輕人看到科舉時代的試卷,便感到封建社會的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是那樣的迥然不同,陡然生出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愿。老秦從這次展覽中得到啟發(fā),便常想:要是能夠在一個適當?shù)牡胤睫k一個博物館或者展覽館,把自己收藏的文物分門別類進行展出,那影響不是更寬、教育效果不是更好嗎?
在東安縣委宣傳部、東安縣文化局、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的支持和幫助下,老秦的美夢終于圓了。去年春天,湖南永州市第一家民間“歷史文物展覽館”在東安縣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舜皇巖管理處掛牌開館,老秦笑逐顏開,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
走進老秦經(jīng)營的“東安縣歷史文物展覽館”,人們不僅可以看到歷代的錢幣,還能看到大量的民間文物。這些文物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這里有目前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牙刷、最完整的花轎、最早的炭斗、最小的秤、最早的考試卷等等。
如今老秦和他的老伴一邊精心管理著這座展覽館,熱心地接待每一位參觀者,一邊又在籌劃著新的項目。
前不久,記者隨老秦考察了鄧三鳳的故居。鄧三鳳是北宋時的禮部尚書,其故居在東安縣大廟口鎮(zhèn),現(xiàn)在雖然有些破爛不堪,但當老秦看到那新舊不一、粗細不一、一根根一扇扇雕刻著不同圖案的廊柱、窗戶時,驚喜不已。他說,鄧尚書的故居雖然看起來有些破敗,但這是他目前看到的保存最完好最有發(fā)展?jié)摿Φ囊惶捉ㄖ?,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千年的歷史和木工工藝的變遷。雖然囊中羞澀,但他卻說,哪怕是貸款,他也想買下一套舊房,可惜的是,現(xiàn)在房主無意賣房,老秦只得依依不舍地摸摸門窗,說以后再議。
老秦還有一個計劃: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收藏了900多尊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質(zhì)料不同的菩薩,一旦收藏超過1000尊,他將組織一次浩浩蕩蕩的“千尊菩薩下嶺南”的活動。
老秦雖然擁有了那么多值錢的文物,但仍然過著樸素的日子。他要收藏的文物還有很多,他要辦的事情還很多……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