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9月,開學了,全國各地大街小巷,老年“接送族”成就一道風景線。這些老年人酷暑嚴寒、迎霜浴雪、穿街過巷,準時準點地向?qū)W校匯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接與送之中,老年人和子女、老年人和第三代之間收獲了什么,又丟失了什么呢……
接送孩子,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
■劉福曉
一天我買菜回家,看見大女兒在樓下等我,一見面就表情苦澀地說:“您的外孫女晨晨平日去吃中午飯的托管人家要漲錢。依我看,現(xiàn)在您就練練騎無梁自行車,以后中午就騎自行車把晨晨接回家吃飯,午飯后再送回學校去?!蔽疫t疑了一下,問:“沒有別的人家可以托管了嗎?”女兒見我不太樂意,著急地說:“別的人家倒是沒有漲錢??墒浅砍刻羰?,比同齡的孩子已經(jīng)顯得瘦弱了,如果吃不喜歡的飯菜,更加影響健康。”
我道:“你說的是個實際的困難,可是我現(xiàn)在不時頭暈,你母親膽囊炎時常發(fā)作,去接送晨晨,唯恐路上出事?!边€沒等我說完,女兒氣呼呼地說:“我要買輛電動自行車,我和丈夫輪流把孩子接到各自單位吃飯。接送孩子的事情,你們就別管了?!闭f完,甩頭走了。
看到女兒生氣,我們老兩口自然也是很傷心。說實話,老人接送孩子體現(xiàn)的是祖孫之間的濃濃親情。但身邊由老年人接送孩子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正呈上升之勢。鄰居李大娘對孫子疼愛有加,有一天因看錯了時間遲了20分鐘,她急匆匆地趕往學校,路上,看到小孫子正一個人哭哭啼啼地在對面人行道上走著,心痛得不得了的李大娘大叫孫子的名字,不顧一切地橫穿機動車道,結(jié)果被一輛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倒在地,李大娘命喪黃泉。
所以,我認為老年人接送孩子必須量力而行,能承擔的就承擔,不能承擔的就不要勉強。這個“力”包括諸多方面。一是身體狀況?;加懈哐獕骸⑿呐K病、偏頭痛、近視遠視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去接送孩子。二是安全知識。城市人如潮,車如流,接送孩子的老年人必須有很強的安全觀念并掌握安全知識,如果觀念不強,知識不夠,接送孩子就會出現(xiàn)危險。三是時間觀念。孩子上放學是有時間規(guī)定的,接送孩子必須準時,太早了不行,太遲了也不行,手忙腳亂最容易出差錯。不能保證時間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去接送孩子。
我出于安全考慮拒絕女兒,可是女兒卻認為我們不愿意幫助她。這個心結(jié)可是易結(jié)不易解啊。我正考慮是不是主動給女兒打電話,女兒就上門來和解了,她誠懇地說:“爸爸,今天上午我太沖動了,態(tài)度不好?;丶蚁胂?,你們身體不好,晨晨又有挑食毛病,她還是別到你這里吃飯了。我?guī)タ戳酸t(yī)生,按照醫(yī)生開的營養(yǎng)配餐,每天中午親自做飯給她吃,這樣對她的健康也好,糾正了她偏食的毛病,才是長久之計。”
我們聽了自然非常欣慰。很多老年人喜歡自告奮勇地接送孩子,但是在我看來在接送孩子這件事上,老人還是謹慎一點的好,如果力不從心,就千萬不要勉強。量力而行,既是為了孩子的安全,也是為了老年人的安全。你說對嗎?
樂在其中也苦在其中
■姚圓
孫兒的學校離家較遠。孩子工作都比較忙,只好讓我接送。接送孩子是每個家長都要面對的事情,這大概是國情所致。當然,接送孩子,倒也有些樂趣。不大的校園門前,臨近放學時,擠滿了很多人。校門緩緩推開,家長的目光一齊投放過去,隨著一隊隊出來,目光在搜尋,一個舉手,一聲呼叫,孩子就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飛到身邊。接過書包,匆匆從人縫中擠了出去。那一刻,仿佛把你一下帶到童年時代,多一些久違的純真和快樂。上學、放學的路上,可以與孩子盡情地聊一聊,盡管時間不長,但還是可以彌補因繁忙而致的交流上的缺失。背背古詩,說說新聞,談談學習,其間也不亦樂乎。
接送孩子還可以結(jié)識新朋友,家長們在校門口交流,時不時評論一下老師的好壞以及孩子在家中的種種表現(xiàn)。由此,本不相識的家長,便都熟悉了。那時,無論你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你是騎車的還是開車的,大家都奔著一個主題而共議:為了我們的孩子。
孫子有一個同學的外婆年屆70。每天送小孩,自然能碰上面。盡管她歲數(shù)大了點,但精神矍鑠。她身材不高,背著小外孫的書包,卻看起來一點也不吃力,走起路來特快。也許,是長期鍛煉的結(jié)果。中午接回去,下午送過來,四點多又來接。如此,確實讓人有些不忍。
可憐天下父母心!老年人為子女們操碎了心,本該享清福了,沒想到,孫子、孫女的培養(yǎng)重任又有一部分壓了下來。我想,學校、社區(qū)等一些部門是不是能夠行動起來,幫助老人們承擔一部分接送任務,給老年接送者提供一些必要的等待場所。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上課上得安心,也讓家長們等得舒心。
接送孩子無小事
■銘天
日前,看到一則消息,南京67歲的孔老先生因為每天接送小孩的時候,學校門口都停滿了車,行走極其不方便。他上訪過、投訴過,還研究過法律知識,最終認為校門口停車標志牌設置違法。于是將南京交管局告到了南京白下區(qū)法院。近日,經(jīng)過雙方協(xié)調(diào),老人已經(jīng)撤訴。據(jù)悉,交管部門承諾將推出限時單行措施。老年人接送孩子上下學似乎是一個普通的事情,可是孔老先生偏偏做出了不普通的舉措。
送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有重要意義的事情。我老伴接小外孫時就感慨地說,這就像是毛主席分配的任務一樣重要。要準時接送,保證孩子的安全,必要的時候還要和幼兒園老師交流。有些老人匆匆來匆匆去,不和老師交談,也不和別的家長交流,喪失掉了接送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受益。
從接送孩子這件小事上最容易看出隔代親,白發(fā)蒼蒼的爺爺奶奶不懼酷暑寒冬,站在學校門口,翹首盼望的情景,任誰看到都不能不動容??墒侨粼偌由弦痪洹坝H而不嬌慣”,那不就更完整了嗎?只有一個“親”字是不夠的,若要當好爺爺奶奶,促進第三代健康成長,老人還要再突出一個“教”字,不要“重養(yǎng)輕教”。有的祖輩對孫輩過分嬌慣和溺愛,百依百順,孩子要什么,老人就給什么,無止境地滿足其要求。把孩子自己該做的、能做的全部都由大人包攬下來,真可謂“越俎代庖”。甚至還有的老人到學校教室里替“小皇帝”做值日,掃地、擦門窗玻璃和桌椅。這樣長此以往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以及良好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害無利。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