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天津市寶坻縣口東鎮(zhèn)小張各莊有一位103歲的老人劉頌清,又聽說這位老人不僅頭腦清楚、行動自如,而且還能寫書法、作詩詞……
百歲老人中女性居多,男性較少,頭腦清楚、行動自如的則更少。無疑,劉頌清就具有了某些“傳奇”的色彩。好奇心促使筆者非要見見這位壽星。
劉頌清一邊握著我的手一邊說,歡迎歡迎,這么熱的天,大老遠(yuǎn)地跑來,辛苦了,請喝茶……他開始“指揮”著兒子兒媳招待客人。
我擔(dān)心累著劉頌清,提議先到另一個房間與家人聊聊。劉頌清77歲的二兒子和67歲的三兒子連連說,不用不用,老爺子就是耳朵有點兒背,您說話大點兒聲就行,他能聊著呢!
劉頌清果然是真能聊,國內(nèi)外新發(fā)生的大事全知道。劉頌清笑談他有“千里眼(每天拿著放大鏡看報紙)”和“順風(fēng)耳(每天準(zhǔn)時看電視新聞)”,坐在家里就能知曉天下風(fēng)云。他以前曾在村里教過私塾,說起“四書五經(jīng)”,更是念念有詞。劉頌清不僅自己背誦,還要求兒子也背誦,背不下來他就不高興。
說起劉頌清這種“老小孩”的勁頭兒,那故事可就多了。劉頌清80多歲時,曾到遠(yuǎn)在桂林的大兒子家住了十幾年。大兒子是軍隊離休干部,那年重陽節(jié)單位組織老干部登碧峰,劉頌清非要跟著去。結(jié)果,許多六七十歲的“小兄弟”沒能爬到山頂,92歲的劉頌清卻登臨了頂峰!感動得組織者破例為他這“編外老干部”頒發(fā)了登頂獎。
1999年江南發(fā)生洪災(zāi),村里人都去村委會捐款,劉頌清把錢揣進(jìn)兜里,拎著拐杖也要去。兒女們攔住他說,您老就別去了,我們代表就行了。他說,向災(zāi)區(qū)人民捐款,是自己表達(dá)愛心的大事,怎么能讓人代表呢?你們代表不了,我的捐款得親自送去!兒女們知道老爺子的“小孩子脾氣”,攔也攔不住他,索性由著他的性子。就這樣,百歲劉頌清步行到村委會獻(xiàn)上自己的捐款,一時間在鄉(xiāng)村傳為美談。捐款回來后,劉頌清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還欣然命筆寫了一首《抗災(zāi)》詩。
2000年底,經(jīng)歷了百余年滄桑巨變的劉頌清,有感而發(fā)寫出了《新舊社會兩重天》詩:
老來難呀老來難,舊社會苦處說不完,饑寒勞累度日月,茍延殘喘真可憐。
老來甜呀老來甜,新社會幸福道不完,晚年生活多美滿,跨越世紀(jì)再向前!
百歲老人還能如此詩興大發(fā),還能這么激情四射,還能這么深情厚意,無疑,他有一顆年輕的心!
真可謂:100歲的年齡,20歲的心態(tài)!
劉頌清有兩個厚厚的筆記本:一個寫滿了他自己創(chuàng)作及改編的詩歌,還有抄錄的名詩名篇;一個滿載了他自己總結(jié)或收集的養(yǎng)生知識和健身之道。這些“作業(yè)”,全是他主動自覺完成的。
既然是“老小孩”,就難免有“淘氣”的時候。今年春天,趁晚輩們一時沒注意,劉頌清掄起斧頭把院子里的一棵香椿樹給砍了!而且,他還理直氣壯振振有詞,說是那樹蔭影響了院子里的蔬菜和花的生長,非砍不可。老爺子理由充足,晚輩們就只能感嘆他的“沖天干勁”了。
家里吃水,要用水桶在院子里接了倒在屋里的水缸里。大兒子和大兒媳接水,需要兩個人用棍子抬著(畢竟也是70多歲的人了)。前兩天,劉頌清自己提了水桶去接水,幸虧被兒子發(fā)現(xiàn),趕忙攔住了。劉頌清還不服氣,非要提桶水給他們看看。嚇得77歲的兒子一個勁兒地求饒,唯恐摔著了老爺子。
百歲劉頌清就是這么股脾氣,偏偏要跟“龍鐘老態(tài)”較勁兒!
劉頌清這一段一段的故事,逗得眾人大笑,他自己也在一旁會心地笑,笑得有點兒“頑皮”,笑得很是開心。
忽然,我心中一亮,領(lǐng)悟了他的百歲秘訣。是啊,劉頌清的生理年齡已經(jīng)103歲,可是,他的心理年齡分明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兒,甚至是個“頑皮的孩子”。他的養(yǎng)生長壽之道,可能有幾條十幾條,但是,最關(guān)鍵的,還在于他有一顆生命力旺盛的永遠(yuǎn)不老的年輕的心。正所謂:長壽有個寶,人老心不老!
(責(zé)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