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任職屆滿,即將去職。法國政府于4月24日向國民公布了希拉克的家庭財產清單,用了不到兩頁紙。
這份清單要言不煩,清清爽爽,顯示出希拉克和第一夫人貝爾納黛特,兩人共有銀行存款74140歐元,20萬歐元的家具、收藏藝術品,夫人股市投資42萬歐元,希拉克另有50萬歐元的鄉(xiāng)村別墅,繼承其母6萬歐元的一處房產,以及贈予次女居住的一處110平米房產,全部家產約130萬歐元。
這個數字是大是小?也即希拉克的家產是多是少?這應放到發(fā)達的高收入的西方,以及總統(tǒng)的合法收入(希氏年薪8萬歐元)一并去考量。問題不在這里。在于這份財產清單,傳遞出的耐人尋味的別樣信息。
希拉克家產的公布時間,距他離職的5月16日僅22天。一位叱咤西方的政壇強人,即將成為領取養(yǎng)老金的“過氣人物”,很快就要離開愛麗舍宮,過他的“夕陽紅”生活了。拿船到碼頭車到站的退職老人說事,是否老太太吃柿子專揀軟的捏?請不要誤會,這并非法國政府的勢利之舉,而是人家的一項既定國策,任何官員無論是履新或卸任,都要進行財產核查公布。公布希拉克的財產,只是循例之舉,不能因他顯赫的總統(tǒng)身份,就可享有“治外法權”。而在我們看來,公示官員財產,簡直難于上青天,還敢拿總統(tǒng)開刀?太不可思議了。這石破天驚的頭號新聞,在吾國吾民聽來,類乎天方夜譚,可在人家那里卻再平常再正常不過了。因為那不過是例行公事,一種舉重若輕的制度化操作而己。
實行官員財產公示,無疑是一種防腐戒貪的廉政措施,彰顯的是輿論和公眾雙管齊下的監(jiān)督意識。它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使為政者警鐘長鳴,不敢有非分之想、斂財之念;也使濫用權柄、大搞權錢交易者,難以遁其形跡、暴露無遺。一個政要身家?guī)自S,為官是否清廉,任前財產有否影響政治信譽之處,任內有無侵吞貪占不義之財,完全透明,和盤托出,任由民眾評說,這是何等強大而有效的監(jiān)督?。∽鳛楣娙宋?,官員財產的多寡與來源,人們理應享有知情權,公布的雖是官員財產清單,透視的卻是官員操守。讓他們謝幕前亮亮家底,對民眾有個最后交待,來個漂亮轉身,走得堂堂正正,何慮之有?所以被公示的官員,并未心生戚戚,結怨政府或咆哮公堂。有道是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時,實行官員財產公示制,清廉者將贏得更多的敬意,而貪婪者豈止官聲不佳,恥辱的記錄還將斷送其政治前程甚而被依法治罪。這種健康的吏治生態(tài)機制,實在有百利而無一害焉。
使人大感興趣的是,希拉克的家產清單,才區(qū)區(qū)兩頁紙!這說明核查并不復雜,操作也不困難,兩頁紙就將總統(tǒng)“搞掂”了;更說明希氏清廉若水,既沒有“不良記錄”,也沒有“不能說明來源”的巨額資財。兩頁紙給了公眾一個明白,也給了希拉克一個清白。倘他任內斂財無度,富得流油,取之無道,貓膩多多,政治黑金也有,灰色收入也有,不要說兩頁紙便一覽無余,即令清單盈案三尺,恐怕也仍是一筆糊涂賬。兩頁清單,像希拉克的一份述職陳情表,一份合格答辯狀,使原本有些神秘的總統(tǒng)財富之謎,坦白得“事無不可對人言”, 一下子變得沒了懸念。清單公布后,并未遇到質疑和負面報道,說明法國社會對希拉克的財產核查完全認可。
行文至此,想起幾年前希拉克訪華期間,在昆明拒住索菲特大灑店總統(tǒng)套房的往事。這個總統(tǒng)套房400多平方米,設施稱不上世界一流,價位也不算最昂貴的,每晚約4萬元人民幣。但他還是認為“太豪華了”,自己選了個64平方米、每晚1200元人民幣的套間??偨y(tǒng)拒住總統(tǒng)套房,引起媒體一片熱議。有的說他稟承了“不求夸張,但求典雅”的法國文化傳統(tǒng);有的說他怕花錢糜費,回去不好交待;也有的說這是政治人物的官場作秀?,F(xiàn)在看看希氏的這份家財清單,我覺得真正可能的答案是,不是他太“老摳”,是他對如何花納稅人的錢,慎之又慎,掂量再三,雖貴為總統(tǒng)也能省就省,決不揮霍??都{稅人之慨,大手大腳,他是很心疼的。
希拉克已經掛冠離去,他的財產清單,既是他個人的一份清廉證明書,更是作為一名政治家,為政壇留下的一份彌足珍貴的告別禮物。雖然只是薄薄的兩頁紙,但在曾投他選票的法國民眾眼里,卻灼灼其華,擲地有聲;而對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這些“老外”來說,這“夷之長技”,未嘗不是一個具有借鏡意義的可讀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