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句話道出了人的后悔心理。最近一段時間發(fā)生的一些震驚國人的事件,一次次讓某些官員領略了這句話的分量。
江蘇無錫藍藻危機爆發(fā)后,江蘇痛下決心,將在太湖地區(qū)淘汰2150家小化工,太湖流域各市、縣將加大投入,在新增財力中劃出10%~20%,用于專項治理太湖水污染,到2010年,太湖流域地區(qū)全社會環(huán)保投入占GDP比重要提高到3%以上。山西洪洞縣的黑磚窯事件被曝光后,洪洞縣政府在丟盡臉面之余,不得不上演由政府出面到各省童工家里道歉送錢的馬后炮式的政治秀。面對越來越高的房價和百姓的怨聲載道,國家在數次治理高房價無果后,不得已派出由建設部等8部委組成的“豪華”隊伍開展調研。
其實,如果無錫等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政府官員當初能嚴格遵守國家的環(huán)保政策,為個人的政績少想一點,為百姓的生命安全多考慮一些,污染源就不會那么多,藍藻危機就不會爆發(fā),今后要投入的治污資金數額就不會那么巨大;如果洪洞縣的“人民公仆”能對得起納稅人發(fā)給自己的工資,把本職工作做好,當初面對不遠萬里趕來的童工們的父母,不是冷漠地奉勸他們“應該回家報案”,就不會出現于事無補的馬后炮似的道歉行為;如果對土地資源具有壟斷性質這個不難理解的道理有深刻的認識,住房完全市場化的理論就不會成為某些地方政府官員輕易而舉增加GDP的“救命”稻草,國家也就不會把治理房價列為政治命題而付出巨大的行政成本。
如果不根除某些官員心存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后代將很難看到藍天白云;不依法行政,政府官員道歉一萬次,也難以抹去人們對法律失望的心理陰影;不徹底反思住房完全市場化理論,房價怎么治理也無法降下來……
是明知故犯還是防患于未然?這是一個并不難選擇的命題,具有很高智商、經常接受黨紀政紀法規(guī)教育、經常出國考察訪問取經的各級政府官員一定心知肚明,一個真正為國家和百姓前途命運著想的、有良知的官員不會不考慮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國家的經濟安全。
我們期待官員們能經常反思自己的政治良心,我們更期待,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健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式的懊悔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