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宇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據(jù)新華社消息,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審查報告》,決定給予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中央紀委自2006年9月起對陳良宇涉嫌嚴重違紀問題立案檢查。經查,陳良宇在擔任上海市黃浦區(qū)區(qū)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市長、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期間,濫用職權,支持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guī)貸給不法企業(yè)主和有關公司巨額社?;?,危害社保基金安全;為不法企業(yè)主收購國有公司股權提供幫助,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利用職權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招商合作、土地規(guī)劃、職務升遷等方面為他人謀利,本人或家人收受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以權謀私,幫助親屬在經營活動中獲取巨額非法利益;道德敗壞,利用職權玩弄女性,搞權色交易;包庇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陳良宇的行為嚴重違反了黨紀政紀,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給黨的形象帶來嚴重損害,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鄭筱萸被執(zhí)行死刑
據(jù)新華社報道,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7月10日上午在北京被執(zhí)行死刑。
2007年5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宣判后,鄭筱萸不服,提出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公開開庭審理于6月22日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田雨 李薇薇)
藥監(jiān)局原司長曹文莊一審被判死緩
據(jù)新華社消息,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7月6日上午對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注冊司原司長曹文莊案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曹文莊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認定曹文莊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兩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法庭認為,曹文莊犯受賄罪,數(shù)額特別巨大,情節(jié)特別嚴重,在一審庭審中拒不供認犯罪事實,沒有悔罪表現(xiàn)且不積極退繳贓款,論罪應當判處死刑。但鑒于曹文莊歸案后提供線索,對偵破其他案件起到一定幫助作用,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zhí)行。其所犯玩忽職守罪,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情節(jié)特別嚴重,亦應依法懲處,與所犯受賄罪數(shù)罪并罰。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北京市海淀區(qū)原區(qū)長被開除黨籍公職
今年4月以來,北京市紀委對北京市海淀區(qū)區(qū)長周良洛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經查,周良洛在擔任朝陽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常務副區(qū)長、海淀區(qū)委副書記、區(qū)長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有關公司及個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生活腐化墮落,道德敗壞。7月,北京市紀委決定并報北京市委批準,給予周良洛開除黨籍處分;經北京市監(jiān)察局報請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給予周良洛行政開除處分;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浙江省原交通廳長趙詹奇被判無期
據(jù)《檢察日報》報道,浙江省交通廳原廳長趙詹奇(正廳級)受賄案7月1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中級法院一審宣判,法院以受賄罪判處趙詹奇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法院經審理查明,1994年至2006年期間,趙詹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多次單獨或通過其女友汪某、兒子趙廣宇以“咨詢費”、“業(yè)務費”及“借款”等名義,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560.77萬余元、新加坡幣1萬元和美元7.6萬元。(范躍紅、錢 聰)
山西95名黨員干部因“黑磚窯”受處分
據(jù)《中國青年報》消息,7月16日,山西省紀委和省監(jiān)委聯(lián)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對在“黑磚窯”事件中負有監(jiān)管不力、失職瀆職之責,以及個別參與“黑磚窯”承包管理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的查處結果——包括18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在內的95名違紀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案件共涉及臨汾和運城兩市的8個縣。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18名縣處級黨員領導干部中,涉及縣委縣政府領導以及其他縣級領導12人,分別是洪洞縣委書記和洪洞、鄉(xiāng)寧、襄汾、芮城、臨猗、新絳等縣政府分管領導及其他縣級領導。洪洞縣委書記高洪元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有關部門免去洪洞縣委副書記、縣長孫延林的副書記職務,并建議免去其縣長職務。芮城縣縣長陳杰受到行政記大過處分。另有8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高 山)
10種權錢交易行為將入罪
據(jù)《檢察日報》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7月8日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10種新類型受賄行為的定性處理意見。
這是繼5月30日中央紀委印發(fā)《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guī)定》之后,“兩高”為依法懲治受賄犯罪、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意見》規(guī)定了10種受賄行為的定性處理問題,分別是:以交易形式收受賄賂問題;收受干股問題;以開辦公司等合作投資名義收受賄賂問題;以委托請托人投資證券、期貨或者其他委托理財?shù)拿x收受賄賂問題;以賭博形式收受賄賂的認定問題;特定關系人“掛名”領取薪酬問題;由特定關系人收受賄賂問題;收受賄賂物品未辦理權屬變更問題;收受財物后退還或者上交問題;在職為請托人謀利,離職后收受財物問題。同時,為準確區(qū)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懲處少數(shù),教育多數(shù),《意見》還就正確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張立)
土地違法刑責追究風險僅有0.1%
據(jù)新華社報道,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國家定下了守住18億畝耕地面積的底線。目前違法占用耕地行為令人觸目驚心:僅2006年,就查處土地違法行為131077件,涉及土地面積138.4萬畝,其中耕地65.1萬畝,分別比2005年上升了17.32%、76.72%、67.63%。
全國政協(xié)常委李雅芳強調,目前對占用耕地違法案件處罰輕,導致違規(guī)成本遠遠低于收益,促使案件呈現(xiàn)上升趨勢?!敖y(tǒng)計顯示,2001年至2005年間,土地違法只有1%的黨政紀查處風險,0.1%的刑事責任追究風險?!?/p>
全國政協(xié)委員鄒玉川則表示,現(xiàn)行對領導干部的考核辦法缺少資源保護和土地利用方面的考核內容,致使部分領導干部不惜以過度消耗土地資源為代價來換取政績。委員們建議,可以將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按指標分解、落實到各省、區(qū)、市。嚴格限制征地范圍,并修訂目前的用地定額。同時,應該建立節(jié)約集約用地的激勵機制。(顧瑞珍、崔靜、周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