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有“詩仙”之稱。他常常到各地游覽,寫了許多奇?zhèn)ス妍惖脑娖?/p>
有一次,他來到了湖北武昌,登上了名滿天下的黃鶴樓。
這黃鶴樓建筑在蛇山的黃鵠磯上,依山傍水,面對著浩浩蕩蕩的長江,十分雄偉壯觀。它得名于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有位仙人曾乘黃鶴在這里停留過,因此,命名為“黃鶴樓”。正因為這樣,這里游人如織,很多詩人名士在黃鶴樓上題寫了不少的詩篇。
李白登上了黃鶴樓,他舉目四望,只見大江東去,一瀉千里;再看江中的鸚鵡洲上芳草萋萋,沙鷗點點。他想起與這名樓有關(guān)的歷史人物、美麗傳說和自己的現(xiàn)實境況,一時間感慨萬千,于是打算也在黃鶴樓上題詩一首。
李白構(gòu)思一會兒,便想好了腹稿。正當(dāng)他取出筆來要題詩時,抬頭一看,城樓的墻壁上端端正正地題有一首詩,一看落款,正是與他同時代的詩人崔顥不久前題寫的: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把這首詩讀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寫得實在不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他覺得自己要題寫的詩不可能超過崔顥的詩,想到這里,他嘆了一口氣,只好揮筆寫下了自己此時此地的兩句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睂懲赀@兩句后,李白有些惆悵地離開了黃鶴樓。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李白來到了金陵(今江蘇南京),到當(dāng)?shù)氐拿麆嬴P凰臺游覽。這鳳凰臺與黃鶴樓有些相似,也是建在山上,而臨長江,也有鳳凰飛集這里而得名的美麗傳說。李白看著眼前滾滾東去的長江,想起鳳凰臺的歷史傳說,思緒如潮,感慨萬千,于是提筆寫下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的詩: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首詩由于感情充沛,又有新意,所以成了名篇,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