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兒在微風(fēng)里陶醉,婀娜著好看的舞姿;黃鶯鳥翩翩展翅,歡樂在初升的暖陽里:那婉轉(zhuǎn)流暢的歌聲響滿了天空。這是貞元九年明媚的春天。
我的心情灰暗了這個(gè)美麗的季節(jié)。
在殿試的最后一場考試中,我居然考昏了頭。面對考卷,我不能縱橫策論治國之道,我只是空讀了一些“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洲”之類的詩而已。我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diǎn)。
想起來,真是愧對父母啊!
記得離家趕考的那一個(gè)清早,母親就早早幫我收拾行李,還用鍋鏟給我壓了幾個(gè)飯菜團(tuán),囑我別餓了身體,關(guān)懷之心何等切切。上馬的時(shí)候,父親也趕來了。他說:“兒呀!此去科考,別忘了你字號(hào)的含義啊!”我跨上馬背,拉了一下韁繩,頗有信心地回答老父:“記得!我又名‘殷功’,即多多用功!”“記得就好!記得就好!”老父微笑著捋了捋他那把花白胡子。
考試結(jié)果,我名落孫山,我真的沒有好好用功讀書,我有何臉面面對含辛茹苦送我趕考的父母親啊!
我的心情很壞,我花了一點(diǎn)碎銀在一家飯店灌了一頓愁悶酒。然后,信馬由韁,出了長安中心,往都城南踽踽而來,幾里路程走過,前方出現(xiàn)一個(gè)莊園,約一畝見方,門前有條溪水,蜿蜒流著,水聲潺潺,院子里茂盛著桃樹和其他一些翠木花草,那桃花姹紫嫣紅,迎風(fēng)怒放,似張張笑瞼。我被眼前的景致所激動(dòng)著。
我下馬走進(jìn)院里,敲了敲門,不見動(dòng)靜。我又用力敲著。好久好久,房門開了一條縫,露出來一張瓜子瞼,純真,俏麗,眉頭卻蹙著,呈狐疑狀。我半響怔在那兒:這小小的莊戶人家里竟有如此芬芳艷麗的春色!
那女子略顯幾分羞色,自門縫里打量著我,問道:“公子何方人氏?請問尊姓大名?到此有何貴干?”
我打躬作揖:“鄙人河北博陵人,姓崔名護(hù),自長安科考而返,正尋春獨(dú)步,適才酒醉,口渴求飲……”
那女子問清了原委,連忙打開門,搬來板凳,又用瓜瓢篩茶。之后,殷勤地立在一旁,不時(shí)用眼睛掃視著我。
見我咕嚕咕嚕喝了一瓢茶,又問:“還要否?”我抹了一把嘴巴,這才仔細(xì)打量著面前的女子,果然風(fēng)姿綽約,儀態(tài)萬方,特別是那眼晴那眉梢。無處不青春,無處不充滿活力。我連忙說:“還喝!還喝!”女子朝我粲然一笑,又邁著碎步為我去舀茶。
我感受到了這個(gè)春天的殷殷曖意在朝我不斷襲來……
第二年清明節(jié),我執(zhí)意故地重訪。我又來到了都城南莊。
桃花依舊,爍爍照人。流水歡唱,宛若一曲纏綿的歌。我叩著房門,但無人來開門,門上掛著一把碩大的牛尾鎖!
我感到異常失落:主人搬走了?出意外了?外出鋤土播種了?我不得而知,惆悵之意驀然在腦際升起,我連忙拿出筆墨和硯池,又從溪水里捧上來一點(diǎn)兒水,放到硯池里,碾好墨,提筆在門上“刷刷刷”揮灑起來: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詩經(jīng)·召南·草蟲》說:“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此刻,我亦如《草蟲》里的那位女子一樣,未見到我所期待的人,也憂心忡忡。我索然寡味地離開了都城南莊。
生活原本是波平浪靜的一幅畫,沒有都城南莊在我視野里出現(xiàn),這幅畫也許會(huì)永遠(yuǎn)懸在我平庸的日子里。
回到博陵,我再也寫不出一句詩來,我常伴著燒酒度日,生活乏味得像一杯白開水,這一片天空之下,似乎就少了那么一束亮麗于視野中的桃花。
大約在一個(gè)月之后的一天,我又走出了家門。我朝南莊而來。
女子的父親接待了我。他說:“你來得好,我女兒有救了!”
我大吃一驚,忙問是怎么回事。
老伯告訴我,自從他女兒看到了我在她家門上題寫的詩之后,便心有同感,憂思成疾,遂一病不起。他說,我來了就好,我就是一劑治愈他女兒心病的良藥。
處在昏迷中的女子,聽到了我的聲音,睜開了眼睛,費(fèi)力地靠著床頭擋板坐起來了。
女子雖然憔悴了不少,但美麗的容顏依然像繽紛灑落的滿院桃花一樣,煥發(fā)著灼灼光華。女子見到我,她的病好像好了一大半?;蛟S這是一種感應(yīng),我想。
沒有激動(dòng)的相擁,沒有纏綿的牽手,我們只是互相看了看,眼睛里,有溪水流過,有桃花開著。她望著我,莞爾一笑,露出整齊潔白的牙齒來……
她忽然從床頭鼓搗出一個(gè)竹筒來。她慢慢地旋開竹筒的蓋子,在我面前,陡地倒出一筒子桃花來,是紅紙剪出來的桃花!
我一朵一朵地從床上撿起來,一朵一朵地?cái)?shù)著,每數(shù)一朵,我們的眼睛就對視一下,她無聲地笑著。
我數(shù)了很久很久,一共是三百九十九朵。我在心里默念著這個(gè)數(shù)字,三百九十九,正好是從我與她邂逅開始至如今這段日子的天數(shù)!
那一朵又一朵的桃花,是她思念的心。三百九十九朵桃花,三百九十九天的思念!
我的心被強(qiáng)烈地震撼著!我深知,只有發(fā)奮攻讀,不斷進(jìn)取,才是對這一朵朵桃花最好的報(bào)答。
她重新把桃花放進(jìn)竹筒。她說:“等你中了進(jìn)士以后,這些桃花就送給你。我依然每天為你積攢一朵,直到你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我暗暗憋足了勁,我不能再虛度光陰了。我深信都城南莊的桃花永遠(yuǎn)開在我前行的征途。
過了秋天。又過了冬天。貞元十二年春大唐昭示天下的進(jìn)士榜上,赫然排列著“崔護(hù)”二字。之后,我在赴嶺南節(jié)度使的官任上,就收獲了幾百朵鮮紅艷麗的桃花,其中有開得特別光彩奪目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