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對古典詩詞的品味和賞析,不難體味一種久違的情韻——它在時空上和我們相隔遙遠,卻在精神上和我們血脈相連。我們的靈魂可否在那里詩意的棲居。
關于古典詩詞,人們常說的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作”。沒有人會否認,“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古典詩詞浸潤著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的心靈,滋養(yǎng)著他們的精神。他們通過詩詞的創(chuàng)作,或言志,或敘事,或寫情,或描景……又不斷給它注入新的內容,使之更加豐富。
自清末民初之后,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隨著白話文的崛起而逐漸消退。由于教育制度的變遷,古典詩詞隨著古文一起,被白話文所寫的現代詩所取代。然而,古典詩詞的地位仍不可取代。在陶冶性情等方面,與今天的我們仍然有著難以言喻的親近感。
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一股解讀古典詩詞熱在書市悄悄興起。名不見經傳的80后女子安意如憑著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寫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思無邪》、《陌上花開遲遲歸》。這些書本本暢銷,多次在卓越銷售排行榜名列前茅。按照發(fā)行方北京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辛繼平的說法,“安意如的書有這么大的銷量,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后來我們分析,這是因為社會很浮躁,所以讀者需要追求內心的平靜。而安意如解讀古典詩詞的文字又很優(yōu)美,恰好適應了這種審美需求?!?/p>
之后,媒體爆出了安意如涉嫌抄襲網友江湖夜雨的負面消息,安意如在博客上向江湖夜雨表示了歉意,同時否認抄襲。因為安意如的走紅,江湖夜雨也簽約最早出版安意如三部著作的公司,近日推出了解讀《全唐詩》的《長安月下紅袖香——盛世浮華下的女子背影》。
對比安意如和江湖夜雨的著作可以發(fā)現,兩人文風確有不同。有讀者評論稱,“聽江湖夜雨談詩詞,如坐山中松下聽高士論道,剪燭論心,天蒼蒼野茫茫,自知‘人間正道是滄?!?;聽安意如說詩詞,如聽戀愛中的小女兒說情話,執(zhí)子之手,情切切意綿綿,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見’?!倍徊糠謱旁娫~毫無興趣的讀者則表示,通過江湖夜雨和安意如的解讀、品味,感覺理解了詩詞的意境,江湖夜雨所講述的那些詩詞背后的故事和引述,不僅能加深讀者對于詩詞的理解,還融匯了很多古代社會、文化的知識。
安意如的解讀更為感性,她不贊成用嚴肅的面孔去對待詩詞,而更注重現代人在古典詩詞中所產生的情感共鳴。江湖夜雨則一直試圖在現代和傳統中找到平衡點,“我們國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不像古董珍品一樣需要花大量的錢才能夠買下來?!洞航ㄔ乱埂愤@首詩是誰的?誰能讀懂了她,享受這首詩中的意境,她就是誰的。當然,因為年代久遠,很多古典文化中的東西和我們現在有了一定的隔膜,這就需要我們對古典文化進行新的解讀?!?/p>
對古典詩詞的解讀畢竟不同于回顧歷史, 它更能包容多種解讀和闡釋。對于研究者來說注重的是“我注六經”,即盡量拋棄闡釋者的先入之見,先將文本真實還原,然后進行解釋;而“六經注我”的解讀則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辦法,以“心解”為主,視角更具主觀色彩,也更具個性。因為如此,“唯心主義”的成份也更大。然而,古典詩詞的開放性在于,從不同的視角,人們總能看到他希望目睹的東西。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工作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古典詩詞仍能帶給我們心靈的寧靜和審美的愉悅。我們難以葆有祖先一樣的古典情懷,借助詩詞的品味和賞析,卻不難體味一種久違的情韻——它在時空上和我們相隔遙遠,卻在精神上和我們血脈相連。安意如激活了我們沉睡的記憶與情感,我們的靈魂可否在那里詩意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