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風,有自然界的,也有人類社會的;有可親可愛的,也有可憎可惡的。不同的風有不同的內涵。對它們的解讀,也是對社會、生活的解讀。
材料1
好風氣能夠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壞風氣會玷污人們的心靈,我們要多接觸健康事物,遠離歪風邪氣。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學習“三個代表”之風,讓人看到文明新風尚。時尚之風,體現(xiàn)生活的多姿多彩。還有受賄之風,社會上的腐敗之風,引人深思。
材料2
由自然界的風,想到人生的風雨。樹與暴風雨抗爭過,經(jīng)歷過風吹雨打,才茁壯成長;而人經(jīng)歷了風雨,才會有成功。正如一首歌中唱的: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每個人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應當堅強地面對社會上的風風雨雨。我們要敢于面對挫折。
材料3
流行風,使人想到見風使舵的人。崇拜偶像之風,追星之風,交筆友之風,校園里刮起的日韓之風面對這么多的風,我們該堅持什么?守護什么?
材料4
風帶來詩意和柔情。南風的飄逸,想到了陶淵叫的隱居生活,人類要回歸自然。而在一位歌手唱的《風箏》中,它又象征著自由奔放,無拘無束。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這樣寫春風:“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边@些風溫柔、多情,讓人懷想,讓人感動。
材料5
今天的自然界之風,令人畏懼。沙塵暴、厄爾尼諾現(xiàn)象、海嘯,這些與風相關的自然現(xiàn)象,對人類提出了警告。人類在盡情享受生活的同時、也應該善待自然。當環(huán)保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叫,人類還有什么可以值得驕傲的?
位置
每個人在世間都有自己的位置人活在世,總要跟位置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關系。也許,位置曾經(jīng)使你擁有一段心情故事,也許,位置曾經(jīng)使你生發(fā)許多的感慨,也許,位置曾引起你深深的思索
材料1
贊成人應處于居中的位置。山頂有居高臨下、高處不勝寒的弱點,山腳有仰人鼻息、日光短淺的短處,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尼采的《處世之道》:“別爬上山頂去,也別站在山腳,打從半高處看,這世界最美好?!?/p>
材料2
虛化或放棄到底在哪里看世界: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心態(tài)健康,自然能于成功的頂峰看到失敗的危機,從痛苦的山腳窺見勝利的曙光。而幾米卻說:“疊羅漢時你喜歡在哪一個位置?最上面的?會摔得很慘。最下面的?會壓得很痛。中間的?又似乎不夠刺激。疊羅漢時,我總是后悔我選擇的任何位置?!?/p>
材料3
心靈的位置。打鐵的嵇康,世人眼中他原本應坐享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位置,他卻不屑一顧。兩袖清風,沒人山林,過起了鐵匠的生活。何需去領略世事的惡濁?他所渴求的是心靈的位置。“曳吾尾于涂中”莊子如是說,身處亂世,徒有八斗之才,卻只恨無用武之地,他一生清貧飄零,身如不系之舟,苦苦捍衛(wèi)自己靈魂的位置。先知的智慧穿越了千百年的時空,在后人的心靈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引發(fā)深遠的回音。
材料4
人應當站在高處。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學識、事業(yè)的高峰,達到一覽眾山小的人生高度。屈原背負著他的抱負,惦念著他的“美人”,從容不迫。他站在人煙稀少的高處,平靜如水的心撩動了整片風景。
材料5
要學會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世界:多角度、多層次打量這個世界,橫看成嶺側成峰,善于變換不同的角度,世界便異彩紛呈。
競爭
有人認為,隨著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將加快,競爭將更趨激烈,每個人的精神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將會越來越淡化、冷漠,人們將會有更多“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也有人認為,在充滿競爭的工作環(huán)境中,人們才會有所進步,社會才會發(fā)展,我們應該歡迎競爭。
材料1
競爭與人情。現(xiàn)實生活中,激烈的競爭確實淡化了人情——這一現(xiàn)象令人擔憂。但競爭,并不排斥人情。身處充滿競爭的工作環(huán)境中,人們理應更加注重親情、友情,理應構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園”。
材料2
世界充滿了競爭,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競爭就會有對手,有了對手才有戰(zhàn)勝之而成為強者的念頭。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就是競爭,這就是要戰(zhàn)勝對手的根本原因。
材料3
為贏得競爭而不擇于段、不講人情,結果反而害了自己,以此揭露世態(tài),針砭時弊。確實,隨著現(xiàn)代社會“黨爭”這個詞語高頻率地出現(xiàn),許多雙曾經(jīng)真誠的眸子已被蒙蔽,許多種美好的情感受到?jīng)_擊,許多顆曾經(jīng)溢滿關愛的心靈被荒蕪成沙漠。競爭,這個本該是推動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的車輪,卻被一些盲目無知的思想誤解成了爾虞我詐、損人利己。
材料4
感謝競爭對于,沒有強大的對手,就不可能有進步。在2001年7月3日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上,北京戰(zhàn)勝多倫多、大阪、巴黎、伊斯坦布爾,獲得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全國人民為之歡呼雀躍,主持人水均益卻說了一句令人難以忘懷的話:“我們要感謝對于?!笔堑?,正是有了多倫多這樣強大的對手,北京才有緊迫感、壓力感,才使我們的申辦工作做得更扎實、更細致、更完美。這樣的對手,可使中國更強大,在幽際上的威望更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確要感謝對手。
材料5
競爭應該是激烈而非殘酷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世界,我們不僅需要完善的競爭機制、法律條款來規(guī)范競爭行為,更需要心靈的砝碼來維持競爭的公平有序。
材料一
每逢山溪水漲,他就守候在溪邊,把他的學生一個一個地背過小溪。驚悸的濁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聲遠播,某報撰文頌曰:“人橋!”
不久,他被提升為文教辦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位女教師,一個嬌小的姑娘。
姑娘沒有勇氣涉過小溪,更談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對岸就排起一支家長隊伍,一律褲腿高挽。
姑娘開始了奔波。她向文教局長報告,給區(qū)政府寫信,跟鄉(xiāng)長爭吵,還掏出自己的工資,把一位關鍵人物屢屢灌醉。
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橋,鋼筋水泥結構。孩子們可以順順暢暢地上學了。
姑娘現(xiàn)今還在山村小學,教著4個年級的50名學生。
思考1
應該說他在做好事,也應承認他該受表揚,但他更應該知道架一座橋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當教師時只能做“人橋”,當了主任呢?把做好事當做晉升的“橋”不足取。
思考2
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她是一個傻瓜。損己利人,不抱怨、不宣揚,默默付出,默默堅持,為別人架橋,堅守一塊心靈的凈土。
思考3
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當實施它,對個人沒有實際利益,沒有直接效益,甚至還須付出代價時,還有幾人會去做?當領導的,在考慮政績的時候,也應多為老百姓辦一些實事。
思考4
今天的社會,似乎做任何事都需開后門,拉關系。事情越重要越難辦,越是關系到普通百姓利益的越?jīng)]法辦。端正社會風氣是當務之急。
思考5
從兩個人物的結局我們看到,要改變評價的眼光和標準。不要一味提倡苦干和傻干精神,提拔干部要重實績不能重虛名。
材料二
曾有一所中學新校區(qū)落成,校領導請錢鍾書為圖書館新樓題名“鍾書樓”。錢鍾書回信拒絕了。他說:“好好一個圖書館,稱做藏書樓,豈不現(xiàn)成、樸實、大方!唯名與器不可假人,賊名請勿用來命名?!?/p>
思考1
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錢鍾書完全有資格為圖書館題名。但是先生不愿借名,這種謙虛、務實的做法,令人贊嘆。這是先生的品德,也是每位學者、名家應有的人格修養(yǎng)。
思考2
今天,許多名人、領導到處題名、留寧,一些人甚至找人代筆出書。這種徒務虛名,好大喜功的作風讓人反感。如果名人、領導都抵制這種做法,對社會風氣會有積極影響。
思考3
學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樣做出于對大學者的熱愛,并可以借此為學生樹立榜樣,鼓勵他們學習前輩。校園應該多一些文化氣息。
思考4
學校這樣做只不過是追求名人效應,借名人提高身價,缺乏務實求真的態(tài)度。圖書館的建設在于藏書量、在于管理,而不在于是準題的名。
思考5
今天,社會上有一種盲目崇拜名人的風氣。只要是名人的都是好的,做什么都要拉名人進來。似乎只要沾上了名人的光,那事情便圓滿了。
材料三
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然后,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就地煮好了魚,吃了個精光,可不久便餓死在魚簍旁。另一個人提著魚竿艱難地走向大海,可沒到目的地就餓死了。
思考1
從擇魚者的角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遠大的目標,得到的只是短暫的歡娛,他是不會成功的。盧瑟福曾經(jīng)說過:“沒有再比那些只顧鼻子尖底下一點事的人更可悲的了。”
思考2
從賜者的角度:賜人以實物、工具,還得教人以本領,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在物質上過得好,有些父母一面節(jié)衣縮食,一面拼命賺錢,卻忽略了素質教育,孩子坐享其成,不學無術,結果一事無成。
思考3
從擇魚竿者的角度:一個人要腳踏實地,在沒有填飽肚子之時,就想下海捕大魚,這是可笑的。空想和妄想只能收獲失望。
思考4
只有互助合作,才能實現(xiàn)理想?;蛘撸挥袌F結,才能使每個人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成功,需要有互相協(xié)作的精神。合作,會使雙方受益,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