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矚目的北京哈軍工校友合唱團
北京哈軍工校友合唱團成立于1996年。成員由原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等7所高校的在京校友和工作人員組成。
團員們曾在部隊、國防科技戰(zhàn)線上默默無聞地工作,為國防高精尖科技建設貢獻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而今,他們懷著對母校的親情,對藝術的熱愛,匯聚在合唱團里。合唱團堅持弘揚革命軍隊的光榮傳統(tǒng)和哈軍工精神,認真學習音樂藝術、精心營造美好的精神生活。他們積極參加國家的重大社會活動,連續(xù)兩屆獲得北京老年合唱大賽的第一名,所以在此次大賽中備受矚目。
最忙的指揮
67歲的姚家杰是此次比賽最忙的指揮。他既指揮北京哈軍工校友合唱團,又指揮安貞心之聲合唱團。姚家杰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指揮,從事演員、教學、作曲、指揮工作達40余年。他曾師從李書年、李惠蓮等名師,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受德國、保加利亞、蘇聯(lián)等專家的指導。
姚家杰指揮過多屆全國、全軍文藝匯演中的男女聲合唱、混聲合唱。指揮過《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等大型合唱作品的演出。
20世紀80年代以來,姚家杰開始從事老年合唱團等不同形式的群眾合唱工作。曾經是20多家合唱團的常任指揮。他指揮的團體在各大比賽中獲得30多個一等獎。特別是在去年中國音協(xié)合唱聯(lián)盟和北京市老齡委舉辦的“歲月之歌——第二屆北京老年合唱大賽”中,他所指揮的兩個團都獲得了大賽的最高獎——金鶴獎。
平均年齡最大的總后老戰(zhàn)士合唱團
總后老戰(zhàn)士合唱團是此次參賽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團體,平均年齡72歲。大部分團員在70歲以上,幾個男隊員都是八十二三歲,其中最年長的85歲。
總后老戰(zhàn)士合唱團有20多年的歷史,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3個老紅軍,現(xiàn)在都已經是90高齡。洪學智的夫人張文女士是他們的名譽團長。
團員中多數是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后勤老工作者,對于革命工作是如何的艱難和重要,有著切身體會和深刻理解。每當他們唱起革命歌曲,都非常地情真意切,群情激昂,仿佛身臨其境。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嚴謹作風和高漲熱情是無法擬的。
最老的領唱
總后老戰(zhàn)士合唱團77歲的趙燕英是此次比賽中年齡最長的領唱。趙燕英原來是部隊的文化教員,后來到中學去當語文老師。趙老師說,她這個領唱也像“超女”、“紅樓選秀”一樣,是從50多名老戰(zhàn)友中“海選”而出的。趙老師是從今年3月開始接受這個任務的。她沒有經歷過專業(yè)訓練,但是她非常喜歡唱歌,晚上躺在床上都要唱。趙老師的聲音高亢、洪亮,能夠很好地完成領唱的角色。從她挺拔的身姿和紅潤的氣色,沒有人看得出她是一個裝有心臟起搏器的人。
最具創(chuàng)意的豐臺區(qū)委老千部局金秋藝術團
北京豐臺區(qū)委老干部局金秋藝術團是最具創(chuàng)意的隊伍。只見他們身著紅軍時期的服裝,扎著綁腿,頭戴五星帽,載歌載舞,最后以一個非常完整、優(yōu)美的舞臺造型結束了演出,博得經久不息的掌聲。
據領隊邵華介紹:在編排節(jié)目時,藝術團充分考慮到,今年正好是建軍80周年,抗日戰(zhàn)爭70周年,而合唱團所在的豐臺區(qū)正是“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地,所以才產生了以上的創(chuàng)意。合唱團的指揮張震原來是部隊的文藝骨干,做過指揮、領唱,見多識廣。在他的倡議下,大家集思廣益,在整體創(chuàng)意上,借鑒了20世紀60年代的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唱了以《長征組歌》為主線的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過雪山草地》,并利用了金秋藝術團集合唱隊、舞蹈隊、時裝隊、戲曲隊為一體的優(yōu)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演出效果。
歌聲與晚霞齊飛
大氣磅礴的北京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合唱團
北京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合唱團成立于1996年,隸屬北京市老干局。隊員們來自中央、部隊、學校等不同的單位。都是處級以上的離休干部,平均年齡68歲。指揮徐漢文77歲,是團里最大的隊員。
北京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合唱團團員們最大的特點是無私奉獻。指揮徐漢文是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副教授,8年來為合唱團義務服務;離休干部黃定常常年義務擔任聲樂指導;團長王?;潜本┞糜螌W院的離休干部,多年勤勤懇懇為團里服務,是隊員們的貼心人。隊員們說:“團里的氣氛非常團結、融洽,大家?guī)滋觳灰娋拖氲没牛拖裼H人一樣?!?/p>
10年來,合唱團為下級單位培養(yǎng)了不少骨干和領導。并多次深入部隊、學校、敬老院演出,接待過南韓、日本、俄羅斯等國外代表團的來訪。
2001年1月16日,李嵐清曾到北京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參觀,與老干部合唱團聯(lián)歡。他興奮地說,“我退休后一定要參加你們的團”,并用俄文與隊員們一起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銀發(fā)超級粉絲群
從初賽到決賽,觀眾席上坐滿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觀眾。他們或打著拍子或跟著輕聲地哼唱。李老師是某附中的退休教師,家住中關村。這幾天他是場場必看。中午還要頂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騎自行車回家吃飯,而后,又馬不停蹄地來看下午的比賽。
吳女士也是剛剛退休的干部。自己所在的小區(qū)沒有合唱隊,她聽說有比賽高興得不得了,還是托了人才到現(xiàn)場看的。她激動地說:“簡直太棒了。我剛剛打聽了,可以跨區(qū)參加合唱團,我打算參加一個水平比較高的團,即使離家遠點也無所謂?!?/p>
55歲的張女士來自大興的棗園。這幾天她都是早上4,點起床,坐最早的一班車趕來的。同她一起的還有同小區(qū)的7個姐妹。張女士的午餐是自帶的烙餅和礦泉水,每天比賽結束,回到家已經晚上8點多了。
張女士是從50歲退休時喜歡上唱歌的。尤喜民歌和美聲,會唱的歌曲數不勝數。沒事就唱,想起哪首唱哪首,就連炒著菜都唱。女兒說:“媽,咱家的菜里,都有您的音符?!睆埮康男蕾p水平顯然比一般觀眾高。她說:“每次看演出,我主要是看演員的口形、形體和氣質?!睆埮窟€說:“盡管我家離城里較遠,但我每個星期都要去景山公園唱歌。我還做過《星光大道》的現(xiàn)場觀眾呢,和演員一起唱,那場面可熱烈了。我們小區(qū)因為建成時間不太長,合唱隊剛剛組建,我的目標至少也是領唱?!?/p>
來自歌者的心聲
趙燕英(總后老戰(zhàn)士合唱團領唱)
我們已不止一次地演唱過《英雄們戰(zhàn)勝了大渡河》,每一次都深深地打動著觀眾的心,非同凡響。今天,我們站在北京市《和諧之聲》合唱比賽的大舞臺上,再次演唱這首歌時,心情格外激動,情緒更加高漲。我們是在用心去體驗、去刻畫、去再現(xiàn)我軍戰(zhàn)士們的英雄氣概!
我們的英雄們在與惡劣的環(huán)境拼搏中,表現(xiàn)出了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奪取勝利的堅強意志和偉大精神,它永遠鼓舞著我們。我們能夠在隆重紀念“八一”建軍80周年的時刻,用歌聲贊美我們的英雄,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