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老郝近七十歲了,眼不花,耳不聾,精神矍鑠。
剛退休那陣,老人家愛好不少:先是種花,把自家陽臺和樓層過道邊裝點得四季如春;后來,每天清晨到江灘遛鳥兒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可今年五一節(jié)后,大家看見他像上班一樣,忙進忙出,也不知在搗鼓啥。
那天,我在樓道里碰到老郝,他滿臉喜色,喃喃自語:“呵呵,解套了,把這幾年的本全撈回來了,再也不用跟婆婆討茶葉錢啦!”細問后,原來他還是個資深的“股民”。
前幾年,在棋友老周的攛掇下,老郝以為買股票就是高息存錢,特地向老伴申請了五千元專項資金。經(jīng)過高拋低走,十幾個回合下來,股市“熊”氣彌漫。最后,老伴兒跟他算賬,股值縮了一半的水。再進,老伴兒沒啥好臉色,不撥追加資金;退吧,萬一市場有了起色,豈不是更后悔莫及?可接下來好幾年,股市一直不溫不火,老郝也想開了,干脆不聞不問,偃旗息鼓。老伴兒見了,心里竊喜,“花花老公”終于服了軟,那錢只當“買了回教訓”。
今年“五一”,那天早鍛煉完后,老郝心血來潮,順便到附近證券市場看行情。沒想到,交易大廳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里面有不少的“銀發(fā)”老人。老郝戴起老花鏡,在“萬花叢中”尋找那兩只久違的股票,竟然一路狂升。原來分別按13.2 元和18.6元進的,現(xiàn)在漲到26.8元和36.9元,整整翻了一倍。老郝不“貪心”,果斷拋出后,又低價重新建倉。
老郝一路上高興地哼起了“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慷慨地要請全家老小下館子,慶賀近五年來首次大“開和”。
跌跌漲漲,大起大落,讓老郝悟出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這句話的含意?,F(xiàn)在一些老年人禁不住股市瘋漲的誘惑,集中手里的閑錢,甚至拿養(yǎng)老金到股市去賭,既不明智,也不可取。跑跑股市,探詢一下行情,作些預測,易于活動筋骨,擴大交友面。而那些患有心血管、高血壓等疾病的老年朋友,最好不要涉足其間。因為股票突如其來的大振蕩,大賺大賠中,容易造成心情激動,誘發(fā)疾病。所以,老年人玩股票要圖個樂字,以自己手上少量的“閑錢”為底線,趕趕時髦,學會理財,為晚年人生添樂增趣。
老郝這番精妙的“玩家心得”得到了老年股友的認同。現(xiàn)在,每天買了菜,他就和老伴兒去看股市。趕巧漲了,就買些營養(yǎng)品“犒勞”自己,給孫子送點玩具和學習用品;虧了也不心痛。認識他的人都說,老郝是“股仙”,氣定神閑,喜歡倒股票但又不沉湎其間,不經(jīng)歷一定的市場修煉,很難達到他那樣的“境界”。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