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拉伯人把菠菜稱做“菜中之王”。據(jù)測定,500克鮮菠菜含胡蘿卜素為14.5毫克,且利用率很高。100克菠菜中含維生素C為32毫克,居蔬菜前列。蛋白質含量比白菜高一倍,比小麥粉高兩倍。在綠葉菜少的冬季多吃些菠菜即可滿足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本草綱目》記載:“菠菜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幫助消化,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吸收,對兒童、孕婦、乳母是良好食品。在俄羅斯,人們把菠菜看做“營養(yǎng)菜”,在幼兒園、中小學校的伙食菜譜中,菠菜是必不可少的。醫(yī)院的“病號飯”中,菠菜也是首選。
菠菜中的酶對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貧血、胃腸功能失調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適量吃菠菜對恢復健康十分有利。
菠菜中的核黃素(維生素B2)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如果人體缺乏核黃素會造成新陳代謝紊亂。我國成年人每日攝取核黃素為1.2~1.4毫克,孕婦、乳母還要多些。專家指出,現(xiàn)在我國人群攝入核黃素總體偏低,這是因為一般蔬菜和糧食中所含核黃素均較少,難以滿足機體需要。據(jù)測定,100克菠菜含核黃素0.11毫克,高于小白菜和其他多種蔬菜。多吃菠菜是預防核黃素缺乏癥的有效措施。
菠菜是寶,食用利多弊小。但它含有較多的草酸,食用前最好焯一下,一可除異味,二可去除草酸,減少對鈣吸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