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愛人是一對天生的購物狂,因為我們兩人在超市購物的無節(jié)制,日子總是過得緊緊巴巴。后來在與愛人的共同研究下,我家的四“不”超市省錢購物經(jīng)新鮮出爐——
不無目的進超市
超市實行開放式銷售,商品色彩鮮艷,擺放整齊。這種銷貨方式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購買欲,所以主婦們去超市購物前,必須有備而去。有很多人喜歡有事無事去超市逛一逛,這樣不免就會在無心逛超市時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而掏錢去買,其實這些往往并不是非要買的東西。
我家策略:每次逛超市,我和愛人總是目的明確了才會去。我們認為,這樣不僅會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而且也不會有不應該的花費支出。進入超市后,我們都是直奔所購物品擺放的貨架,選好所購的商品,便付錢走人。即便哪天有心情逛超市,我們也會在出門之前少帶點錢,這樣在超市,即使看到了自己所喜歡的商品,也會由于資金不足而放棄購買的念頭。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避免在超市購物時有多余的支出。
不帶小孩進超市
孩子對食品、玩具往往都有強烈的占有欲,所以多數(shù)超市經(jīng)營者抓住孩子們的這一特點,會把小食品、玩具擺在最顯眼的地方,甚至把它們放在收銀臺前,這樣即便家長們沒有給孩子買東西,在收銀臺前排隊結賬時,不免也會讓家長們產(chǎn)生給孩子買幾顆糖或買些小食品的念頭,這正是超市經(jīng)營者想要達到的目的。
我家策略:我和愛人在去超市購物時,多數(shù)情況下都不會帶小女兒去。如果哪天主要是為小女兒買衣服、鞋子等,必須帶她去,我們便會提前給她講清到超市不能亂花錢的道理。這樣即便去了,小女兒也不會纏著我們夫妻買這買那。如果她表現(xiàn)好,我們會在購好物,準備到收銀臺結賬前,專門去文具貨架上取幾支鉛筆或幾塊橡皮,并給她講清楚這是對她表現(xiàn)好的獎勵。如此數(shù)次后,帶小女兒逛超市時,她再也不纏著我們買這買那了。
不被低價品打倒
多數(shù)超市經(jīng)營者會把人們日常用的生活用品,如牙膏、香皂、洗發(fā)水等價位定得很低,因為多數(shù)主婦們都很清楚這些商品的價格,無形中就會讓她們產(chǎn)生這樣的印象,這家超市的商品一定很便宜,可以放心選購。其實這只是超市的一種經(jīng)營戰(zhàn)術:用日用品的低價去吸引主婦們去購買其他并不便宜的商品。
我家策略:每次我和愛人去逛超市時,總不看日用品的價格,也不被日用品的低價所吸引。如果需要買什么商品,我們會仔細比較一下商品的質量和價位,甚至先到各大超市或批發(fā)點進行了解。如果確實屬于實惠商品,便去購買,決不會頭腦一時發(fā)熱買下走人。當然,如果是專門去買日用品,那我們夫妻就專找“實惠”的去買了。
不被特價品迷惑
遇到特殊節(jié)日,超市都會推出特價商品,并用大幅的海報提醒你。面對超市的這種宣傳,多數(shù)人便會狂購瘋買,這也正是主婦們在超市多花錢的原因。我們要明白,他們推出的特價商品,有一些是快要過保質期的,有一些是滯銷貨,如果貪圖一時便宜大量購買,一旦過了保質期,不僅得不到便宜,還會造成資金浪費。
我家策略:每次遇到超市搞特價銷售時,我和愛人總是心動而不行動。記清楚進超市的目的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亂買,在超市購物總不會因為自己多花錢買了不滿意的商品,或造成浪費而傷神。當然,如果特價品正是你需要的,而且使用周期又在保質期內,主婦們則可以根據(jù)家庭用量而適當采購。
欄目管理/劉景明 編輯/曹雯
E-mail:ljm027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