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記那次動人心弦的PK,就是那次PK,讓我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記得那是端午節(jié)前夕,外婆知道我愛吃粽子,就弄來些蘆葉準(zhǔn)備包粽子。我和妹妹心血來潮,也吵著要包粽子。我們一向都是吃粽子的主,卻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于是我和妹妹決定展開一場PK,看誰先學(xué)會包粽子。
PK正式開始了!我和妹妹分別請了外婆、外公作“后援團”,在必要時幫助我們。按照外婆的指點,我先用一片蘆葉彎成漏斗的形狀,在里面放了些米,然后用蘆葉把米的上表面全部覆蓋住,再把葉子一捏,在外圍繞上幾圈,用線系住,哈,成功了!我高興地拎起粽子,不料里面的米卻一粒粒掉了下來,一看,原來是蘆葉沒有裹緊,相鄰的兩層蘆葉之間有空隙,米就從空隙中鉆出來了。第一次嘗試失敗。我轉(zhuǎn)過頭來看看妹妹,她不緊不慢地,好像在游戲一般,把粽子包成了三角形,天吶,這哪兒還算粽子呀!嘿嘿,她也沒成功。
我們又進行第二次嘗試。我急急忙忙地又一次包了起來,可結(jié)果卻和第一次的情形一樣,米又撒了出來。而看上去妹妹卻比剛才包得好多了,我不禁著了急,生怕自己落后了,又重新拿了一片蘆葉,再包一次。我手忙腳亂,不知該怎么辦才好,看到妹妹已經(jīng)做得有點樣子了,我更慌了,把粽子隨便一裹,用線系得死死的,心想:這回你不會再掉了吧!果然,米是不掉了,但粽子卻像一個被五花大綁的麻袋一樣,丑極了。再看妹妹的粽子,包得有模有樣的。PK結(jié)束,我輸了。
事后我想,那次PK我會輸,問題在于自己心浮氣躁,急于求成,而忽視了細節(jié)。那次PK讓我明白了做事要心平氣和,一步一步地來,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指導(dǎo)老師:邵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