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東上朝陽西下月

        2007-12-31 00:00:00王充閭
        鴨綠江 2007年8期

        “三百年風水輪流轉(zhuǎn)”。同樣是在撫順這個地方,開始是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艱難締造,創(chuàng)業(yè)開基,軍威赫赫,戰(zhàn)勝攻??;隨之,他的繼承者揮麾出關,中原躍馬,實現(xiàn)中華一統(tǒng);爾后,巡幸龍興故地,祭祀先祖,耀武揚威;最終,末代皇帝溥儀傀儡登場,賣國求榮,導致國破家亡,身敗名裂,以囚徒身分回到祖上肇基之地,在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接受審判和改造。正好應了《左傳》中那句十分警策的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p>

        這里,同時又展現(xiàn)了兩種判然有別的人生道路:努爾哈赤從被奴役、被壓迫中掙脫出來,成為能夠自己掌握人生命運的頂天立地的強者;而溥儀則是始終處于被人支配、被人操縱、被人塑造、被人利用的地位,淪為一種行為乖戾、心理畸形、完全失去自我的有聲道具和傀儡角色。

        興勃亡忽,鼠尾龍頭。歷史無情,令人齒冷。

        題頭

        這天清晨,我正在撫順市區(qū)渾河岸邊閑步。河水清且漣漪,照鑒著我的頎長的身影,吹面不寒的清風,溫煦而濕潤,輕輕地梳理著鬢發(fā),令人感到神凝氣爽。凈潔的青空,像剛剛擦拭過的,又高又遠,不現(xiàn)一絲云跡。

        我忽然發(fā)現(xiàn),初起的朝陽和漸落的曉月,同時出現(xiàn)在左右的天邊;而筆直的河流竟像是一條長長的扁擔,挑著這一鮮紅、一玉白的兩個滾圓的球體,悠然向西流去。霎時,我被這奇異的景觀驚呆了。

        聯(lián)想到幾天來踏查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基創(chuàng)業(yè)、戰(zhàn)勝攻取的龍興故地,和尋訪監(jiān)押過清朝末代皇帝、后又成為日本侵略者傀儡的溥儀的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的情景,頓時若有所悟,不禁百感中來,興懷無限,遂口占七絕五首:

        渾河今古浪翻新,悲笑興亡照影頻。

        東上朝陽西下月,一般光景有升沉。

        十三遺甲困龍伸,星火燎原勢若神。

        六合乾坤如電掃,興勃亡忽果何因?

        八荒同軌談何易,寸草為標慮亦深。

        討債跟蹤還債者,拓疆賣國一家人。

        興王祖跡久成塵,誰記當年萬苦辛?

        鼠尾龍頭堪浩嘆,英雄自古少傳人!

        不甘安分做平民,傀儡登場假當真。

        日落兒皇春夢醒,十年修得自由身。

        這里述說著一始一終兩代王朝的盛衰興替,也展現(xiàn)了兩種判然有別甚至懸同霄壤的人生道路:努爾哈赤從被奴役、被壓迫中掙脫出來,成為能夠自己掌握人生命運的頂天立地的強者;而溥儀則是始終處于被人支配、被人操縱、被人塑造、被人利用的地位,淪為一種行為乖戾、心理畸形、完全失去自我的有聲道具和傀儡角色。

        要展現(xiàn)努爾哈赤的傳奇人生,無論如何也繞不過撫順這個頗帶神奇色彩的地方,當然,還有渾河。對于大清王朝來說,撫順不是一般的場所,而是白手起家的龍興故地,是開創(chuàng)三百年基業(yè)的肇源之邦。翻開一部清前史,人們會注意到,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滿族的民族英雄努爾哈赤創(chuàng)建后金的整個歷程,同整個渾河流域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它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戰(zhàn)勝了重重險阻,一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矢志不渝,銳意擴展的進程,同渾河從源到流,步步向西、向南,最后奔流入海,恰相吻合。

        滿族從古代的肅慎、中世的女真發(fā)展而來。努爾哈赤一支起身于建州女真,十四世紀中葉,這支人馬從牡丹江流域遷到了遼東山區(qū)的渾河上游一帶定居下來。他的祖父和父親皆以女真部首領世襲明朝的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他們一貫忠于職守,歲時朝貢,同朝廷保持著良好的依附關系。

        但是,青少年時代的努爾哈赤,并沒有享受過優(yōu)裕的生活,在貧困的山區(qū)里,為饑寒所驅(qū)迫,經(jīng)常爬山越嶺,出沒于山林之中,采集人參、松籽、蘑菇、木耳,獵取野禽等,然后將這些山貨送往撫順馬市出售。順便也熟悉了這一帶的山川地理、風物人情,并結(jié)交許多漢人和本族朋友。他勤奮好學,胸懷大志,喜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從中學得許多用兵韜略和治國安邦的道理,深受漢族封建文化影響。他曾一度投到明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麾下,傍隨鞍前馬后,屢立戰(zhàn)功,掌握了高超的騎射本領。

        一次,他到洞城迎娶阿敏格格為妻子,半道上,見到一個騎馬的人挾弓而過。當?shù)弥淙藶殁o翁錦,是董鄂部的射獵高手時,便有意要與他較量一番,比比高低。那人見他相貌堂堂,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氣,便未加推辭,當即下馬挽弓,對準百步之外的一枝嫩柳,發(fā)射五矢,有三矢中的;努爾哈赤則五矢五中,贏得在場之人齊聲喝彩,個個敬服。

        正因為他身懷驚人絕技和具有特殊的軍事才能,所以,當他率領百余人以十三副遺甲起兵,為其遭到誤殺的父、祖報仇時,很快就擊敗了敵手尼堪外蘭,并將目光投向與建州相鄰的海西四部,戰(zhàn)勝了由葉赫部糾集的包括蒙古三個部落、長白山兩個部落的九部聯(lián)軍三萬余人。經(jīng)過三十三年的血戰(zhàn),統(tǒng)一了建州、海西、東海女真,創(chuàng)建了八旗制度,形成了以建州女真為核心、海西女真為主體,包括部分漢人、蒙古人、達斡爾人、錫伯人、朝鮮人的新的民族共同體,建立了后金汗國,努爾哈赤自立為皇帝。

        天命三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控訴明王朝無故興兵,殺其父、祖;不守界約,“擾我耕耨,不令收獲”;偏袒葉赫、哈達,欺壓建州等罪責,正式開始對明作戰(zhàn)。首戰(zhàn)即攻下遼東重鎮(zhèn)撫順城。明王朝也不甘示弱,經(jīng)過十個月的準備,調(diào)集二十萬大軍,匯集朝鮮、葉赫諸部,分西、南、北、東四路,一齊撲向后金都城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則采取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zhàn)略,用他的話說:“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結(jié)果,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大獲全勝,殲滅明軍四五萬人,使雙方攻守之勢互換了位置,軍事地位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后金又發(fā)動了遼沈攻勢,連克沈陽、遼陽,攻下城堡七十余座。并把都城遷往遼陽,迅即占領廣寧、義州、錦州,挺進遼西。公元1625年三月,遷都沈陽。

        努爾哈赤戎馬生涯四十余年,成為“用兵如神”的優(yōu)秀的軍事統(tǒng)帥。他所締造和指揮的八旗軍,在十七世紀前半葉,不僅以最富戰(zhàn)斗力馳譽中國,而且是世界上一支最強大的騎兵。統(tǒng)帥這支軍隊,他先后取得了古勒山之役、烏碣巖之役、哈達之役、輝發(fā)之役、烏拉之役、撫清之役、薩爾滸之役、葉赫之役、開鐵之役、沈遼之役、廣寧之役和覺華島之役十二次大捷,奠定了后金(1636年改名大清)席卷東北、最后擁兵入關的堅實基礎。

        在中華文明史上,努爾哈赤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由他奠基的大清帝國,到康乾之世,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員最廣、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國力最強的泱泱大國。而他本人,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更是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年間,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軍事奇才。

        撫順及渾河流域,不僅是滿族與大清王朝的發(fā)祥地,龍興所系,王氣所鐘,而且,也是他們的先祖,以及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代開國帝王的夜臺長眠之地。終清之世,此間都是人們最為向往的神圣區(qū)域。順治帝曾發(fā)布東巡祭祖的圣諭,說是“自登極以來,眷懷陵寢,輒思展謁”。由于他盛年早夭,未克所愿,遂由他的兒子康熙帝予以踐履,先后進行三次東巡,通過謁陵祭祖,追遠思源,炫耀成功,光大祖業(yè)。這個先例一開,東巡祭祖活動,在而后的幾代帝王中遂成定例,其中乾隆帝四次,嘉慶帝兩次,道光帝一次。實際上,雍正帝也曾參加過謁陵祭祖活動,那是在康熙三十七年第三次東巡時隨同前往的。

        這些皇帝到達撫順等地之后,覽古興懷,都曾留下詩篇,以紀其盛。康熙第三次東巡,到達興京(今撫順新賓)時,曾題五言律詩一首:

        靄靄興王地,風云莫可攀。

        瀠洄千曲水,盤疊百重山。

        瞻拜陵園肅,凝思大業(yè)艱。

        蘢蔥松柏茂,瑞鳥滿林間。

        彩云繚繞的興京,是大清王業(yè)肇基勃興之地,地處渾河、蘇子河上游,周圍有煙筒山、啟運山環(huán)繞,蒼松翠柏,蔥蔥郁郁,蔚為壯觀。這里埋葬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遠祖孟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是為永陵。瞻仰、肅拜中,先祖披荊斬棘、歷險克艱的精神,叱咤風云的氣概,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的煌煌盛業(yè),令人緬懷無盡。

        作為隨從的皇子,雍正帝當時也寫了兩首五律,題為《侍從興京謁陵》,其二曰:

        龍興基景命,王氣結(jié)瑤岑。

        不睹艱難跡,安知啟佑心。

        山河陵寢壯,弓劍歲時深。

        盛典叨陪從,威儀百爾欽。

        詩句典雅、謹嚴,作為追步皇父的唱和之作,非常得體。首聯(lián)從前詩的“興王地”中衍生“龍興”、“景命”,王氣所鐘的話題;頷聯(lián)展擴前詩“大業(yè)艱”之意;頸聯(lián)一寫陵園依山面河,氣勢雄壯,一寫“馬上得天下”的歲時久遠;結(jié)尾,頌揚這次東巡盛典。

        康熙帝與乾隆帝祖孫二人,相隔半個世紀,都曾在東巡期間憑吊過薩爾滸古戰(zhàn)場,并各題七絕一首:

        城成龍躍竦重霄,黃金麾時早定遼。

        鐵背山前酣戰(zhàn)罷,橫行萬里迅飛飆。

        鐵背山頭殲杜松,手麾黃金振軍鋒。

        于今四海無征戰(zhàn),留得艱難締造蹤。

        兩首詩都是歌頌努爾哈赤的。詩的側(cè)重點不盡相同,爺爺?shù)脑娭卦陂_辟,萬里橫行,所向無敵;孫兒的詩作于守成之際,強調(diào)勿忘創(chuàng)業(yè)維艱。“城成龍躍”,指鐵背山城。“早定遼”,指薩爾滸一戰(zhàn)扭轉(zhuǎn)了遼東戰(zhàn)場大明與后金發(fā)展的大勢。乾隆的詩前有小序:“太祖高皇帝以五百人破明數(shù)十萬眾,實王業(yè)之基也。”薩爾滸之役,后金首戰(zhàn)告捷,明總兵杜松戰(zhàn)死。

        康、雍、乾三代帝王的詩,貫穿一條共同的思想紅線,就是通過緬懷興王故跡,頌揚先祖豐功盛烈,表達永志不忘創(chuàng)業(yè)艱辛的奮斗精神。

        可是,到了后來,這種昂揚奮發(fā)的精神,這個為子孫后世所經(jīng)??湟膫鹘y(tǒng),卻漸漸地被丟棄得一干二凈。

        “三百年風水輪流轉(zhuǎn)”。同樣是在撫順這個地方,開始是努爾哈赤艱難締造,創(chuàng)業(yè)開基,軍威赫赫,戰(zhàn)勝攻??;隨之,他的繼承者揮麾出關,中原躍馬,實現(xiàn)了中華一統(tǒng);爾后,巡幸龍興故地,祭祀先祖,耀武揚威;最終,末代皇帝溥儀,傀儡登場,賣國求榮,導致國破家亡,身敗名裂,以囚徒身分回到祖上肇基之地,在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接受審判和改造。正好應了《左傳》中的那句十分警策的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歷史無情,令人齒冷。

        如果說,這種成于斯也敗于斯的現(xiàn)象,純屬歷史的巧合,或者稱之為偶然性,那么,“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興廢特征,則是帶有規(guī)律性的。

        這里面有個典故,出自《左傳·莊公十一年》:

        宋其興乎!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

        這是魯國大夫臧文仲的話。大意是,宋國將要興盛起來吧!因為當年的大禹王和商湯王都是以身作則,反求諸己,所以,他們的國家能夠很快就強盛起來。而夏桀王和殷紂王總是歸罪于別人,他們的國家就很快滅亡了。

        后來,在抗戰(zhàn)時期,黃炎培先生到延安訪問,與毛澤東主席交談,在論及歷史上政事興衰時,引用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句成語,把它作為一種歷史的“周期率”提出來。

        “興勃亡忽”,或者說“龍頭鼠尾”現(xiàn)象,在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上,確是屢見不鮮。所有的封建王朝,無一例外地都在繞這個圈子,有的圈子大,有的圈子小,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最后,九九歸一,都沒有逃出這個鐵律。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指出:

        羽……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

        這是就楚霸王自身而言。那么,作為整個一個王朝,又如何呢?

        就說有清一代吧。經(jīng)過太祖、太宗父子兩代六十年的苦心經(jīng)營,費煞移山氣力,南征北戰(zhàn),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奠定下二百九十六年的鴻基偉業(yè);而到了光、宣末世,就如同李鴻章所形容的,清王朝簡直就是一個紙糊的破屋,表面看上去,還算完整,可是,風一鼓蕩,到處都出窟窿,糊不勝糊,堵不勝堵,千瘡百孔,破爛不堪。同樣反映了這種“興勃亡忽”、“龍頭鼠尾”的規(guī)律性現(xiàn)象。

        當然,這里的為“勃”為“忽”,大抵是以“勢”而言。京劇《霸王別姬》中,虞姬有一句唱詞:“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惫糯娜艘渤S谩安恍嚅g”來狀寫成敗興亡的疾速,這不過是一種文學表現(xiàn)手法。實際上,國家的興衰成敗,猶如人的生老病死,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積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清王朝從努爾哈赤崛起于撫順地區(qū)的窮鄉(xiāng)僻壤赫圖阿拉,中經(jīng)薩爾滸、遼陽、沈陽三次建都遷都,最后定鼎北京,中華一統(tǒng),前后經(jīng)過六十余年;而從鴉片戰(zhàn)爭前后呈現(xiàn)國運傾頹之勢,到最后完全垮臺,仍然維持了七十幾度春秋。

        再者,人的晚年疾病,尤其是內(nèi)科慢性疾病,往往種因于中年時期。同樣,研索一個國家、一個朝代——比如清朝的衰亡肇因,也應求源溯本,關照全局,要追溯到尚處于盛世的中、前期。擇其犖犖大端,這里只談一點:面對西方資本主義科學文化的蓬勃發(fā)展,乾隆皇帝卻狂妄自大,以天朝大國自居,閉關鎖國,拒絕開放,視西方先進科學為異端邪說,使中國失去了轉(zhuǎn)軌并與西方對接的歷史機遇;而政治、思想的極端專制,更扼殺了科學與民主的思想萌芽,使新的啟蒙運動無法形成,從而直接影響到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洎乎末季,由于不能應形勢變化,迅速而決絕地推進社會變革,遂使這個老大帝國一敗涂地。

        這么說,絕不意味著那些陰險的太后、孱弱的君主、昏憒的權臣,不應該對于晚清的衰亡負有直接的責任。他們早已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飽遭千秋唾罵。這里只是想說,如果拋開那些致命的“傳統(tǒng)基因”于不顧,只從個別人身上尋找病原,盡管顯得實際,也不能說不中肯,但終歸是“舍本逐末”,不得要領。否則,不妨設想,假如最后換上一個頗有作為的君王來收拾殘局,難道就能從根本上挽救這個垂死掙扎中的末世王朝嗎?充其量,只能起到幾支“強心劑”作用,使“一命嗚呼”勉強延緩幾日罷了。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敘述過一個“寸草為標”的故實:

        在那些陳列品之間有一樣東西值得一提的,是“寸草為標”。據(jù)說這是康熙皇帝留下來的一種家規(guī)的象征。這位皇帝曾經(jīng)這樣規(guī)定過:宮中的一切物件,哪怕是一寸草都不準丟失。為了讓這句話變成事實,他拿了幾根草放在宮中的案幾上,叫人每天檢查一次,少了一根都不行,這就叫“寸草為標”。我在宮里十幾年間,這東西一直擺在養(yǎng)心殿里,是一個景泰藍的小罐,里面盛著三十六根一寸

        長的干草棍。這堆小干草棍兒曾引起我對那位祖先的無限崇敬,也曾引起我對辛亥革命無限的憤慨。但是我并沒想到,康熙留下的干草棍雖然一根不曾短少,而康熙留下的長滿青草的土地被兒孫們送給“與國”的,卻要以成千上萬平方公里計。

        這里體現(xiàn)了康熙皇帝作為一代英主,堅持國家與民族的“大一統(tǒng)”的光輝思想。

        整個清代前期,“三祖一宗”一直堅定地奉行這一思想傳統(tǒng),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鞏固統(tǒng)一、發(fā)展統(tǒng)一,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展開了長達百年的斗爭。他們內(nèi)平叛亂,外御強敵,拓土開疆,創(chuàng)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煌煌盛業(yè),奠定下現(xiàn)當代中國版圖的基礎。其中最堪稱頌的就是這位康熙大帝。

        在他統(tǒng)治的初期,南方有“三藩”割據(jù),東南海上有鄭氏政權占據(jù)臺灣,西北邊疆有蒙古準噶爾部上層分子制造民族分裂,東北部沙俄侵略勢力卷土重來,入侵黑龍江流域。形勢十分嚴峻。親政之后,康熙帝首先除掉了鰲拜集團,實現(xiàn)了君主集權,這為鏟除各種分裂勢力,維護國家的大一統(tǒng),創(chuàng)造了政治條件。

        當時,鎮(zhèn)守云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zhèn)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鎮(zhèn)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擁兵自重,割據(jù)一方,與中央對峙。特別是實力最為雄厚的吳三桂,于康熙十二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向朝廷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武裝進攻,來勢十分兇猛??滴醯蹐詻Q果斷,且又調(diào)處有方,對強藩吳三桂堅決打擊,對隨同叛亂的耿、尚等人,實施撫剿兼用、分化瓦解的方針,并封賞、重用一批漢族將領,經(jīng)過八年苦戰(zhàn),終于取得了平叛全勝,維護了中國的統(tǒng)一。

        “三藩之亂”平定以后,制止分裂、解決臺灣鄭氏政權長期割據(jù)的問題,就成為當務之急了。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明代末年被荷蘭人侵占,后來鄭成功率軍驅(qū)逐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大有功于中華民族;但他的子孫及其統(tǒng)治集團,卻堅持割據(jù),實質(zhì)上是堅持分裂。他們仿琉球、朝鮮例,只稱臣納貢,同清朝保持藩屬朝貢關系。在招撫政策行不通、談判失敗的情況下,康熙帝圣裁獨斷,任命施瑯大將軍為福建水師提督,統(tǒng)率大軍跨海出征,終于使臺灣回歸祖國。

        面對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的頻繁蠢動,康熙帝明確表態(tài):“環(huán)黑龍江流域一水一溪,皆我領土,決不能允許沙俄侵占?!笨滴醵?,調(diào)兵永駐黑龍江,緊接著,又先后發(fā)起兩次雅克薩反擊戰(zhàn),將沙俄侵略者逐出中國領土。后來又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收復了黑龍江流域被俄占領的失地,并從法律上明確肯定了黑龍江流域、烏蘇里江流域是中國的領土。隨著條約的簽訂,戰(zhàn)爭也宣告終結(jié),得以及早騰出手來解決噶爾丹叛亂問題,有利于進一步完成國家的統(tǒng)一。

        “經(jīng)文緯武,寰宇一統(tǒng)。雖曰守成,實同開創(chuàng)焉!”《清史稿·圣祖本紀》中對康熙大帝的評價,應該說是很確當?shù)摹?/p>

        可是,到了晚清之世,包羞忍辱,受盡欺凌,最后竟到了“割地賠款年年有,賣國條約歲歲簽”的地步。道光年間,鴉片戰(zhàn)爭失敗,清政府在英國海軍炮艦的威逼下,卑躬折節(jié),屈辱投降,最后簽訂了清朝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割地賠款,被迫開放五個通商口岸,開西方列強大肆侵略中國之先河。

        接著,又簽了《中英虎門條約》;并分別同美國和法國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埔條約》;緊接著,比利時、瑞典、挪威等國也于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后期,與中國簽訂了一批不平等條約。從此,天朝的大門被徹底打開,中國的領土主權、關稅自主權、司法主權和領海主權遭到了嚴重的侵犯。

        到了咸豐年間,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俄、中美、中英、中法簽訂了《天津條約》,中英、中法簽訂了《北京條約》。而狡猾的沙俄,三十多年間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不平等條約,侵占了我國一百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抵得上十個遼寧省那么大。

        光緒年間,中法戰(zhàn)爭之后,簽訂了《中法和約》;特別是甲午戰(zhàn)爭之后《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喪失領土主權之重、損失權益之多、賠款數(shù)額之巨,打破了以往紀錄,成為一次空前浩劫。緊接著,又與俄、德、法、英等簽訂了多種喪權辱國的條約。美國來晚了一步,不甘落后,便以“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為由,謀取了在華實際的經(jīng)濟利益。最后,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燒殺劫掠,而躲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李鴻章等與十一國列強簽訂了賣國、屈辱的《辛丑條約》。從此,中國便淪陷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的瓜分慘劇中,蒙受了空前的民族災難。

        那種情景,正像辛亥革命前出色的宣傳家陳天華在《猛回頭》中所寫的:

        大地沉淪幾百秋,烽煙滾滾血橫流。

        傷心細數(shù)當時事,同種何人雪恥仇?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

        法蘭西,占廣州,窺伺黔桂;

        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

        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

        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

        這中國,那一點,我還有分?

        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

        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

        壓制我,眾漢人,拱手降洋。

        痛只痛,甲午年,打下敗陣;

        痛只痛,庚子年,慘遭殺傷。

        痛只痛,割去地,萬古不返;

        痛只痛,所賠款,永世難償。

        痛只痛,東三省,又將割獻;

        痛只痛,法國兵,又到南方。

        痛只痛,因通商,民窮財盡;

        痛只痛,失礦權,莫保糟糠。

        痛只痛,辦教案,人命如草;

        痛只痛,修鐵路,人扼我吭。

        痛只痛,在租界,時遭凌踐;

        痛只痛,出外洋,日苦深湯。

        看到這里,人們不禁要問:面對著這種喪權失地的奇恥大辱,那些熟記康熙皇帝“寸草為標”的圣諭的帝胄皇孫們,又是如何作想呢?

        史載,道光帝在批準了中英《南京條約》之后,他為自己打破了天朝帝國的領土的完整,久久愧怍于心,死前還下了“罪已詔”,遺命:死后不許配天、祔廟,不許立功德碑??烧f是“羞惡之心”未泯,尚有天良發(fā)現(xiàn)。而到了他的兒子咸豐帝,雖也不愿與“夷使”同城居住,移居熱河避暑山莊,終有避事、茍安之嫌。從他自號“且樂道人”,并終日酣嬉宴游、驕縱淫侈,就可見本質(zhì)上是陳后主之輩的“全無心肝”者流。后繼者更等而下之。到了慈禧太后,則對大清的國運如何全不在乎,只要能保住“垂簾聽政”的大權,不管簽訂什么和約,割多少地,賠多少款,根本不作考慮。即此,對于“寧贈友邦,勿予家奴(漢人)”,“量中華之物力,結(jié)與國之歡心”的深義,也就可以洞悉底里了。至于末帝溥儀三度傀儡登場,最后竟淪為漢奸、賣國賊,就更是“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了。

        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龍頭鼠尾”現(xiàn)象,使人想起了魯迅先生關于“還債者”與“討債者”聚于一家,先后出場的論述。他說,無論什么局面,當開創(chuàng)之際,必靠許多“還債的”;創(chuàng)業(yè)既定,即發(fā)生許多“討債者”。此“討債者”發(fā)生遲,局面好;發(fā)生早,局面糟;與“還債的”同時發(fā)生,局面完。

        在清代,崛起、開基時期的太祖、太宗、順治皇帝,鼎盛時期的康、雍、乾三帝,都屬于創(chuàng)業(yè)者,亦即“還債的”;而從道光帝以降,咸、同、光、宣四帝,則都是“討債的”。努爾哈赤開基創(chuàng)業(yè),直到二百九十多年之后,才出現(xiàn)溥儀這樣的“討債者”,此亦大清不幸中之幸也。

        從道光帝開始,整個晚清之季,這類“討債者”,不知為什么竟一代壓過一代,層出不窮,愈演愈烈。而那位道光帝的曾孫、末代皇帝溥儀,堪稱尤者。

        他是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后的兩千一百三十二年間,中華封建帝制的最后一個皇帝,也是四百九十二個皇帝中,唯一登極過三次又摔下來三次,每次都是被當作傀儡而登上九五之尊的兒皇帝。

        兒童時代。他被慈禧看中,視為最理想的傀儡,奉命登極,可是,不到三年,就糊里糊涂地退了位。當事人還清晰地記得,舉行登極大典時,年僅三歲的溥儀,因不堪天氣寒冷,氣氛整肅,在龍墩上嚎啕大哭,連聲叫喊“我要回家”。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扶著他,勸哄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這番話,曾引起在場的王公大臣竊竊私議,認為太不吉利。民間也有流傳:“不用掐,不用算,宣統(tǒng)不過二年半。”果真,不長時間他就下臺,完了。后來就真的回了老家——他的出生地醇親王北府,再往后,又回到他的祖籍撫順了。

        少年階段。時任民國大總統(tǒng)的黎元洪和國務總理的段祺瑞,兩人之間矛盾趨于激化,軍閥割據(jù)、紛爭,日甚一日,一向效忠清王朝的北洋系軍閥張勛等人,認為復辟清王朝的時機已到,遂于1917年6月14日,以調(diào)停為名,率領三千名“辮子兵”進駐北京。康有為也不甘寂寞,趕忙化裝成鄉(xiāng)下的老頭,揣上事先擬好的復辟詔書,潛入了紫禁城。于是,一場復辟清王朝的鬧劇開演了,“宣統(tǒng)”年號宣告恢復。這樣,溥儀便又重新登上皇帝寶座,頒發(fā)了一系列封官授爵的詔書。當時北京城里,一片烏煙瘴氣,街道上飄起了紙糊的龍旗,一些遺老遺少紛紛放下了頭上已經(jīng)盤起的辮子,找出壓在箱底的蟒袍,匆匆趕到皇宮,準備入朝受封討賞。也有的一時翻不出來官服,便到估衣店、舊貨攤高價去買。只是,這場鬧劇來得突然,收得也快,十二天后,“宣統(tǒng)”皇帝便又被趕下了臺。

        據(jù)溥儀自己講,他原本有三種選擇:一是徹底放棄復辟的野心,做個仍然擁有大量財富的平民;二是爭取同情者的支持,恢復袁世凱時的舊條件,仍然過原來的生活;三是“借外力謀恢復”。在他人的慫恿下,他作出了第三種選擇,被野心勃勃的日本人物色為理想的角色。

        青年時期。在日本人的操縱下,他作為偽滿洲國皇帝,傀儡登場,這次長達十三年,算是過足了一把“皇帝癮”。日本關東軍以武力強占了我國遼東之后,就加緊策劃建立傀儡政權。而溥儀自從1924年被馮玉祥“逼宮”逐出紫禁城以后,不久即由舊臣羅振玉等與日人勾結(jié),轉(zhuǎn)到日本公使館,后又被挾持到天津日本租界地豢養(yǎng)起來,晝夜做著早日回到“祖宗發(fā)祥地主持大計”的復辟夢。在日本人看來,要侵占中國,必須先物色一個傀儡以為遮羞布;而溥儀等復辟派,也需要借助日本之力來達到他們的目的。這樣,雙方一拍即合。終于在日本關東軍策劃下,經(jīng)過漢奸鄭孝胥、羅振玉等從中斡旋,1932年3月9日,溥儀就任了偽滿洲國執(zhí)政,兩年后改稱滿洲帝國皇帝。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溥儀為蘇軍所俘虜,拘留于伯力收容所,1950年8月移交中國政府,監(jiān)押在祖上的龍興故地——撫順的戰(zhàn)犯管理所,1959年獲得特赦。他曾前后三次登極,當了十五年的“傀儡皇帝”;又在國外、國內(nèi)兩番遭到監(jiān)禁,度過十五年的鐵窗生涯。

        溥儀確實是有“皇帝癮”的。盡管他在被逐出紫禁城時,回答國民軍北京警備司令鹿鐘麟關于“今后打算”的問話,有過“愿意從今天就當個平民”的說法,但實際上,是言不由衷的。張學良在談話錄中,說他在天津時曾勸過溥儀,要把皇帝老爺那一套去掉,努力去做一個平民。“見我面,他老是打聽軍隊的情況,問這問那,我就說:‘你那個樣,還打聽那玩藝干什么?你要好好做一個平民,可以到南開大學讀書,或者去國外留學?!牪贿M去?!?/p>

        他本來早已離開了帝座,卻仍然以“萬乘之尊”自居,每日接受隨侍與遺老們的朝拜,往來文書中逢到他的名諱,還要“敬缺末筆”。這使人想到《晉書》中那個自稱為“太平皇帝”的王始,已經(jīng)要臨刑受斬了,有人問他的父兄所在,他還不忘擺“冒牌皇帝”的臭架子,說:“太上皇帝蒙塵于外,征東將軍、征西將軍(兄與弟)為亂兵所害。惟朕一身,獨無聊賴?!睂嵲谑强靶τ挚氨?。

        在他的腦子里,只有祖宗,而沒有“祖國”的概念。他的“理論”是:“我在,即大清在”,“我就是國家和大清的化身”。這樣,臨死時才有資格、有勇氣喊上一聲“太祖高皇帝萬歲”。正因為他不甘心做個平民,一意以復辟為旨歸,以致“由人變鬼”;而通過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十年的學習、反省、參觀和勞動鍛煉,使他從一個不會穿衣洗襪、坐享其成的“皇帝”,變成了一個能夠自食其力,為祖國做出貢獻的公民,從而又“由鬼變?nèi)恕薄?/p>

        在《我的前半生》中,他作了如下記述:

        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拿到了那張寫著“愛新覺羅·溥儀”的選民證,我覺得把我有生以來所知道的一切珍寶加起來,也沒有它貴重。我把選票投進了那個紅色票箱,從那一剎那間起,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和我國六億五千萬同胞一起,成了這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人”,這是我在開蒙讀本《三字經(jīng)》上認識的第一個字,可是在我前半生中一直沒有懂得它。有了共產(chǎn)黨人,有了改造罪犯的政策,我今天才明白了這個莊嚴字眼的含義,才做了真正的人。

        責任編輯 牛健哲

        少妇被按摩出高潮了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日产乱码一区二区国产内射| 国内偷拍国内精品多白86|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又污又黄的网站|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成人免费毛片立即播放| 玩弄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77777| 日本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毛片|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 | 国产精品亚洲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提供最新的在線欧美综合一区| 国产一级片内射在线视频| 丰满少妇被猛进去高潮|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网| 无人视频在线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hd|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米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无码AⅤ最新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亚洲图片第二页| 久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精品少妇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少妇露脸精品自拍网站|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