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現(xiàn)代別墅內庭院的發(fā)展、功能、設計形式,并列舉實例進行分析,指出內庭院為一創(chuàng)造自然空間,開辟地下個性空間的良好手段。
關鍵詞:下沉內庭院;步出式內庭院;天井式內庭院;內庭院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07)10-0026-03
1 內庭院的發(fā)展與功能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居住方式也在呈現(xiàn)多樣化,現(xiàn)代別墅不僅僅作為人們的一種居住方式,同時也是現(xiàn)代人享受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需要健康的,更貼近自然,有更多的戶外活動場地和機會,這就要求新概念下的別墅,應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而適應現(xiàn)代人的種種需求,注重空間的流動、通透與開朗,開發(fā)新的功能空間。內庭院在別墅設計中正是設計師開展個性空間,創(chuàng)造新的空間感受形式的良好手段;在另一方面借助于內庭院還可改善傳統(tǒng)別墅中的一些缺點。內庭院從傳統(tǒng)的院落庭院,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多種設計形式,如下沉內庭院、步出式內庭院、天井式內庭院,半敞開式內庭等。
內庭院作為私家別墅的一個獨立封閉的空間,使得別墅平面在空間上內外結合,人們更加的親近自然,擁有更多的戶外活動空間,從而現(xiàn)代的別墅更富有細膩的人性化,空間更具流動性,創(chuàng)造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帶給人們全新的感受,內庭院不僅僅作為景觀庭院而存在,其承載了更多的功能,作為一個醒目的亮點點亮著現(xiàn)代人的別墅生活。
2 內庭院的設計形式
從傳統(tǒng)別墅中的景觀庭院,到現(xiàn)在的下沉式庭院、步出式內庭院、天井式內庭院,設計師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尋找著能讓現(xiàn)代別墅更閃亮、更讓人耳目一新的設計形式。在此對這三種庭院形式略加探討。
2.1 下沉式庭院
傳統(tǒng)別墅中的地下室常因其陰暗、潮濕、封閉,使得人們在使用時有些無奈,只能作為儲藏空間。在現(xiàn)代的別墅中也多設有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但其已不單單作為儲藏空間而出現(xiàn),而作為別墅的輔助空間,其作用非常重要,它承載更多的娛樂、休閑、健身等功能,這就需要在設計時更注重空間的人性化,從功能主義出發(fā),有效而優(yōu)質地利用空間。下沉式庭院即在院落中使局部的庭院標高下降,將地下的主要房間或多面外墻與下沉內庭院相連,從而為地下室引入新鮮空氣和陽光,減少地下空間的壓抑感,開辟地下的個性空間,顛覆地下室陰暗潮濕的形象,給人們帶來全新的感受。下沉式庭院的出現(xiàn)突破了地下室只能用做儲藏輔助用房的局限,使之成為一個下沉、有蜿蜒情趣的起居空間。
2.2 天井式內庭院
還有一些別墅為了更好地開發(fā)新的個性空間,在體型的內部設有小型封閉的景觀內庭院,內庭的上空完全敞開,好似中國古典深宅大院中的天井,外迎暮雨朝露,內聚天地靈氣,主人可以在里面養(yǎng)殖、種草,別有情趣;此外中部的房間也因這個內院的存在采光及通風得到改善,室內外情景交融,使得內中有庭,庭外有院,別墅的生活空間層次顯得更加豐富。
2.3 步出式內庭院
在別墅設計中往往由于地形環(huán)境的制約,地形起伏較大,設計者因地制宜,利用地形的坡差,營造出一種步出式的庭院景觀。將別墅地下室外墻的一面或兩面設計成可直通室外的出口,地下室的主要房間宛如地上首層房間,更直接地為地下空間改善通風及采光,使得地下的主要活動空間完全擺脫地下室的感覺。步出式景觀層打破下沉庭院的傳統(tǒng)格局,極大拓展觀景視野,而這種步出即融入整個庭院景觀之中,使人們在迂回的游弋于亦暗亦明空間的同時,陡然發(fā)現(xiàn)別有洞天,增生了不少情趣。
3 內庭院設計案例
3.1 下沉內庭院及天井式內院
在A別墅設計中既有下沉式內庭院,又有天井式內院。因下沉式內庭院的存在,健身房不再封閉幽暗,主人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亦可在下沉庭院中享受自然的陽光,假山流水,竹影花香。地下空間成為人們內斂、私密、幽靜的個性空間。
首層的天井式內院,內庭與建筑更加渾然一體,相互交織,直接將生活景觀私有化,造成含蓄幽深的氣氛,花園從室外的庭院創(chuàng)造性地走進了室內,為居家生活創(chuàng)造了新的觀景平臺。設計者從居住者視覺的舒適性和生活享受出發(fā),小小的內庭與天地相通,創(chuàng)造了為室內空間借景的內部趣味空間。此內院雖小但小中見大,內部主人既可以在庭內種上自己喜愛的花草,鋪上精致的小徑,擺上一把自己喜歡的搖椅,養(yǎng)幾條魚兒,亦可在享受悠悠琴音的同時看到內院青綠如陰,垂落的陽光,使得自然與內部空間相互交融,營造出閑逸高雅的生活情趣。
在下沉庭院及天井式內庭院的設計中,還要注重庭院內的排水設計,防止在暴雨時發(fā)生雨水內灌的事故,做好防水及人工排水措施;此外天井的設計上,既要考慮各個角度的視覺變化,同時又要兼顧俯視平面效果,即使從上向下的觀賞角度,也應具有趣味性,體現(xiàn)居者的個性,做到精致才有景致。
3.2 步出式內院
在B別墅設計中,設計者利用地形的坡差將主入口設在較平緩的北部,而在南部及東部室外地形沿地下室的外墻以坡地形式緩慢而下,地下室在南部設有室外私家庭院相通的出入口。通過提高別墅一層的標高,使原來的地下室升到地上,地下空間擁有了更大的采光面,步出式地下室直接連接私家后庭園,直接采光,從而告別灰色空間,同時營造出不同于下沉庭院的步出式庭院方式。別墅前后庭院的高低錯落,從北側觀之為二層,從南側觀之則為三層,地下室在南面臨庭院出口處設計為茶室及健身房,室外庭院的景觀可一覽眼底,而走出地下空間后即步入內庭院,內外空間瞬間轉換,光影的變化豐富了室內的感受,使得人的視覺效果感受到強烈的沖擊,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景觀處理上可采用設置臺階、回廊、植物遮屏,花架草坪等布局,呈現(xiàn)出層次豐富的地形和景觀變化,使整個庭院景觀步移景異,令人感受一新。
4 結語
別墅是現(xiàn)代人沖出城市的禁錮,回歸自然的新型生活方式,使人們產生能夠歸宿感,依賴感,別墅設計中細膩的人性化,高質量的戶型和空間設計必定會使現(xiàn)代別墅帶給人們全新的生活感受,內庭院的存在為人們提供了更多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間,設計者也在不斷的探索改進新的亮點。
作者單位:1.上海現(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2.上海浦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彭劍(1974—),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建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