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上帝之手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美國太空總署試圖在宇宙中尋找生命痕跡,全球還有數(shù)家機構則另辟蹊徑,希望通過現(xiàn)代技術創(chuàng)造人造生命。
與利用現(xiàn)有遺傳信息“復制”生命的克隆不同,人造生命則是利用核苷等組成DNA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造新生命。意大利一家人造生命研究機構的研究員馬克·貝多說,“我們的目標是創(chuàng)造樣品細胞,使宇宙中出現(xiàn)新生命形式成為可能,并解釋生命起源的奧秘。”貝多認為,創(chuàng)造人造生命有三大要素。首先,要有培育人造生命的“容器”,即細胞膜,允許人造細胞篩選出對生命成長有用的分子,為細胞分裂提供營養(yǎng)。此外還需要一個基因體系,以控制細胞的功能,使細胞能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而繁殖或變異。最后人造生命還需要一個新陳代謝系統(tǒng),以從外界吸收營養(yǎng)并將其轉化為能量。
雖然人造生命技術處于起步階段,但研究人員希望能在3至10年內(nèi)取得突破。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的杰克·紹斯塔克預測,研究人員將在6個月內(nèi)完成第一個要素,研制出合適的細胞膜。
我愛陽光,更愛陰影
抬頭看看太陽。噢!低頭看看地面。嗯……建筑師珍妮·蓋恩多半從自己的陰影里獲得了啟示,才作出驚人簡單的節(jié)能設計。這幢公寓樓將建在芝加哥海德公園附近。珍妮把房子面南落地窗的三分之二設計成傾斜的以隔離陽光,房子內(nèi)部因此能保持陰涼狀態(tài)。在夏季,一年中太陽最為毒辣時,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提供的太陽能也最多。鋸齒形的設計使得陽臺能接受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了空調(diào)系統(tǒng)對電能的消耗。在冬季,當太陽低懸時,陽光能穿過窗戶溫暖室內(nèi)。珍妮和著名的Arup工程公司合作校準建筑的正面。他們用一個電腦模型,逐漸調(diào)整窗戶玻璃的角度,直到取得最佳點——足夠傾斜使得客廳免于被“烘烤”,又不斜得過分以致讓人感覺生活在船艙里。對芝加哥來說這個神奇的傾斜度是……剛好是71度,和室內(nèi)的最佳溫度一樣。(華氏71度,約等于攝氏22度)
Google出一片天空
Google Earth使數(shù)百萬的網(wǎng)絡用戶變成世界的虛擬探險者,搜索引擎巨頭還想使他們成為虛擬天文學家。借助其最近推出的新服務“Sky”,人們可以觀看1億多顆星星和2億多個星系的圖像所構成的“Google的天空”。
和Google Earth一樣,用戶可以選擇不同角度,進入星叢深處,并放大圖像以觀賞細節(jié)。合成這些圖像的原始照片,都是真正的天文照片,工作人員把超過100萬張各種照片“縫”在一起,才構成了這樣一個虛擬星空。
Google方面稱,他們目前還沒有將其作商業(yè)用途的計劃。用戶可以對基本圖像做出注解和提供各種信息與其他用戶共享。而之前的Google Earth已經(jīng)顯示,人們可以極具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這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