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辛迪·布羅德斯是個單親母親。與前夫離婚后的十幾年中,她獨自帶著三個尚未成年的女兒艱難地生活。她為了讓孩子們生活得更舒適,在外面兼任了數(shù)份工作。
2001年初夏的一個凌晨,天剛蒙蒙亮。布羅德斯便獨自驅車趕往俄克拉何馬州飛機場,因為,她在機場做兼職清潔工。
車子在市郊公路上疾馳著,為了打發(fā)陣陣襲來的睡意,布羅德斯將車窗降下一半。當她的車子從一座大橋下駛過時,突然“啪”的一聲悶響,一個玻璃瓶瞬間從降下的車窗口飛了進來,碰到車窗后的瓶體瞬間破裂,瓶子里裝滿的液體,全部噴濺到了布羅德斯的臉上和身上。
頓時,她感到渾身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如同瞬間被拋入了熊熊燃燒的大火里一樣。她一邊加大油門,一邊迅速用手機驚恐萬分地向急救中心求助。
十多分鐘后,她被趕來的救護車送到了30公里外的醫(yī)院,并立即將她送進了水池房。幾名護士將她抬到金屬座椅上,連座椅一同放進了一個大水池里。
“我們必須將你身上的每一滴硫酸都沖洗下去,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弊o士一邊小心翼翼地為她清洗身體,一邊安慰著她。
然而,她感覺自己好似被剝皮一般,陣陣劇痛使她昏厥過去了。
擦洗完畢后,護士在她身上每一處燒傷的地方都涂上了藥膏,然后,用紗布一層層地包扎好,并在傷得最嚴重的地方滴上適當劑量的嗎啡,以緩解疼痛。
布羅德斯躺在監(jiān)護室里的病床上,被藥布包裹得像一具木乃伊。她渾身上下每一寸肌膚都腫脹著,尤其是面部,腫得連眼睛都只剩下一條細細的縫隙了。
這時,她的三個女兒聞訊趕來,她們留著淚,隔著玻璃窗看望躺在監(jiān)護室里的母親。
醫(yī)生告訴她們說:“現(xiàn)在,你們母親的情況非常地危險。她渾身燒傷指數(shù)是69,燒傷范圍波及眼瞼、雙頰、下顎、脖子、雙臂、前胸、大腿等處,也就是說,她要面臨69%的死亡可能。當然,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她渡過危險期的?!?/p>
在觀察期的數(shù)天里,監(jiān)護室外始終擠滿了人,其中有她的家人和朋友,還有俄克拉何馬州警察局的調(diào)查人員。每一個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祈禱她趕快蘇醒過來。
然而,她卻始終處于深度昏迷之中。六天后,醫(yī)生發(fā)現(xiàn)她燒傷的皮膚開始紅腫潰爛,便立即決定為她進行燒傷部位的清創(chuàng)手術。然而,此次手術要采取全身性麻醉,這對身體處于極度虛弱的她而言,具有極高的危險性。沒人知道,她還能否平安地從手術室中出來。
手術一共進行了十多個小時。術后的三天里,布羅德斯的各項生命指數(shù),一直處于極度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她時而陷入昏迷,時而呼吸困難,時而高燒不退,時而疼痛欲絕。
經(jīng)過醫(yī)生的奮力搶救,第五天,她終于睜開了雙眼。她緩緩地將頭轉向監(jiān)護室的玻璃窗,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三個女兒的臉上,眼神中透出對生命無比的眷戀和渴望。
術后第十天,是布羅德斯進行植皮及整形外科手術的最佳時間。主治醫(yī)生開始著手為她制定手術計劃。
這次手術所需植皮的面積是空前的,總共需要植皮1100平方厘米。按照計劃,布羅德斯要在一年中,先后進行15次植皮手術。
就這樣,她接受了第一次植皮手術。手術過程尚且順利,但術后,她很快就出現(xiàn)了強烈的植皮后生理排異癥狀,渾身上下忽而感到冷得透骨,忽而又熱得窒息,并伴著利劍穿心般的疼痛。因此,她開始大劑量地向醫(yī)生索要嗎啡來解除難以忍受的疼痛。
然而,過量地依賴于嗎啡,不僅會對布羅德斯的身心造成損害,更不利于她傷勢的康復。于是,醫(yī)生不得不對她逐步減少嗎啡的使用劑量,而是注重于從物理和精神方面入手,如給她講笑話,或和她談談等候在門外的家人,以漸漸地引導她把嗎啡忘掉。
當然,她明白自己絕不能染上嗎啡癮。堅強的她再次以超人的毅力,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苦痛,終于戒掉了嗎啡。
第十八天,布羅德斯的生命指數(shù)終于接近正常值,她被轉到了普通病房。獨處了18天的她,終于可以和家人團聚了。
這時,俄克拉何馬州警察局的調(diào)查人員來到了布羅德斯的病床前。
“您好!勇敢的夫人。我是戴科探長,關于您受到傷害一案,我有些問題要向您核實?!闭{(diào)查人員說,“請問,您是否看清了那個向您投擲硫酸的人?”
“沒有!”布羅德斯回答。
“那么,有誰知道您在那段時間從橋下經(jīng)過呢?”
“沒有!”
“請問,您平日是否與什么人結過怨呢?”
“沒有!”
“您的前夫是否曾表示過,對你們的分手感到不滿呢?”
“不,絕沒有!”
……
一個月后,布羅德斯終于可以出院了。她的臉上和身上,雖已看不出被燒損的可怕肌膚,但到處可見紅色疤痕,硫酸將布羅德斯變成了一個丑陋的“怪人”。
不僅如此,嚴重的燒傷使布羅德斯的行走變得異常艱難,她必須用雙手撐著一個步行架,每挪動一下步子,都要先深深地吸一口氣,再緩緩地邁出下一步,而駕駛汽車則更是遙不可及的了。
就在此時,警察局的技術部門對布羅德斯被傷害一案作出了意外傷害的結論。當然,應該為這一案件負責的肇事者,此時卻隱藏得無影無蹤。但依據(jù)當?shù)胤傻囊?guī)定,此類案件的受理期限只有三年,到期依法自然結案。這就意味著,肇事者很可能輕松地逃避責任及法律對他的制裁。那么,像她這樣的無辜受害者,該去找誰討個公道呢!
回到家后,布羅德斯通過電腦網(wǎng)絡查閱到,每年被高空降物致死致傷的人不計其數(shù)。而這類案件的懲治規(guī)定,在法律上還處于空白。不僅如此,高空墜物傷人的案件有發(fā)生突然、調(diào)查困難、受理時間短的特性,不僅給一些故意傷人的肇事者提供了逃避法律制裁的時間和機會,也令包括她在內(nèi)的無辜受害者,無處去申冤。
布羅德斯想,既然高空墜物案調(diào)查起來如此困難,就應從根本上遏制這類案件的發(fā)生。
幾經(jīng)思忖,布羅德斯以自己的名義,給州眾議院的最高議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她說明了自己的不幸經(jīng)歷,并向議會提議,州眾議院必須確立相關的法律來威懾這類“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并應對從橋上或高處擲物導致傷人的行為責任人,處以10年以上的重刑,以警示人們并防止“飛來橫禍”事件的發(fā)生。
這封信立即引起了最高議長的高度重視,特地為此召開州議會會議,提議由眾議員討論以她的名字擬定的“辛迪·布羅德斯法案”,同時還邀請了布羅德斯本人參加討論。
經(jīng)過幾番激烈的辯論后,眾議員公開在電子網(wǎng)絡上進行贊成與反對的投票。最終,贊成與反對的表決結果為39∶0。俄克拉何馬州眾議院最終通過了“辛迪·布羅德斯法案”。
今天,布羅德斯臉上的疤痕依舊清晰可見,肢體因落下殘疾而行動不便的她,卻為“辛迪,布羅德斯法案”的誕生而備感欣慰。
人們始終在問,面對一個以自己殘缺軀體而點亮黑暗的母親,那個依然逃避的“肇事者”,是否有勇氣走出黑暗,在良心的天平上重新站立呢?
[編譯自國外英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