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人們逐漸在北極地區(qū)發(fā)現了豐富的資源,西北航道水域也因此成為一個日益受到關注的地區(qū)。加拿大、丹麥、俄羅斯和美國也聲稱北極為它們所擁有,冰島、挪威、瑞典和芬蘭也參與爭權。
由此,冰天雪地的北冰洋熱鬧了,一場國際角力正在這塊冰雪海洋展開——
冰天雪地的北冰洋逐漸暖化了,一方面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它已成為了一個政治議題。
令人驚奇的是,提出這個議題的不是窮兵黷武的霸權霸道的美國,而是一直以維和部隊遐邇聞名的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總理哈珀在BC省首府維多利亞附近一個海軍基地,警告那些包括美國在內對藏油豐富的北冰洋懷有野心的國家,加拿大將誓保主權。哈珀說:“在維護加拿大對北極地區(qū)主權的問題上,我們面臨一個選擇,我們要么利用它,要么就丟了它。沒錯,這屆政府決定利用它了?!?/p>
北極潛在價值:天然資源與西北通道
不錯,加拿大的哈珀總理向全球發(fā)出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警告:北極海洋是加拿大的,我們決定維護這個主權了。但除了加拿大外,丹麥、俄羅斯和美國也聲稱北極是它們擁有的;冰島、挪威、瑞典和芬蘭也參與爭權。冰天雪地的北冰洋現在可熱鬧了,一場國際角力正在這塊冰雪海洋展開。甚至有人說,這是一場新冷戰(zhàn)的開始。
正如哈珀說:“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人們逐漸在北極地區(qū)發(fā)現了豐富的資源,西北航道水域也因此成為一個日益受到關注的地區(qū)。”
短短一句卻包含了兩個引起國際競爭的關鍵要素。
第一,北極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
據報道,這個地區(qū)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美國地質調查局與挪威專家預測,這里蘊藏著世界上25%未開采的石油和天然氣。一旦中東及其他地區(qū)油田耗盡,這個資源寶藏將成為世界列強必爭之地了。
同時,這里還藏有富饒的礦產,如鉆石、銀、銅、鋅,甚至鈾,漁業(yè)也相當的豐富。俄羅斯能源部門的報告顯示,僅在俄羅斯領海范圍內的北冰洋所蘊藏的礦物價值就高達2萬億美元。而加拿大已在北極圈內開采鉆石,不久產量將達到世界的10%以上。因此,哈珀預言:“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隨著北冰洋地區(qū)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主權問題也會愈發(fā)凸顯出來?!?/p>
加拿大與美國曾在阿拉斯加近海邊界為了謀求開采這些資源而引起多次緊張。上次聯(lián)邦大選后,哈珀和美國大使威爾金斯舌戰(zhàn),哈珀對北部大計緘默。但今夏打破沉默,可能深化加拿大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領土爭議。
第二,北極擁有在未來潛力無窮的商用海道——“西北航道”。
西北通道,是指從北大西洋經加拿大努納武特、西北和育空三個地區(qū)的北極列島進入北冰洋,再進入太平洋的航道。這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徑,但常年冰封,只有在夏季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內可勉強通航。
歐洲著名探險家如Martin Frobisher等,從1570年開始便想在北極找尋一條通往亞洲的捷徑,在這一過程中犧牲了不少探險家,比如,1845年John Franklin爵士率領一行128人的探險隊全部失蹤。這條由于當地惡劣的天氣和厚厚的冰層而無法如愿的海道,如今由于全球變暖,這條通道的經濟和安全價值正日益顯現,引來各相關方虎視眈眈。
環(huán)境學家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漸漸溶解,“西北航道”可能將在未來成為真正的通航水道。其實,自從2000年開始,在極短的夏天里,商用航行可以從北極前往亞洲了。一旦“西北航道”能長時間通航,從歐洲到亞洲的船只將不必從巴拿馬運河繞一個大圈子,可直接通過“西北航道”前往亞洲,從而能縮短約6000公里航程。因此,美聯(lián)社認為,屆時“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將無用武之地,世界貿易平衡將被打破”。
怪不得英國《獨立報》以“新的冷戰(zhàn)!”這樣的標題來形容今天北極各國的明爭暗斗。
北極周邊各國的明爭暗斗
據報道,2007年三四月間,加拿大軍隊曾經首次在北極地區(qū)進行了長達8000公里的巡邏。哈珀政府上臺以來一直注重加美關系,可為什么在北極問題上甘冒和美國沖突的危險呢?只要看看北極周邊國家的動向,就不難理解加拿大為什么這么著急了。
加拿大高層官員曾經表示“北部問題重提到桌面”;加拿大國防部總部的官員指出,他們正策劃高層訪問漢斯島。而丹麥則表示,漢斯島的主權屬于它。
漢斯島是一個小石礁,面積狹小如足球場,且杳無人煙,常年被冰雪覆蓋。但由于該島涉及北冰洋地區(qū)的航線開設以及石油資源開發(fā)問題,加丹兩國一直強調自己對該島擁有主權,為此爭執(zhí)不斷。
美國駐加拿大大使威爾金斯批評了哈珀要捍衛(wèi)北極主權的言論,稱“西北航道”是“中立水域”,而加拿大卻堅持“加拿大保護自己的主權無需美國批準。”
實際上,真正的爭執(zhí)并不是主權問題,而是海權控制問題:美國說這是公海,國際航線,加拿大則說“不”,這是加拿大領海。
8月2日,俄羅斯知名探險家、國家杜馬副主席奇林加羅夫,率領科考隊員乘深海潛水器從北極極點下潛至4261米的北冰洋海床上,用一只機械手臂把一面俄羅斯國旗插在了洋底,以此宣示俄羅斯對北冰洋的擁有權。據稱,這面俄羅斯國旗用金屬鈦制作,長期在水下不會生繡。
對此,加拿大外交部長表示強烈不滿:“現在不是15世紀了,你不能隨便走到一個地方就插上一面旗幟,然后說這是你的地盤了?!?/p>
“一片強大自由的北方”:加拿大的靈魂
7月1日是加拿大建國140周年紀念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在談到加拿大定義時表示,加拿大國歌《噢!加拿大》歌詞寫得很清楚,例如:“顆顆閃亮的心兒深情凝望著你的興起/那一片強大自由的北方!”
因此,他說:“我們說加拿大是具有地域多樣性的,但我認為許多加拿大人相信,北方和北極代表我們國家。”他接著說:“它說明的事實是,我們是個北方國家,我們對開發(fā)北極領土有責任?!?/p>
加拿大的定義是什么?一般加拿大人都如國歌般將國家描述為“極北強大的自由之邦”。同時,它獨特的楓葉國旗也為全球所公認。加拿大的定義還包括其他象征如海貍、加拿大皇家騎警、楓葉、維和部隊、加拿大議會大廈等等。
哈珀在競選時曾誓言維護北方主權,他并沒有食言,但他改言了:現在僅僅以6~8艘小而多功能的巡邏艇代替3艘破冰船的承諾。這些船只能在短暫的夏天在北冰洋航行,且不能在雪厚1米以上時航行。有評論員就此說,這是造船業(yè)與國防游說團的勝利,和維護北極主權毫無關系。也有人說,哈珀雖然表面上向布什說“不”,其實還是依賴美國的。
結語
“我們面臨一個選擇,我們要么利用它,要么就丟了它”。哈珀的確說得一點也沒錯。他的一句“我們是個北方國家”,如此高舉“誓保主權”的“愛國主義”大旗,更打動民心。這是多么豪言壯語呀!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
如果他是當真的話,為什么不兌現他的競選諾言,盡快購置3艘破冰船,不受冰厚限制,常年巡邏北冰洋?僅靠幾艘夏天才能用到的巡邏艇,也許可以獲得一些喝彩,贏回幾分支持,但美國和俄羅斯都擁有巨型破冰船和潛水艇,怎會把這幾艘巡邏艇放在眼里呢!到時,國歌里“那一片強大自由的北方”,和哈珀的“北方和北極代表我們國家”不是成為空話了嗎?
這是極具反諷意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