薹干新品種——邳薹2號
薹干別名“貢菜”,是江蘇省邳州市地方特色蔬菜?!摆?號”是邳州市農(nóng)林局蔬菜所和占城鎮(zhèn)農(nóng)技站從邳州地方品種中選育出來的薹干新品種,2003年通過徐州市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一、特征特性
株高59厘米,莖短縮,連座葉形成后,隨植株生長逐漸伸長加粗,形成長棒狀肉質(zhì)莖,翠綠色,長57厘米,最粗橫徑3.6厘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zhì)、糖和礦物質(zhì),粗纖維少,加工成干菜后,經(jīng)調(diào)制食用口感極佳。葉互生,披針形,直根系,種子為黃褐色瘦果。生長勢強,耐旱、耐寒、耐貧瘠,品質(zhì)優(yōu),產(chǎn)量高。該品種1年兩種兩收,每季667平方米(1畝)產(chǎn)干菜90公斤左右。
二、栽培要點
1.秋薹干。8月中旬播種,此時外界氣溫偏高,而其發(fā)芽適溫為15~20℃,須對種子進行低溫催芽,約3天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667平方米用種0.5公斤,摻入2.5~4公斤細土中撒播,再用釘耙耥平。播后在苗床上蓋遮陽網(wǎng)或草簾、秸稈等防日光暴曬,每天早晚各淋水1次,出苗后撤去覆蓋物。幼苗子葉平展時第1次間苗,苗距3~6厘米,3片真葉時第2次間苗,苗距10~12厘米,4~6片真葉時定植,保持苗距15~20厘米,667平方米種植2萬~2.3萬株。10月下旬,當薹干植株的心葉與外葉平齊時為采收適期,可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2.春薹干。10月上旬浸種后直接播種,此時氣溫低,種子不需低溫催芽。播后注意控水、見光,以培育壯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幼苗4~片真葉時定植,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667平方米種植2萬~2.3萬株。越冬期間適當控水蹲苗,以防徒長,翌年返青后以控為主,少澆水,勤中耕。當葉面積增大呈蓮座狀、心葉與蓮座葉平頭時,以促為主。生長后期要少澆水,防止莖部裂口。(江蘇省邳州市農(nóng)林局 蔡新波等 郵編:221300)
茄子防落花 化控是關(guān)鍵
利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茄子進行化學(xué)調(diào)控,可有效防止茄子落花,方法簡便。
一、利用2,4-D。主要對茄子植株下部的花,最好在開花前后1~天內(nèi)用藥。使用濃度為20~0毫克/公斤。使用方法有浸花和涂花兩種。浸花應(yīng)注意開一朵浸一朵,隔2~天浸一次。涂花應(yīng)涂到花柄和雌雄蕊柱頭上,注意要涂勻。
二、使用防落素。當茄子開花時,對當天開的花及前后1~天開的花一起噴灑,以噴濕為度。也可用單花浸蘸法處理。使用濃度為30~0毫克/公斤,氣溫低時濃度高些,反之低些,隔3~天噴一次。(山東 程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