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需工具
調(diào)色盤、小剪刀、鑷子、小鏟子、一次性注射器各1個,一次性口杯若干個,廢棄的250~500毫升醫(yī)用葡萄糖水玻璃瓶1個,廢棄的純凈水塑料瓶1個,搪瓷碗1個,聚酯刮片1張,衛(wèi)生紙1沓等。
二、原料、材料
1.原料:
金絲、各色彩砂、萬能膠(或強力膠)、乳膠、Ⅰ試劑、Ⅳ試劑、促進劑等。
2.材料:
臨摹拓印紙、復(fù)寫紙、五厘板(或雙面三聚氫銨板)、聚酯薄膜若干張、畫框等。
三、制作流程
1.摹圖:
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圖案,將圖案放在復(fù)寫紙上,再一并將圖案、復(fù)寫紙放置五厘板(或三聚氫銨板)上。為防止圖案和復(fù)寫紙滑動,可用夾子把圖案的四邊夾住,保證圖案平整、無皺折,然后用鉛筆臨摹圖案,拓下整個圖案的輪廓在五厘板上,即成底板。
2.粘絲:
(1)備料。先用廢棄的葡萄糖水玻璃瓶分裝萬能膠,以便使用;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入約5毫米左右高的膠,剪斷針頭;在粘絲前,用小鏟子的木柄勒直金絲,具體做法是:一只手把金絲按壓在小鏟子的木柄上,另一只手快速拉出金絲,拉出的絲平滑且呈拋物線狀,這樣的絲粘出來的線條才會流暢,具有美感。
(2)操作。首先用鑷子夾住金絲,按照絲條的長、短、方、圓,取其長度,用剪刀剪斷,放在一邊,待粘。接著用注射器涂膠,用右手拇指輕推注射器塞子,針頭緊貼線條緩緩移動,讓不斷流出的膠水覆蓋在線條上,待膠水略干后,用鑷子夾住金絲,輕輕粘上,并用手按一下。如此先剪絲、后粘絲,一直到所有的線條粘完為止。
3.著色:
(1)備料。①先用一次性口杯裝上所需的彩砂用量,用清水沖洗1~2遍,倒去浮砂、雜質(zhì)及水,待用。②配制三七膠水(即3份白乳膠、7份水),用廢棄的純凈水塑料瓶盛裝,在瓶蓋上鉆上幾個小孔,備用。③調(diào)色,對照圖案,由淺到深調(diào)色,并盛裝于調(diào)色盤中。
(2)上色。將調(diào)好的彩砂分裝在調(diào)色盤中的小格中,再倒入“三七”膠水與彩砂調(diào)勻,接著用小鏟子鏟上彩砂和“三七”膠水一并填充到圖案中,但填充彩砂的厚度以達金絲高度的2/3為限(金絲一般高度為1毫米),再用鏟子和鑷子抹平彩砂,緊接著來回抖動底板使彩砂和“三七”膠水完全溶合,這樣填充的彩砂平整如紙,透視感強。如此繼續(xù)下去,每填充一種顏色的彩砂均要加以抖動,以保證整個畫面的一致性。填充完彩砂后,對照原圖案,檢查有沒有串色或色差不一致的現(xiàn)象,如有,應(yīng)進行修正。最后填充鑲邊的彩砂,填充方法同上。上色完成后,將整幅畫放在通風(fēng)的地方晾干,確保其干度在90%以上。
4.覆膜:
在上膜之前,先檢查一遍畫面,抹去浮砂,然后把Ⅰ試劑、Ⅳ試劑、促進劑按一定比例倒入搪瓷碗中(比例跟溫度有關(guān))攪拌均勻,幾分鐘后,再均勻地倒在畫板上,同時借助混合液自然流動,用聚酯刮片使液體布滿整個畫板,最后把聚酯薄膜從畫板的一邊慢慢地覆蓋其上,等待24小時以后就可揭下薄膜,這樣,在畫面上就形成了一層透明的薄膜。
5.裝框:
應(yīng)根據(jù)畫面的顏色及風(fēng)格,選擇不同顏色的框架顏色。最好先確定底板的大小,再確定外框的尺寸。
裝框后,一幅景泰藍水晶砂畫就大功告成了。
(湖北省沙洋縣球場街44號 羅勰 郵編:44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