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池藕秸稈栽培產(chǎn)量高,易采收,省水、省工,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chǎn)藕4000公斤,較一般淺池藕增產(chǎn)30%以上。
一、選擇適宜品種
種藕要選擇藕粗而圓、表皮白色、肉質(zhì)脆嫩、味甜、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的早熟品種,如“鄂蓮4號”、“鄂蓮5號”、“濟南白蓮藕”等。
二、建藕池
1.選址備料。藕池要選在陽光充足、沒有樹木蔭蔽的村頭荒地、荒宅、廢舊坑塘、低洼廢棄地等處。建667平方米藕池需石灰5噸、水泥5噸、沙子30噸、8絲聚乙烯塑料薄膜800平方米、長×寬×厚為70厘米×50厘米×5厘米的水泥預(yù)制塊230塊。667平方米總造價約5000元。
2.建池。池深60厘米,池壁斜度60度。將石灰撒入池底,用旋耕犁旋耕2~3遍,耕深20厘米,土灰混合均勻后,用夯土機將池底整平壓實,用3∶7的石灰土將池壁夯實,用薄膜將池底、池壁鋪平鋪好,再抹2~3厘米厚的混凝土,將準備好的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抹縫抹好。所建藕池可使用15年。
三、整地施肥
將稻草、麥秸、玉米秸稈或雜草鋪入池內(nèi),厚30~40厘米,每667平方米需用秸稈1.5萬公斤。將土雜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50公斤、硫酸鉀50公斤,與蓋土混合均勻后蓋在秸稈上,厚12~15厘米。
四、種藕選擇與排藕
種藕于臨栽前挖出,選符合本品種特性并帶有子藕的整藕作藕種,子藕必須向同一方向生長。種藕在第二節(jié)后1.5厘米處切斷,向種藕噴50%多菌靈500倍液或百菌清600倍液,悶1天后備用,也可用500倍的50%多菌靈溶液浸種30分鐘消毒。
排藕在清明至谷雨進行,667平方米用藕種300公斤,行距1.5~2米,株距0.6~1米,排藕時藕頭埋入秸稈中12~15厘米深,后把節(jié)稍翹在水面上,以利用陽光促進萌芽。各株間以三角形對空排列,以使蓮鞭分布均勻。四周邊行藕頭朝向池內(nèi),以免蓮鞭伸到埂外。排藕后灌水4~5厘米深。
五、田間管理
1.除草、摘葉、折花。栽后半月出現(xiàn)浮葉時進行除草。定植一個月后浮葉逐漸枯萎時,摘去浮葉使陽光透入水中提高水溫。立葉布滿水面時不宜再下田除草,以免碰傷藕身。現(xiàn)蕾后將花梗曲折插入泥中。
2.追肥。生長期間需進行2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蓮藕生出5~7片立葉進入旺盛生長期時,667平方米施糞肥1000~1500公斤或磷酸二銨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結(jié)藕時,667平方米施三元復(fù)合肥50公斤。追肥應(yīng)在無風的晴天進行,施肥前放淺水,肥料充分吸入土中后再灌至原來的水位。追肥后可潑澆清水沖洗荷葉。
3.水位調(diào)節(jié)。栽植初期,保持4~7厘米的淺水;生長旺盛期,隨著立葉及分枝的旺盛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2~15厘米;結(jié)藕期,以保持4~7厘米的淺水為宜。
4.轉(zhuǎn)藕梢。當卷葉離池邊1米時,隨時將近池邊的藕梢向池內(nèi)撥轉(zhuǎn),以使結(jié)藕分布均勻。生長盛期2~3天轉(zhuǎn)1次,生長緩慢期7~8天轉(zhuǎn)1次,共轉(zhuǎn)5~6次。轉(zhuǎn)梢宜在中午莖葉柔軟時進行,將梢頭托起按撥轉(zhuǎn)方向埋入土中即可。
5.病蟲防治。蓮藕主要病害為腐敗病,它主要侵害蓮藕地下莖部,造成變褐腐爛,并導(dǎo)致地上部分枯萎。防治方法:①排藕前用石灰消毒,每667平方米藕池放生石灰塊50~70公斤;②生長期發(fā)病,及時拔除病株,全田噴灑50%多菌靈6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混合液,或?qū)⑸鲜鰞煞N殺菌劑等量混合好,每667平方米用500克拌細土25公斤,堆悶4小時后撒入池中,5~7天1次,連防2~3次。主要害蟲為蚜蟲和斜紋夜蛾,蚜蟲可用吡蟲啉、蚜虱凈等防治,斜紋夜蛾可用菊酯類農(nóng)藥、抑太保、卡死克等防治。
六、采收
進入10月份后,可根據(jù)需要隨時采藕。因采用淺池藕秸稈栽培,采藕方便,只須抓住把藕慢慢拔出即可。(湖北 楊玉鳳 王克昌 楊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