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是印加城市。數(shù)百年前,印加帝國屈辱地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居民也因為對西班牙人帶來的傳染病沒有抵抗能力。人口在短時間內(nèi)銳減90%。對這樣一個沒有文字、僅靠口傳來記載歷史的民族,人的消亡便意味著歷史的終結(jié),好在精于石器建筑的印加人留下了雖然不能開口,但卻能夠永恒的馬丘比丘古城遺跡。即便這世上再沒有印加人,印加文明留在地球上的痕跡也將無法磨滅。
1911年,馬丘比丘遺址被美國史學(xué)家賓漢發(fā)現(xiàn)。1948年,一條以其姓名命名的現(xiàn)代化公路修筑完成。這條公路極陡峭,長8千米,路面寬不到5米,以一道道之字形急彎,沿陡峭的薩爾坎泰山坡向上爬升800米,抵達印加帝國最高的“摩天樓”。西班牙人的征服使印加文明湮沒于歷史,損失之巨難以衡量,但拜這條公路所賜,我們得以略窺該文明的某些面貌。印加社會文化的精神建立在互助以及集體生活、集體工作上,有些印第安人渴望找回這一失落的文化,這條路在地圖上的位一是:秘魯,庫斯科地區(qū),南緯13°09′,西經(jīng)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