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婺源古屬歙地,我們一直自稱“徽州佬”。如今年逾花甲,更以“徽州老冬烘”自嘲。婺源菜究其源,應(yīng)屬徽菜范疇,而作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包括沿淮、沿江和徽州三種風(fēng)味。上世紀(jì)70年代,我又在沿淮的徐蚌地區(qū)(蘇、豫、魯、皖交匯處)被放逐十來年。托鄧小平的福得以考研重回大上海,因祖母、父、母相繼作古,為吃不到正宗徽菜而心存些許遺憾。那次為老母送葬,在屯溪吃到臭鱖魚和毛豆腐,感到魚臭有點(diǎn)“硬裝榫頭”,卻又因眼睛發(fā)紅嚇退了弟妹們。毛豆腐呢,有毛而不鮮,難免遺憾更甚。是呀,這都是艱難時世無可奈何的產(chǎn)物,在國泰民安之日,味蕾都恨不能“與日俱增”,任怎么做,都會有“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之嫌。
這次經(jīng)東方衛(wèi)視《菜里乾坤》主持人周彤提攜,說上海人民路上有一家“廬陽人家”(確切說是在露香園路口),頗有點(diǎn)徽味,值得一嘗。周彤吃菜極挑剔,連嘗兩筷已屬不易,再吃十年恐怕還是“豆芽菜”一根。對這家不事張揚(yáng)也不大的店,連去幾次,還屢去錄影,真是“鳳毛麟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沖過去就吃。
臭鱖魚本是歙人挑著魚擔(dān)(一說乘著船)沿新安江順流而下,怕魚臭了,灑些鹽水在魚身上,到了目的地,魚已發(fā)酵,臭不臭、香不香,無論如何蒸煮燒都有特殊鮮香?!皬]陽”的窯香臭鱖魚是將5斤以上大鱖魚改刀成塊,放鹽、料酒、花椒、蔥、姜腌漬,在 20℃溫度下放置5~8天,待“臭”了取出漂凈。然后下油鍋炸,起鍋。鍋內(nèi)留少許油,蔥、姜煸香后加水,下魚塊全收汁。另在五成熱油鍋中放入雨花石加熱至六成,移入木桶,再將魚連汁倒入即可。入口的感覺是魚肉如寧波人喜食之咸鲞魚(暴腌)有點(diǎn)“嗡”,肉質(zhì)鮮而結(jié)實(shí),并非爛糟糟。毛豆腐看不見毛,但已煎過,另有肉末、筍末、香菇末、洋蔥粒煸出香味,放高湯調(diào)味,勾芡燒開,澆在放置鐵板上的豆腐即可,這豆腐有點(diǎn)臭乳腐(青方)味。一曰“吊桶五成干”,那是績溪五成干,焯水后倒出,用少許油炒香干豆角(婺源人叫“羊角”,一年四季都有),放入吊桶內(nèi),把調(diào)好的汁放入鍋內(nèi)燒開,放入五成干,再開就移入吊桶內(nèi),擺好炸油即可。這五成干香、鮮、密(緊而有嚼頭),齒感極佳。另一是“香浸白干”,壓好的白干(八公山來)改刀、焯水后放入調(diào)好的蔬菜汁(芹菜心、香菜根、青椒、洋蔥燒過的汁)燒開,去沫、裝盤。鍋內(nèi)留少許油,燒開后放少許干椒、蒜末、蔥花,倒入白干上即可。這白干很好吃,有點(diǎn)白靈菇味道,很滑。廬陽人家還有一個好菜叫“錦囊妙雞”,即豬肚內(nèi)加入妙齡童雞縫好后烹熟切片。反正我上桌時只剩幾片肚皮和雞肉。周彤說到“白干”,還說“快吃”,再轉(zhuǎn)一圈就沒有了。可見徽菜受歡迎程度。
納悶的是,這么好的一家店怎么今天才知道?趕緊寫出來,讓大家都去看看,吃吃。
飯店地址:上海市人民路839號
訂座電話:632039896373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