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驕陽似火,這是一年中胃口最差的季節(jié),突然想起了冷面這老少皆宜的夏令美食?,F將設計的三套花色冷面的食譜寫出,以饗讀者。
第一套
川味家常冷面配南風肉冬瓜湯
冷面用料:小闊面條500克,熟芝麻25克,芫荽15克,蒜頭1瓣,生姜、香蔥各5克,花椒20粒,生抽、白糖、米醋、麻油、辣油、雞精各適量。
制法:1、面條分成10份,理順盤成圓餅狀,上屜用沸水旺火蒸煮15~20分鐘,取出用電風扇吹涼,淋入麻油,用筷子挑松拌勻,直到涼透。2、植物油25毫升下鍋燒至五成熱,下花椒爆香后撈出去之,投入姜末、蔥花和蒜泥炒香,然后撒入壓碎的芝麻,加上生抽、白糖、米醋、麻油、辣油,調入雞精為鹵汁。食用時分份按需舀汁拌和,再撒入芫荽末。
特色:五味俱全,清涼滑爽。
小貼士:冷面的面條要略為硬質,有咬勁,所以不宜蒸煮過久。若用水煮,大約九成熟即可,撈起后立即用冷開水沖涼,然后淋麻油并用筷挑松,觀察面條是否已熟,可用牙咬之 見面條橫斷面無白芯即可。
南風肉冬瓜湯用料:南風肉中方250克,冬瓜500克,精鹽適量。
制法:南風肉洗凈批去邊上被氧化的部分,加水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改用文火燜煮至皮酥。冬瓜去皮籽切成長方塊,先在清水中煮至略酥軟,撈出加入南風肉湯中,煮沸加鹽調味,食用時將南風肉切片即可。
特色:咸鮮酥香,清香爽口。
小貼士:南風肉可用熱水洗凈。
第二套
港式冷面配紫菜蛋花湯
冷面用料:小闊面條500克,熟雞肉、熟火腿肉各50克,蝦米25克,綠豆芽250克,嫩黃瓜100克,榨菜25克,蒜頭3瓣,黃酒、精鹽、生抽、米醋、花生醬、麻油、辣油、雞精各適量。
制法:1、面條入沸水用中火煮至剛熟,快速撈出冷開水沖涼,迅速挑散并拌上麻油。2、將雞肉和火腿肉分別撕成粗絲,蝦米用黃酒、沸水泡軟;炒鍋上火,放少量的油將蝦米在溫油中爆香;黃瓜切絲用鹽略腌,并擠干水分;綠豆芽入沸水中略汆撈出,冷開水中沖涼;榨菜切成末。3、蒜頭剁成茸,加水潷出蒜汁待用;花生醬加水調成稀糊狀,在其中調入精鹽、生抽、米醋、麻油、辣油、蒜汁、雞精作鹵汁。4、冷面中拌入鹵汁分份裝盆,在面上分放綠豆芽、雞絲、火腿絲、蝦米,撒上榨菜末即成。
特色:色彩豐富,澆頭清鮮,口味多樣。
小貼士:面條不可煮至軟熟,挑松時可用電風扇吹之,速涼的面條更為硬香。綠豆芽要速汆速晾,以保持脆嫩。
湯用料:紫菜10克,雞蛋1只,黃酒、精鹽、麻油、雞精各適量。
制法:1、紫菜扯碎,揀去雜質;雞蛋打勻,加少許水調和成液。2、凈鍋置清水350克加鹽煮沸,將蛋液呈細線狀傾入,邊用筷子順向攪勻。倒完撒下紫菜,見沸烹酒、淋麻油調入雞精即離火。
特色:紫菜脆、湯味鮮,清淡爽口。紫菜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功效。
小貼士:紫菜不宜久煮,否則會失去脆性。湯味宜淡,鹽需少加。
第三套:
三絲冷面配米莧豆腐湯
冷面用料:小闊面條500克,瘦豬肉150克,茭白100克,青椒50克,生姜3克,生粉8克,黃酒、精鹽、生抽、米醋、麻油、辣油、雞精各適量。
制法:1、面條分份、理齊后盤成圓餅狀,上屜沸水旺火蒸煮約20分鐘,呈玉白色咬之無白芯后即取出抖散,邊用電扇吹涼邊淋麻油邊用筷挑松拌勻。2、生抽加米醋、麻油、辣油、雞精拌勻作為鹵汁。3、瘦肉切成細絲加酒、鹽、生粉腌拌后放入熱油中煸熟,余油中爆香姜片,下茭白絲、青椒絲快速炒熟,下肉絲,調味,水生粉勾薄芡后起鍋。食用時先拌上鹵汁,再蓋上炒三絲。
特色:清鮮爽口。
小貼士:肉絲要斜絲切才會更嫩;茭白與青椒不宜久炒,以生脆為佳。
湯用料:米莧100克,嫩豆腐1塊約400克,蝦米(開洋)20克,黃酒、精鹽、麻油、雞精各適量。
制法:1、蝦米用黃酒、沸水浸軟。2、凈鍋加水250毫升,入蝦米旺火煮沸,烹酒,下切成小方丁的豆腐,再沸投下米莧,調味后淋麻油起鍋。
特色:色澤清淡,入口鮮爽。豆腐有清熱利尿、蓋氣功效。
小貼士:米莧有紅、綠兩大品種,紅米莧較為軟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