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了,因為楊梅。
“楊梅,其子如彈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時似梅,其味甜酸。”五月一到,從街上走過,路旁的商販,一籃籃一筐筐,黑紅瑩潤,引人垂涎的,可不正是楊梅。忙不迭掏錢來買,今年是楊梅大年,好便宜,十元錢就可以拎上一個小籃。紅紅的小籃,紅紅的楊梅,誘人得很,回家的路上,忍不住就先放了幾顆在嘴里。說也奇怪,楊梅這東西,蟲子爬過,蛇兒咬過,風吹雨打在地上滾過,從衛(wèi)生角度而言,尚未沖洗便直接食用應該是危險的。然而從小到大,我一直饞楊梅,小的時候,更是能一口氣吃上一兩斤,洗沒洗過向來不介意的,有時來不及把它的核一一吐出來,便也囫圇吞進了肚里,卻從未有過腸胃不適。不像其他水果,吃多了肚子肯定不舒服。楊梅吃多了,只是倒牙,吃別的都沒了味道,那我就專吃楊梅好了。呵,楊梅真是好東西!
昨天有客來,送了一筐楊梅,嘩!太多了。不過也無妨,吃不完那便做楊梅酒。許多水果都可以拿來釀酒,最有名的當屬葡萄,但葡萄釀酒太過講究繁瑣,不如楊梅居家自在。楊梅酒很容易制作,原料有三:米酒、楊梅、冰糖。按一斤楊梅、兩斤半酒、四兩冰糖的比例配制即可。米酒的酒精度要低的好,酒味不會壓著楊梅的香味。楊梅呢,要選擇那種顏色鮮艷、甜中帶酸的刺梅。圓梅太甜了,泡出的酒沒有濃郁的楊梅酸香;色澤不紅,則泡不出那種活潑生動的艷紅色。泡酒的器具最好用透明的小口玻璃瓶,塞緊塞子,過十天半月,甜酸兼具、色澤艷紅無半點色素的楊梅酒便可以飲用了。那酒吸收了楊梅的酸甜,愈發(fā)的香醇;那楊梅浸潤了酒的濃烈,愈發(fā)的醉人。楊梅酒還是開胃助消化的上等飲品,且有祛暑消脹的功效,夏天吃了可以解決一些常見的腸胃毛病。我們家鄉(xiāng),到了初夏,幾乎家家都要配制楊梅酒預先放著,保得一夏的腸胃舒適。
昨晚才配制的楊梅酒,今天去看,透過玻璃,一粒粒紅艷艷的楊梅靜靜地臥在酒中。我不由自主,用一根筷子將它們撥拉了幾顆到青花小碗里。想了想,我又煲了一鍋清清爽爽的湯,炒了幾個精致的小菜。小口品著楊梅酒,和愛人東南西北地扯著閑話,一頓簡簡單單的家常飯,吃得舒暢愜意。不知不覺地,我就醉了。
酒醒,愛人笑:“看你饞的,這下滋味不好受吧!”我也笑,強自辯解:“怎么能怪我,要怪也是怪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