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怎么也沒想到,和她結(jié)婚不到7年的丈夫會棄她而去。雖然他的父母進行了大量的勸說和調(diào)解,可無濟于事;即使兩位老人用“如果你非要這樣,我們就當沒你這個兒子”相要挾,也沒能拉回兒子的心。
她只能以淚洗面,把傷痛和委屈壓在心里,因為她是孤兒,沒有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前,丈夫?qū)λ亲o有加,他們在一起度過了一段雖貧困卻快樂美好的時光。她沒有正式工作,在一家超市當營業(yè)員,每月只有幾百元的工資,丈夫收入也不太高。但她很會持家,兩年前還以按揭的方式買了一套新房,終于可以不用擠在二老那兒給他們添麻煩。
丈夫一年前有了外遇,她居然毫無察覺。善良的她,除了照顧孩子和老人還有丈夫外,幾乎什么也沒關心過。丈夫執(zhí)意要離開,她唯一的條件就是女兒歸她。丈夫同意了,并表示每月會給女兒400元的生活費。丈夫說,家里沒什么財產(chǎn),唯一的房子只能留給他自己,因為后面的“按揭”她無力償還,還說會給她一些補償。她表示怎么都行,她可以在外租房。
老人知道后,堅決反對,逼迫兒子:要么不離,要么把房子留給兒媳。也許是迫于老人的壓力,丈夫最終同意將房子留給她。
雖然已不再是一家人,可她每周依舊去探望照顧老人。
月底,她用省吃儉用的錢去交按揭款。柜臺前工作人員的一席話讓她驚訝而感動:這份房貸合同已改變了條款,由一對老年夫婦每年支付一次,由過去的15年改成7年。然后工作人員將一份新合同遞給她看,房主的姓名已變成了她,付款人是二老,簽字者是丈夫和二老三人。
淚如泉涌,她什么都明白了。那時那刻,她只有一個念頭:不能違背和辜負二老的心意,因為他們早就把自己當作了親生女兒。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用一生去報答二老的恩情!
中國的老人是天底下最善良、最具愛心的長者,他們會把這種愛和溫暖傳遞給自己的兒女,同樣會送給與之相干的下一代。這筆感人至深的“親情按揭”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