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出場:王懷南,寶寶樹網(wǎng)站(www.babytree.com)創(chuàng)始人、CEO。
印象素描:都怪我事先的功課做得不夠。采訪那天,雖然在我面前的這位父親目光中充滿了智慧,話語邏輯嚴密且反應迅速,讓我感覺是在小心翼翼地回答他的問題,卻仍然沒有引起我的“警覺”,只把他當成是一個很愛孩子的普通老爸,又自己創(chuàng)辦了一個叫“寶寶樹”的、尚未被家喻戶曉的育兒網(wǎng)站。
等我偶然在Google上敲出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那天坐在我面前的是怎樣一個在IT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是誰?Google的中文名之父
除了“Google亞太區(qū)首席營銷官”,王懷南還有一個身份和Google緊密相連,那就是Google的中文名之父。沒錯,“谷歌”就是由于王懷南的“靈光”一現(xiàn)而起的。雖然這個名字公布后飽受爭議,但是這至少這讓一個原本只有洋名的搜索引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稱。而且,這也意味著Google十分重視運作良好的中國市場,這其中不乏王懷南的一份功績。
后來,王懷南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選定方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域名。同樣,他像當年命名“谷歌”那樣毫不猶豫、迅速地買下了“babytree”,給無數(shù)父母開辟了一片可以種下期望、愛、祝福和友誼的土地。
自述:洋洋得意的大手筆
這個域名當時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網(wǎng)站上出售,我和邵亦波沒多想,拿出信用卡就買下了。不便宜,折合人民幣幾十萬呢,那時網(wǎng)站的投資還八字沒一撇。但是現(xiàn)在想想,真是值得,已經(jīng)有很多父母在這里種下了“小樹”,每天來精心打理。包括我自己、我太太,每天也都會來記錄我們孩子的成長。這將是“種”給孩子們的最美麗、最有紀念意義的“樹”。
一擲“千金”為“紅顏”
王懷南攜帶家眷從大洋彼岸回到北京。妻子非常孤獨,沒有朋友,沒有自己的圈子。兒子應該上哪所幼兒園,怎么幫孩子找到小朋友一起玩,去哪兒能找到合適的保姆?這一切讓王懷南感受到了妻子的無助和困惑。于是,他聯(lián)想到,是不是還有很多這樣的父母?
當?shù)诙€寶寶在北京降生后,王懷南和妻子突然發(fā)現(xiàn)他們在養(yǎng)育這個小家伙上變得胸有成竹,不再像剛有老大時那么焦慮了,孩子出現(xiàn)的大多數(shù)問題他們都已親身經(jīng)歷過。如果早有這些養(yǎng)育經(jīng)驗就好了。那么,那些不生老二的父母們的經(jīng)驗不就浪費了嗎?要是能把這些經(jīng)驗告訴更多的新手父母該多好!
在和易趣網(wǎng)創(chuàng)始人邵易波在上海的一次合作創(chuàng)業(yè)的談話中,兩位父親拋開了精心策劃的12個商業(yè)規(guī)模最大、最可能成功的項目,熱烈地討論起自己的孩子以及妻子的煩惱,聊得心潮澎湃。于是,似乎和古人“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典故一樣,王懷南以解決自己妻子的育兒苦惱為出發(fā)點,決定以“種樹”來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宏圖!
自述:全家支持的陽光事業(yè)
我大兒子回國后上的幼兒園非常不適合他,小家伙很長時間不適應,受了不少委屈。如果當時我們能和更多的父母溝通和交流,就會聽到更多的建議和意見,也不會盲目地把孩子送到一個只是聽說的所謂的“北京最好的幼兒園”去了。
我覺得那時候孩子特別可憐,只能是樓下有哪個小朋友就跟哪個小朋友玩,如果沒有小朋友,他就很孤單?,F(xiàn)在,我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父母在網(wǎng)絡上實現(xiàn)3個目標:快速、精準地找到育兒信息,解決燃眉之急;和同城、同趣、同齡的寶寶的父母結成小社群,建立友誼;記錄寶寶成長的點滴、并和更多人分享。也許,從創(chuàng)業(yè)的角度來講,這個網(wǎng)站不是最容易成功的,也不驚天動地,但它的確是一個半夜叩門能直視家人的陽光事業(yè)。現(xiàn)在,我的大兒子Alex總是不無驕傲地說:“爸爸以前在雅虎,然后在Google,現(xiàn)在在Babytree!”我的妻子更是“寶寶樹”重要的大后方。沒有她的支持和努力,我也不會有信心和精力承擔起搭建這個愛的平臺的重任。
不安分的跳槽者
從美國東海岸搬家到美國中部,再從中部搬到西海岸,然后再回到太平洋彼岸的北京,王懷南自稱是個“樂觀搬家”主義者。這位擁有清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以及美國喬治敦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的高材生在事業(yè)上也是個不安分的人:麥肯錫公司的戰(zhàn)略咨詢師、美國俄亥俄州寶潔公司品牌經(jīng)理(在此期間獲得美國廣告創(chuàng)意最高獎——CLIO獎)、美國加州雅虎公司搜索與市場業(yè)務部高級營銷總監(jiān)(在此期間獲得2004年全球最高營銷獎——EFFIE獎)、Google亞太區(qū)首席營銷官……這一串不安分的“跳槽”履歷背后,孩子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自述:哪里適合他們,我就去哪里
當時我工作的寶潔公司在美國的東部,亞洲人口只占到0.4%,在那里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更容易些。而隨著我大兒子的出生,我改變了想法,為了小孩子我希望去西部,因為在那里中國孩子會生活得更舒服些。
我雖然在美國生活了16年,卻沒有申請過美國國籍,因為我的根在中國。我也希望孩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于是我和太太帶著他回來了。我現(xiàn)在也說不好,孩子們將來在哪兒接受教育更好,所以,我也許還會繼續(xù)“樂觀搬家”。
聰明的“撮合者”
辦一個育兒網(wǎng)站,員工中少不了媽媽。一個父親當老板,當然理解媽媽的心,她們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不可能像年輕的工程師那樣“拼命”??墒沁@又該怎么讓年輕人理解和接受呢?除了調(diào)整分工,王懷南還采用了上班時間“雙軌”制:媽媽員工上早班,保證晚上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年輕的員工可以中午到,但是一定要完成任務才能走,也許這就需要熬夜。兩組生活軌跡不同的員工都很滿意自己的工時安排,默契而又有秩序地共同栽培那棵充滿希望的“大樹”。
自述:愛的本質(zhì)和愛的方式
大兒子在美國生活到4歲,小兒子在北京出生,他倆的性格也不一樣。老大內(nèi)向、敏感、好強;老二活潑、自信、大膽。他倆就像是一個工作團隊中的員工,完全不同,但卻必須要相處在一個屋檐下。我會鼓勵他們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也會努力幫助他們克服各自的缺點。對孩子的愛的本質(zhì)雖然一樣,但是愛的方式可能要有區(qū)別,這樣他們倆就能和平相處了。
編后
王懷南堅持每天回家吃晚飯,這對于中國男人來說,并不容易;他會給孩子們講精彩的故事,以此來“解放”妻子一會兒;他負責給大兒子洗澡,因為媽媽不太方便親密“接觸”這個大小伙子了;節(jié)假日只要不出差,他就會帶孩子們?nèi)ス珗@或博物館;他每周日帶大兒子上冰球課,本來媽媽以為這課一定堅持不下來……這些普通父親都未必能做到的事,對于無論是原來是在大公司擔任高管,還是目前正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這個男人來說,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都需要在內(nèi)心有一份對孩子更深厚的愛及對家庭更多的責任感。
從他當老爸的這些優(yōu)秀表現(xiàn),我們也相信,這個“種樹人”一定能為更多的父母們種下一片真正的綠色、平和,充滿快樂、溫暖和感動的林海。
編輯/吳穎(wuy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