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可以輕松搞定領導和下屬的問題,再刁難的客戶也會很快在你這兒變成友好的戰(zhàn)略伙伴,但要成為幫小寶貝從容度過危機的Mrs.Right,卻未必那么輕而易舉。
如果可以在“小霸王”和“小受氣包”之間選一個,大多數(shù)父母潛意識中可能會選擇前者。比起收拾“小霸王”帶來的麻煩,人們更難忍受自己的寶貝受欺負、吃虧。我們找到了幾位有過類似經(jīng)歷的老師和父母,看看在沖突發(fā)生后的48小時里,這幾位Mrs. Right是怎么做的,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
沖突發(fā)生現(xiàn)場
第一位Mrs. Right:田心波,常州市機關幼兒園中班老師
一句話回顧:貝貝的椅子被丁丁坐了,貝貝讓丁丁讓,丁丁不讓,貝貝就把丁丁的手指咬了一口,丁丁大哭。
處理實錄:
處理傷口。田老師帶丁丁離開現(xiàn)場,去保健醫(yī)那里處理傷口。
安撫情緒。在保健醫(yī)那里,田老師一直在安撫丁丁,幫助他平靜情緒,同時耐心聽他傾訴事情的經(jīng)過?;氐桨嗉壚?,她讓丁丁跟隨著她,讓他感受到自己的關注。
詢問經(jīng)過。田老師也請貝貝過來,詢問事情經(jīng)過。貝貝說的一樣。田老師幫助他們分析,如果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當天下午接孩子的時候
第二位Mrs. Right:劉欣,武漢市曙光幼兒園中班老師
一句話回顧:豆豆搶了天天的玩具,天天沖上去咬豆豆的臉,豆豆的臉馬上出現(xiàn)了血印。
處理實錄:
告知經(jīng)過。劉老師很誠懇地把事情經(jīng)過告訴了豆豆媽媽。豆豆媽媽覺得她很重視這件事,很關心豆豆,情緒平靜了一些。
善后。劉老師請豆豆媽媽放心,這幾天會額外照顧豆豆的傷口,定時涂抹紅藥水,還會請食堂的師傅給豆豆留些清淡的食物。
回家后
第三位Mrs. Right:崔娜,4歲咪咪的母親
一句話回顧:老師很抱歉地告訴崔娜,咪咪今天又被倫倫拽頭發(fā)了,咪咪哭得很厲害,哄了好一會兒才好。
處理實錄:
和家庭成員交流。崔娜當著咪咪的面和爸爸轉述了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事情,以及老師當時的處理過程,肯定了老師的做法。讓咪咪知道,老師和爸爸媽媽都很重視這件事。
和孩子交流。睡覺前,崔娜對咪咪說,今天的事,她知道女兒確實受了委屈,她的心里也很難過。但當老師告訴她女兒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xiàn)后,她又很安慰,覺得咪咪又長大了。她們還一起討論了,今后再碰到類似的事情會怎么辦,一起想了好幾種辦法,比如大聲喊老師,求助小伙伴,暫時離開倫倫等。最后,崔娜告訴咪咪,如果將來再發(fā)生這種讓她覺得很委屈的事情,一定要告知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一定會和她一起面對。
第二天
第四位Mrs. Right:韓彥均,5歲蒙蒙的母親
一句話回顧:昨天老師打電話來,說排隊玩滑梯的時候,油油想要先玩,一把把蒙蒙推倒在地。
處理實錄:
坦誠溝通。送蒙蒙到幼兒園,韓彥均找到老師,告訴她蒙蒙昨天回去后都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她是怎么安慰他的。把對孩子的擔心(擔心蒙蒙以后不喜歡油油、不喜歡上幼兒園)也都說給老師,請老師多關心一些。
成為Mrs. Right的建議
上面這幾位Mrs.Right,在事情發(fā)生后都能保持冷靜,用積極的態(tài)度溝通,把事情朝著積極的方向推進,而不是一味地追究另一位孩子的過錯。這里還有2條建議給你:
● 別把你的孩子當作受害者,沖突是孩子成長所必需的經(jīng)歷,他會知道自己能夠以積極的方式來應對痛苦,而痛苦也會隨著他的成長漸漸遠去。
● 讓孩子知道你永遠在他身邊,在他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編輯的話
在我們編輯這篇稿子的時候,網(wǎng)絡上很多媽媽都在發(fā)帖“控訴”孩子在幼兒園里受了欺負,好像幼兒園里凈是小朋友們紛飛的淚珠兒。真的有這么多的孩子受欺負嗎?其實你要知道,如果大人不插手,孩子們的“戰(zhàn)斗”通常結束得很快;看到你大發(fā)雷霆,孩子自己也許還在莫名其妙;前一刻你的寶貝兒還是受氣包,下一刻就在其他孩子面前變成了小魔王……
也許我們不應該總在扮演保護者的角色,而應作為傾聽者、分享者和輔導者,幫助他形成自強自立的精神、尊重別人的態(tài)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遠離“受欺負”的要點。
本月園長提醒
暫停!惱人的行為
廣東省臺山市工業(yè)幼兒園 伍淑芬園長
在體育競賽中,“暫停”可以讓比賽短暫中斷。在幼兒園里,有時孩子出現(xiàn)了不良行為時,老師會馬上暫停他正在從事的“好玩”的活動以作約束,幫助孩子改正他的行為。這種方法溫和而有效,3歲以上的孩子在家庭中如果也出現(xiàn)打人、咬人、虐待動物、惡意取笑其他孩子等不可取的行為時,也可以借鑒這種方法:
1.暫時隔離的地點應該是讓孩子感到無聊、單調(diào),但是不會感到害怕的地方。比如一個靠墻的大直背椅、父母的臥室等。
2.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跟孩子簡單說明為什么要被隔離。比如:“因為你打了婷婷,所以要去隔離。”然后立刻把孩子送入隔離處。
3.準備一個小的定時器,按1歲1分鐘的原則定好定時器,放在孩子能聽見但夠不到的范圍內(nèi)。
4.在等待鈴響的時候,不要和孩子交流。
5.定時器響后,問問孩子被送入隔離地點的原因。
編輯/申艷(shenyan@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