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球菊苣是菊科菊苣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肉質根軟化栽培后萌發(fā)的嫩黃橢圓形的芽球,其營養(yǎng)豐富,可生食涼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鍋配料或炒食,口感脆嫩,微甜稍帶苦味。生長期極少發(fā)生病蟲害,完全符合無公害蔬菜質量要求,其栽培分兩個階段,一是種根田間培育階段,二是種根在黑暗條件下軟化培養(yǎng)成芽球階段。
一、種根田間培育技術
1、播種期菊苣田間的生長期為90~100天,可在7~8月下旬直播,適當早播可提高產(chǎn)量。種子必須是經(jīng)過篩選的新種,667平方米用種250克。
2、整地播種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深耕30~40厘米,667平方米施農(nóng)家肥3000~4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土耙平后整成壟距60厘米,壟高15厘米的小高壟,壟上采用雙行短條播的方法,距條溝長約10厘米,深1厘米,均勻撤入5~10粒種子后,覆土踩實,并隨即澆水。
3、田間管理一般播種后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應保持地面濕潤。3片真葉時間苗,5~6片真葉時定苗,株距15~20厘米,定苗后追速效氮肥并及時澆水,并中耕。在肉質根迅速膨大前,適當蹲茁,進入膨大期時,此時植株具有10~15片葉子時結合澆水再追肥1次,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20公斤。以后,保持地面濕潤,遇大雨及時排水,收獲前1周停止?jié)菜?/p>
4、收獲和貯藏菊苣生長90~100天,具有25片葉以上,肉質根直徑達3厘米以上,即可收獲。收獲后切去地上部葉叢,留葉柄3~4厘米長,待培養(yǎng)。因肉質根有較強的耐寒能力,若在春節(jié)前批量上市,也可在10~12月下旬批量收獲。667平方米可生產(chǎn)1500~1800公斤左右。如需貯藏,可以在背陰高燥地塊挖深、寬均為l米左右,稍長的土窖,將肉質根分2~3層碼放在窖內(nèi),每層用潮濕的土壤覆蓋,窖內(nèi)溫度保持在一1~5℃,相對濕度在95%左右時,可以放到來年春季3月。
二、軟化培養(yǎng)技術
軟化培養(yǎng)有水培、土培和沙培之分,因水培易管理,效益高,因此在這里只介紹水培法。由于菊苣軟化培養(yǎng)是在黑暗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可采用室內(nèi)立體多層架水培法,這樣既可節(jié)約設施空間,容易控制室內(nèi)溫度和濕度,也利于多茬生產(chǎn),提高效益。
1、水培設施首先要求房舍有加溫、供水和供電能力,立體多層架培養(yǎng)可以根據(jù)房間的大小來確定。一般層間距45~50厘米,架高4~6層,每層架上放水培箱,培養(yǎng)箱內(nèi)裝肉質根,根據(jù)生產(chǎn)規(guī)模確定貯水池大小,操作時,用小潛水泵將貯水池的水抽到頂層培養(yǎng)箱里,然后流到下層水箱再回到貯液池內(nèi),形成循環(huán),每天水上下循環(huán)1次,每周貯水池的水更新1次。若無循環(huán),也可每周更新1次培養(yǎng)箱的水。
2、培養(yǎng)方法先將菊苣根從頭部以下留13~18厘米,切去根稍,再將其堆放在10~20℃的通風處,促進傷口愈合,24dx時后分類擺放到培養(yǎng)箱內(nèi),使其具有同一高度,然后向箱內(nèi)注入潔凈清水,水位約在8~13厘米,水溫保持在10~15℃。室內(nèi)溫度要求在10~15℃,空氣濕度95%,每天通風換氣1次。
3、適時收獲菊苣芽生長20~30天后,當芽球長到10~15厘米高,3.5~5厘米粗時,即可收獲,此時芽體嫩黃、潔凈、緊實、美觀,修整后用塑料袋或保鮮膜小包裝即可上市,也可放入冰箱中存放1~2周。注意上市時應遮光,否則芽球就會逐漸變綠而降低品質。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qū)張維鎮(zhèn)農(nóng)牧業(yè)綜合服務中心、155600黑龍江省寶清縣七星河鄉(xiāng)農(nóng)業(yè)技術服務中心)
玉米大壟三行覆膜制種技術 白偉新
采用壟上三行覆膜制種技術以來,制種產(chǎn)量由過去750kg/hm2提高到現(xiàn)在的2500kg/hm2而且種子質量均達國際一級。
一、播前準備
1、地膜覆蓋有蓄熱積溫,保墑節(jié)水,改善土壤物理狀況,加速養(yǎng)分分解,增產(chǎn)效果穩(wěn)定,感觀籽粒飽滿,色澤光亮,種子的苗率大幅度提高。
2、選地隔離土質肥沃,旱澇保收,集中成片,隔離直徑在300m以上,最好有噴灌條件地塊,建立制種基地。
3、整地施肥伏翻地或秋播地在整平耙細后,起成130~134cm大壟后整平,要做到無立垡,無坷垃,無茬子,每畝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2000~4000kg,播種時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5kg,尿素lOkg,硫酸鋅2kg,硫酸鉀5kg做種肥。
4、種子處理(浸種催芽)把玉米種子用冷水浸泡10~12小時,撈出后用45℃溫水撈1遍裝進麻袋,下面用大盆接水,上面用棉被或其它保濕物蓋好,5個小時再用溫水透1遍,趁熱蓋好保濕,經(jīng)過2~3次澆水,發(fā)芽時室溫應保持25℃(注意:種子不能用塑料覆蓋)
二、播種期管理
1、合理密植130~134cm大壟,壟上3行,小行距40cm,大行距50cm,株距30~35cm,公頃保苗64285~75000株,每埯留1株,父母本比例為1:5,采取單株種植父本,待授粉結束后,1次砍掉父本株。
2、座水播種,封閉滅草、覆膜地溫穩(wěn)定通過5~6℃開始播種,一般在4月20~25日開始,用耙開溝,在大壟上開出深10cm,距離35~40cm3條溝,按25~30cm距離劃印,每埯澆1公斤水左右,每埯種子都要點在溝內(nèi)劃印處,化肥點在兩埯種子之間,然后覆3~5cm,切忌踩壓,掃去壟上根、莖等雜物及干土塊,將壟上弄平,大壟經(jīng)過整形后進行化學藥劑封閉滅草,每畝用72%2.4-D丁酯80ml加50%7,草胺100ml兌水30公斤均勻地壟上進行噴灑,噴完后立即復上0.006~0.008cm厚120cm寬的地膜。
三、田間管理
1、播種后出現(xiàn)二葉真葉時及時放苗,及時鏟除雜草,趟2遍。
2、5~7片葉時發(fā)現(xiàn)葉黃時噴肥1次,畝用量1瓶葉面寶+1%尿素+0.1%鋅肥+30kg水,也可追尿素每畝10kg,可噴施有機肥高美施。
3、玉米葉片封壟,不需地膜增溫時揭膜,一般在6月末至7月初進行,以防溫度過高引起玉米生長早衰。
4、大喇叭筒時期防玉米螟①用1.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0.25~0.5kg;②用2.5%敵殺死乳油32ml+200ml水稀釋后拌4kg砂土,混拌均勻每株1.5g;⑨用赤眼蜂防治,每坰地放22.5~30萬頭。
四、除雜去雄
去雄是保證種子質量的關鍵,必須做到帶1~2片葉摸苞去雄,每天2次,除掉的母本雄穗,必須背出地外挖坑埋掉,以防散粉,當全地塊母本雄穗只剩百分之十時連同上部2~3片葉一齊拔掉,結束去雄工作。必要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在父本開花盛期,每天上午8~11時進行人工敲打父本或用繩橫拉父本行,授粉結束后,砍掉父本。
母本在臘熟末期一律采取扒皮掛茬晾曬,9月末到10月初開始收獲,要統(tǒng)一收獲,統(tǒng)一晾曬,統(tǒng)一脫粒,脫粒后直接收購入庫,確保種子的純度、凈度、水分、苗率。
(作者單位:152400黑龍江省慶安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