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喜歡年的味道,那種從心里彌漫到空氣里的,再從空氣里彌漫到心里的,從一個多月前就開始了,越接近正月味道越濃的年味,那種色香味俱全的年味。年味的色是瑞雪的白色,是鞭炮的紅色,是新衣的艷色;年味的香是糖果的甜香,是年糕的糯米香,是臘肉的熏香;年味的味是親情的熱,是友情的暖,是愛情的甜,所有的味道都因為年的催化,開始發(fā)酵升華了。我不是詩人,可每逢此時便忍不住地想抒情,我想,這也正是因為濃郁的年味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它霸道地將它的氣息浸染著每一個人,使每一顆心盛滿的全是它的味道。有人說,年味淡了,我從來不曾相信??茨遣豢爸刎摰拇哼\,看那人頭攢動的超市商場,看那早已定不到餐位的年夜飯,年味怎么會淡了呢?
記得過去的新衣,常常是在新年的時候添置,即使是早就做好的,也一定要捂在箱子里等到初一才向親友展示。衣裳不講質(zhì)地,不論時尚,只要是新的,就算是好好地過了一個年。現(xiàn)在的新年也添新衣,只是衣櫥里掛著太多的新衣,也就看不出新衣的新了。
記得過去的糖果,只有一種甜,能在春節(jié)的時候吃上母親自制的米花糖已算是一種奢侈了。而現(xiàn)在的糖果有芝麻甜,花生甜,玉米甜,椰子甜,紅茶甜,還有巧克力那種苦苦的甜。
記得過去到鄉(xiāng)下走親戚,看見親戚家殘破的木門上貼著春聯(lián),那春聯(lián)被灰瓦土墻映襯得十分耀眼,便問父親:“為什么要貼紅紙?”父親說:“房子很舊,貼上紅紙就顯得新了。”而現(xiàn)在的房子比春聯(lián)還要耀眼。
記得過去的年夜飯總是母親用一雙纏著膠布的雙手在廚房里辛勤勞作,當我們享用完滿滿一桌菜時,母親又開始包餃子了。幾乎每次過年,累得直不起腰來的母親都要在床上躺上一天?,F(xiàn)在我們把年夜飯擺在了酒店,母親穿著體面的衣裳,悠閑地評價著哪個菜好吃,哪個菜更香。
記得過去整個春節(jié)期間,是走馬燈式的拜年,走親戚看朋友,挨家挨戶,唯恐拉下一家、得罪一家?,F(xiàn)在的新年,人們除了看親戚,也看世界,有人參加港澳游,有人去了新馬泰。年味淡了嗎?不,是變了,從單一變得豐富,從貧窮變得富裕,從美好變得更美好了。
世界在變,年味當然也會變,可是,年的核心、年的根本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千絲萬縷的親情。過年就是回家,就是團聚,過年的意義多半是家的意義。經(jīng)年累月,無論我們多孤單、多無助,我們還有一個家可以依靠。一年到頭,無論我們多辛苦、多勞累,我們還有一個年可以依靠。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還有四季輪回,只要還有親情,就會有年的味道。四季輪回是永遠的,親情是永遠的,所以,年味,也將是永遠的。
(摘自《長沙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