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蚧,又名桑白盾蚧、黃點介殼蟲。屬同翅目,盾蚧科。是多種林果害蟲,主要危害桃、杏等核果類果樹。近年來,在天水地區(qū)桃樹上危害嚴重,造成樹勢嚴重衰弱或枝葉枯死,嚴重影響桃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該蟲在天水1年發(fā)生2代,最有利的防治期為5月中旬和7月底8月初,即若蟲孵化盛期。為篩選有效防治藥劑,我們用48%樂斯本乳油、40%蚧寶乳油和40%蚧殺乳油進行了防治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天水市秦州區(qū)西團莊桃園進行,試驗樹體為6-8年生盛果期倉方早生,株行距3米×4米。試驗設7個處理:①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功倍1200倍液;②48%樂斯本乳油1200倍液+功倍1200倍液;③40%蚧寶乳油1000倍液+功倍1200倍液;④40%蚧寶乳油1200倍液+功倍1200倍液;⑤40%蚧殺乳油1000倍液+功倍1200倍液;⑥40%蚧殺乳油1200倍液+功倍1200倍液;⑦噴清水做對照。每個處理3株樹,隨機排列,重復3次。于5月12日用背負式噴霧器淋洗式噴藥,平均每株噴藥3.0千克。為防止活蟲遷移和試驗開始后陸續(xù)孵化的幼蟲影響統(tǒng)計結果,每株樹從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固定5個全部孵化或去除未完全孵化卵囊的有蟲枝掛牌標記,進行定點、定時調(diào)查,各調(diào)查枝蟲區(qū)兩端用凡士林繞枝干涂抹,并摘除油環(huán)附近與調(diào)查枝鄰近交叉重疊的枝條、葉片。噴藥前調(diào)查蟲口基數(shù),噴藥后3、5、7、10、15天各調(diào)查1次殘留活蟲數(shù), 計算蟲口減退率及防治效果,計算公式 如下:
蟲口減退率(%)=試藥前活蟲數(shù)_試藥后活蟲數(shù)/試藥前活蟲數(shù)×100%
防效(%)=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2 結構與分析
試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看,40%樂斯本乳油、40%蚧寶乳油和40%蚧殺乳油3種殺蟲劑的1000倍和1200倍液加功倍1200倍液對桃樹上桑白蚧均有較好的防治效,噴藥后15天內(nèi)隨天數(shù)的增,其防治效果愈加明,后3天的防效為47.2%~57.5%,藥后5天的防效為51.7%~61.4%,后7天的防效為60.7%~73.3%,藥后10天的防效為72.6%~80.0%,藥后15天的防效為84.2%~91.1%。3種藥劑1200倍液的防效均略低于其1000倍液的防效,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功倍1200倍液藥后15天的防效最好,達到91.1%。
3 小結
試驗表明,48%樂斯本乳油、40%蚧寶乳油、40%蚧殺乳油3種藥劑的1000倍液和1200倍液對桃樹上的桑白蚧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蚧寶與蚧殺效果相當;3種藥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優(yōu)于其1200倍液的防治效果,噴藥后15天防治效果達到最佳。在三種藥劑中,蚧寶和蚧殺均是高效、高毒、高殘留的農(nóng)藥,而樂斯本屬高效、中毒、較低殘留農(nóng)藥,為適應無公害果品生產(chǎn)的要求,建議在生產(chǎn)上使用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加功倍1200倍液防治桑白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