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洛杉磯時,我們租的公寓地板是木制的,隔音效果不好。樓上的人只要走路稍重一點,下面的人都會聽到很響的聲音。為了不影響別人,我們全家進屋就把鞋子脫掉,老公常穿上厚厚的襪子,他在家里走路,根本就沒有聲音。
女兒剛從國內來的時候就不行了,習慣了成天在家里跳舞的她,哪里能夠一下就改正過來。她到美國后我們交代給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路小心謹慎,像走貓步似的悄無聲息最好。
那會兒,我們樓下的美國鄰居老愛敲我們的門,抱怨我們走路的聲音大了,驚動了他家的貓。出于禮貌,我們盡量小心。可是在家里活動,哪里沒有個大意的時候,比如說有時搬東西,東西掉在地上了,他要來抱怨;有時候,女兒走路重一些,他又要來抱怨;有時吃飯挪動一下椅子,他要來抱怨……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抱怨,心里很不舒服。
老公為了平息樓下鄰居的抱怨,特地給鄰居送去幾瓶中國白酒,告訴他我們女兒剛來,習慣了在家里蹦蹦跳跳,請他多多原諒。鄰居收下了禮物??墒菦]幾天,我們正在吃晚飯,全家人正全神貫注地看電視,他又來敲門了。他警告我們說:剛才我們又嚇著他的貓了,如果我們再這樣,他就要打911叫警察了。我女兒聽了害怕極了,因為她才到美國,不知道美國的警察是什么樣子。老公不斷地批評女兒,我心里越想越不是味道。我說為什么批評女兒,她沒有錯,難道在家里走路,警察也要管嗎,而且我們又不是半夜起來故意制造噪音。看看我們的樓上,他們沒有地毯,走起路來,比我們的聲響更大,我們都沒有抱怨。
我相信美國的法律管不了我們在家里的活動,而且我們的租賃協(xié)議書上說,樓房里不能養(yǎng)寵物。人重要,還是寵物重要?鄰居現(xiàn)在把我女兒給嚇著了,我們應該要求他把貓送走。
于是老公起草了一份抱怨書,遞交給了房東的物管公司,把鄰居對我們的恐嚇和女兒的害怕寫了下來,并要求我們鄰居把他的貓送走。
我想可能是公司馬上采取了措施。因為后來鄰居再也沒有來抱怨過,沒有來敲過我們家的門了,后來我們看見他也不和他打招呼,倒是他后來主動給我們說話,我們也就敷衍著。最近有天早上,鄰居又來敲我們的門,很令人意外。他很客氣,說來問我家里的電話和電是否正常,他家里的電話和電都沒有了。我還是禮貌地回答了他,并建議他去找管理員。
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鄰居是否把貓送走了,既然管理員也睜只眼,閉只眼,我們就沒有必要硬要那么做了。只要大家能夠相安無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
在美國這個講究法制的社會,看來對每一個人禮貌是不行的。我們尊重別人,別人也要尊重我們。遇到損害自身權益的事情,我們不能夠一味地容忍,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因為一些人天生就是欺軟怕硬。只要我們是對的,就要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上法庭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