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真學習了兩種版本的現(xiàn)行初中物理教材[1,2],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兩種版本中“燃料的熱值”、“磁偏角”這兩個內(nèi)容有較大差異.我們經(jīng)查閱資料、分析研究,提出如下看法,供大家探討。
1 燃料的熱值
人們把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對于氣體燃料的熱值有兩種定義方式:一種與液體、固體定義方式相同,即單位質(zhì)量某種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所釋放的熱量;另一種采用單位體積某種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所釋放的熱量。
文獻[1]、[3]采用兩種定義方式,文獻[2]采用第2種定義方式。文獻[1]、[2]、[3]中固體和液體的熱值基本相同,氫氣、天然氣、煤氣這幾種氣體的熱值有差別,它們的數(shù)值如表1所示。
表1:
2 磁偏角
地球是一個天然大磁體,地磁的兩極與地理的兩極并不重合,存在一個磁偏角.文獻[1]、[2]對地磁場的描繪分別如圖1、圖2所示。
對于圖1、圖2作如下討論。
2.1 圖中的條形磁鐵
圖1、圖2中都畫了一個條形磁鐵,估計編者是用來形象表示地球這個大磁體的,但絕不要誤解為懸掛在地磁場中的條形磁鐵。這兩個條形磁鐵的區(qū)別有兩點:其一,原彩色圖1中用紅色表示北極,藍色表示南極;原圖2中剛好相反。調(diào)查了解我院和各中學實驗室的磁鐵,這兩種表示方法都有,還有的用紅色表示北極,白色表示南極。我們認為兩種版本都是同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實驗教科書,建議最好用統(tǒng)一的表示方法。其二,圖1、圖2中兩個條形磁鐵擺放的方位不同,其南極一個偏東,一個偏西。這就是下文要談的磁偏角的問題。
2.2 磁偏角
磁偏角的定義:科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物理學詞典》(2~82頁)定義為“地磁場強度矢量所在的鉛直平面與地理子午面之間的夾角”。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簡明物理學詞典》(752頁)定義為“磁子午線和地理子午線之間的夾角”。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大學物理學手冊》(226頁)定義為“地磁場的水平分量同地理南北方向的夾角”。三種定義供讀者參考。
我國宋代科學家沈括(1031~1095)是世界上第一個準確地記載了地理的兩極與地磁的兩極并不重合這一現(xiàn)象的人。他明確指出,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比西方哥倫布(1451~1502)橫渡大西洋時才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1492~1502)早了四百多年。
地磁偏角在地球上每個地點都不相同,而且是逐年變化的。不過一般來說這個變化并不太大。例如,格雷沙姆大學的教授吉利布蘭德比較了倫敦磁偏角在不同年度測得的不同值,1580年在倫敦測得磁偏角為偏東11°51′,1622年在同一地點測得值為偏東6°13′,1634年又測出不大于4°[4]。又如,1960年測得南京和鄭州兩地區(qū)的地磁偏角分別為-3°50′和-3°40′(磁針的北極偏東為正,偏西為負)[5]。由此可知,圖1所畫的磁偏角為負,圖2所畫的磁偏角為正。
比較圖1、圖2,結(jié)合沈括對磁偏角的描述,我們認為圖1更直觀。因為地球表面的磁感線能夠形象地描繪地磁場分布,明確地表示出地磁場的磁極,所以建議去掉圖中條形磁鐵,以免造成混淆。
參考文獻:
[1]閻金鐸,王杏村,蘇明義.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3年初審通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物理(九年級)[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5,113.
[2]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編寫組.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2年初審通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物理(九年級)[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5:37,91.
[3]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查通過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 物理(第二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153.
[4]陳毓芳,鄒延肅.物理學史簡明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168.
[5]申先甲,張錫鑫,祁有龍.物理學史簡編[M].濟南:出東教育出版社,1985:160~161.
(欄目編輯羅琬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