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解說詞,顧名思義,即口頭解釋說明的詞,是“口頭文學”。它依靠文字對事物、事件或人物進行描述敘說,來感染讀者或聽者,使人們在對其所表述的內容有所認識和了解的同時,起到加深人們認知和感受的作用,進而收到宣傳的效果。
【基本要求】
1.通俗化、口語化
解說詞的接受對象很廣泛,因其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不同,所以解說詞要通俗易懂;再則,解說詞是要“說”的,所以還要盡量做到口語化。要做到通俗化、口語化,就要掌握以下幾點:
①盡量用規(guī)范語言,一般不用方言。
②選詞造句要大眾化,盡量少用冷僻的、專門的詞語;要口語化,盡量不用文言文。
③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義的詞語和生造的詞語。
④盡量不用群眾不常用的簡稱。
2.及物扣題
解說詞一般是配合實物或圖片寫的說明文字,因此,文字必須與實物一致。
3.簡明扼要
解說詞一般是對實物加以解說,所以,一般人看了實物能夠理解的東西就不需要多講,只要把觀眾不容易懂或可能產生疑問的地方以及需要引起觀眾特別注意的地方講清楚就可以了。因此,文字要簡明扼要,適可而止。
【跟蹤訓練】
1.學校定于4月份舉行全校性的春季運動會,班主任老師給每個同學都布置了任務。假設布置給你的任務是為你所在的班級(高二七班)參加入場式的隊伍寫一段解說詞,你將如何完成?
答:
2.火紅的五月即將來臨,學校將組織一次全體師生共迎紅五月的活動,并準備舉行文藝匯演。活動的時間定在4月30日,請你為此次活動擬寫簡明扼要的解說詞。
答:
(參考答案見本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