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本概念
擬人,是比擬的一種,是把物直接當作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它的最基本特點就是把事物的行為狀態(tài)人化。也就是說,為了表現(xiàn)某事物的狀態(tài)行為,轉(zhuǎn)用人所特有的行為狀態(tài)來寫,而這種行為狀態(tài)明顯不是該事物所應該具有的。
B 主要作用
1.生動形象
擬人的運用能使所描繪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從而使該事物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蘊涵情感
擬人的運用能化平常為別致,不但能表達說話者對該事物的情感,還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
例1:普通的美麗、壯觀、奇妙等字眼在極光面前均顯出異常的蒼白無力,可以說,即使有生花妙筆也難述說極光的神采、氣勢、秉性、脾氣于萬一。(《神奇的極光》)
分析:為了說明極光的神奇,作者把“神采、氣勢、秉性、脾氣”這些人所特有的特征用在極光上,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展現(xiàn)了極光的魅力,吸引了讀者。
例2:歌鴝能唱婉轉(zhuǎn)的歌子,其中含有它可以隨自己的喜愛重新安排的多樣主題;每一個主題的音符構(gòu)成句法,種種可能的變奏曲形成相當可觀的節(jié)目單。(《這個世界的音樂》)
分析:為了說明歌鴝發(fā)出的聲音的特點,作者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又風趣幽默,非常有吸引力。
例3:(唐鐵嘴)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面兒”,兩個強國侍候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茶館》)
分析:唐鐵嘴把自己抽“煙”和吸“白面兒”說成“兩個強國侍候著”自己,把無生命的“國”人化,既風趣幽默,又形象地刻畫出他的無賴嘴臉和低俗、猥瑣的靈魂,從而引起讀者的厭惡、深思。
例4:難道那虛無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個多情的種子,所以把你藏匿在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婦嗎?(《羅密歐與朱麗葉》)
分析:作者把“死亡”人化,稱它為“多情的種子”,說它“藏匿”“朱麗葉”“做情婦”,從而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羅密歐面對朱麗葉的“死亡”表現(xiàn)出的癲狂狀態(tài),進而表現(xiàn)出羅密歐對朱麗葉熾烈的愛,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
C 注意事項
1.擬人和擬物的區(qū)別
擬人和擬物統(tǒng)稱比擬: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擬物是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事實上,擬人是把事物“人化”,擬物則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我雖然力求審慎,使一切能有正確的證據(jù),但是錯誤的竄入,還是不可避免的。
(《〈物種起源〉導言》)
分析:“竄入”是動物包括人的行為狀態(tài),所以不能認為這句話運用了擬人,而應確定為“比擬”。
2.比喻和擬人的區(qū)別
(1)比喻是用喻體同本體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體替換本體(借喻);擬人是用描寫擬體(實際上是暗含的喻體)的詞語去直接描寫本體。
例:月亮好像媽媽一樣,慈愛地注視著我。
(比喻)
月亮慈愛地注視著我。(擬人)
(2)在比喻中,喻體必須出現(xiàn),本體可以出現(xiàn)(如明喻和暗喻),也可以不出現(xiàn)(如借喻);在擬人中,本體必須出現(xiàn),擬體并不出現(xiàn),只是拿適用于描寫擬體的詞語(即適用于描寫人的詞語)來描寫本體(即事物)。
(3)在比喻中,喻體是確定的;在擬人中,擬體(人)是虛指,可據(jù)描寫擬體的詞語去推斷,所以,擬體往往是不確定的。
如,“月亮慈愛地注視著我”,能“注視”的,可以是“媽媽”,也可以是“奶奶”“老師”等其他人。
3.有些句子是比喻和擬人的合體
例:這些死的慘象,就像驚心動魄的鐘聲,警告風燭殘年的我,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羅密歐與朱麗葉》)
分析:該句先有比喻,把“慘象”比喻為“鐘聲”;但“警告”這種行為狀態(tài),即使是“鐘聲”也不能具有的,所以又是“擬人”。
D 跟蹤訓練
1.下面句子中擬人修辭格使用合理的一項是()
A.晚上,我們坐在院子里乘涼,聽爺爺講故事。他講到緊張的時候,大家都屏住氣;講到輕松的時候,大家都拍手大笑。這時連月亮也探頭探腦,冷眼瞧著我們。
B.汽車行駛得很慢,眼前的景色徐徐展開,歷史仿佛悄悄向我走近,一下子可觸可摸起來。
C.春雨瀟瀟,唱著歡樂的歌;倚窗而立,追懷往昔的崢嶸歲月,耳邊不禁號角長鳴。
D.一株垂柳從那小院內(nèi)探出半個身子,柳絲萬縷,迎風輕舞,那是對踐踏和平的軍國主義者的無聲控訴吧!
2.對下列句子中擬人修辭手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目前,他正興致勃勃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絕不吝惜。
——將作品擬人化,把刪削繁冗說成是“減肥”,風趣幽默。
B.這里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志卻叫它起床。
——將教條主義擬人化,使說理的文章也生動、吸引人,饒有情趣。
C.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將桃花擬人化,以桃花有情笑迎春風,抒發(fā)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憧憬。
D.月光把野地鍍成銀色。恰好有幾片云小跑著去找月亮,月亮也小跑著去躲那些云,云比月亮跑得快,月亮終于被遮住了。
——將云和月亮擬人化,筆法輕靈地描繪出了一幅“彩云追月圖”,把云和月都寫活了。
3.下面是屠格涅夫《獵人筆記》中的一段話,其中畫線的句子被壓縮了,請根據(jù)語境將其重新擴展開來。要求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少于30個字。
在早春的日子里,當四周一切都發(fā)出閃光而逐漸迸裂的時候,通過融解的雪和濃重的水氣,已經(jīng)聞得出溫暖的土地的氣息。云雀歌唱,溪水奔流。
4.根據(jù)下面提示仿寫句子。
山對海說:你博大遼闊,深邃寬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師。
海對山說:__________。
5.仿照下面畫線部分的句式,在后面的橫線上寫出相應的文字,使之與畫線部分構(gòu)成排比句。
沉默是一種氣質(zhì),也是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品格。如果沒有沉默,就沒有孕育,就沒有震蕩,就沒有突破。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終于把飛的夢幻變成現(xiàn)實;海在沉默了一時之后,終于把驚濤的壯觀變成了現(xiàn)實;__________________
6.請仿照下面的句子,通過情景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
例句: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就小了。
仿寫:________。
(參考答案見本期中縫)
參考答案
《結(jié)合課本學修辭之擬人》
1.B(A擬人不合全句的輕松氣氛;C擬人不合全句的凝重氣氛;D描寫風格與主旨不一致)
2.C(以桃花有情笑迎春風反襯故人難尋的痛苦)
3.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陽光底下,云雀天真爛漫地歌唱著;溪水發(fā)出愉快的喧嘩聲和咆哮聲,從一個溪谷奔流到另一個溪谷。
4.你高聳挺拔,穩(wěn)重堅強,是值得我信賴的朋友。
5.朝霞在沉默了一夜之后,終于把絢爛的光彩灑向大地;豐碩的果實在沉默了半個年輪之后,終于把豐富的營養(yǎng)獻給人類。
6.墻頭的草!你高傲自大時,前途就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