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上海嘉泰2007年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的落幕,本場拍賣成交總額近一億,平均成交60%以上,其中古籍善本更達80%以上,創(chuàng)上海地區(qū)古籍善本拍賣歷史最好成績。其中羅振玉大云書庫遺珍專輯取得100%成交。
本次春拍第一天的中國書畫拍賣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成交額達2800余萬。書畫三個專場買家舉牌踴躍,成交勢頭良好,而三本圖錄封面,廣受注目的王澍《鐵線篆陰符經(jīng)》、文徵明《林泉逸興圖》、齊白石《東方朔偷桃圖》都以理想的價位被心儀已久的買家購得。
綜觀此次書畫的拍賣情況,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中國古代書畫方面,顯然古代書畫有上升的趨勢,本場中文徵明《林泉逸興圖并行書自作詩卷》最終以418萬成交。
近現(xiàn)代書畫方面,海派名家和海內(nèi)大家一如既往地受到買家的追捧,如吳湖帆《寶帶垂虹圖》96.8萬,陸儼少《云山小景圖》57.2萬,錢瘦鐵《貴壽無極圖》36.3萬等。齊白石的作品一直在北京有優(yōu)秀的成交表現(xiàn),本場內(nèi)齊老的《東方朔偷桃圖》、《洗耳圖》分別以308萬和187萬成交。
書法拍品方面,林則徐、于右任、李鴻章等歷史、文化名人的手跡行情看漲。王澍《鐵線篆陰符經(jīng)》,筆力深厚,嚴謹綿密,字字金石,為歷代藏家所寶,以10萬起拍,25萬元成交,自不足為奇。又如葉恭綽《籌建札》,是葉氏民國二十三年籌建上海市博物館叢札,保存完整,內(nèi)容豐富,又涉及當時上海及江蘇地區(qū)的文化界名人和社會名流,有相當高的文獻價值,最后該件以高出估價約6倍的17.8萬元成交。汪精衛(wèi)夫人陳璧君的《小楷唐詩三百首》,蠅頭小楷,絲不茍,作品既已佳,其背后的故事又令人感慨,以2萬元起拍,經(jīng)過 番激烈的角逐,最后以14.3萬元落槌。無疑這些正體現(xiàn)了求精、求奇、求趣的更高階段的市場需求。
此次春拍瓷雜專場總成交價38.0萬,成交率50.86%成交118件,為嘉泰歷屆拍賣之最,拍場買家之踴躍競拍近年來少見。
畫冊封面拍品《清乾隆粉彩群仙祝壽紋大瓶》此瓶高76厘米,胎質(zhì)潔白,白釉純凈,當為極品重器,四年前在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中及有同類件拍出,并有驕人成績,拍前已有許多行家和玩家看重。拍賣官王剛先牛以500萬起價,場上頓時風(fēng)起云涌,應(yīng)合不斷,如此昂貴之拍品競相購買是歷來少見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稀世品種的前景和人們越來越成熟的選購趨向。至900萬后,場上只剩兩位買家爭購,在歷時15分鐘的“廝殺”后,最后以1001萬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下本次瓷器專場最高成交紀錄,同時也是本次嘉泰07春拍全場最高成交記錄。
在朱德群的《花季之嬌》強勢引領(lǐng)下,西洋美術(shù)拍賣圓滿畫上了句點。整場成交總價1802萬元,成交比率更高達78.6%。
開場的中國早期商貿(mào)油畫《香港維多利亞港》以28.6萬成交,為其估價的四倍有余,為整場拍賣定下了基調(diào)。封面作品朱德群的《花季之嬌》乃是大師近期的代表作,以159.5萬落槌,可謂毫無懸念。本場中上海畫家的成績不俗,由此可見本地藏家的傾心與支持,俞中保的《藏戲》翻倍估價以37.4萬成交;王向明的作品更是一向極受歡迎,《來自生活的另一面》以15萬起拍,眾藏家一路追捧至44萬;丁乙的《十示》以4.5萬元起拍,成交15.4萬高于估價三倍;都可見藏家對上海本地畫家代表性題材的充分肯定。而張曉剛的限量版畫集囊括了他《失憶與記憶》系列作中的精品,以28.6萬成交,預(yù)示著限量版畫這新興板塊不容小覷的升值潛力。
古籍善本專場共有拍品358件,取得了成交比率80%,成交總額1317萬余元的好成績,創(chuàng)上海地區(qū)古籍善本拍賣歷史最好成績。碑拓印譜類中以《施蟄存北山樓藏漢魏晉唐宋元碑版拓片專輯》成交價高達1985萬代表。備受矚目的羅振玉大云書庫遺珍專輯取得100%成交的輝煌成果亦未太出乎人們的意料,其中更有眾多拍品引起多方競買,以高于估價數(shù)十倍的價格成交,如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冷齋夜話》十卷,羅振玉請王國維以日本五山本對校,羅、王二堂同現(xiàn)一書,世所罕見,自6萬競至37.4萬成交,等等,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