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信息處理技術的日益成熟,我國數字出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期。在這個時期如何加強數字和網絡等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進一步豐富藝術表現形式,拓展傳播方式,不僅是業(yè)界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教學和科研關注的問題。筆者根據近年來國內外產業(yè)與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影響行業(yè)發(fā)展的部分方向性和技術性問題作以下初步探討。
一、載體形態(tài)快速從光盤向網絡、半導體等存儲介質、無線網絡發(fā)展。紅光光盤作為數據存儲介質向高密度、高壓縮比方向發(fā)展,而大眾文化傳播內容的載體形態(tài)則更快地向有線網絡、無線網絡和以手機、閃存、活動硬盤和半導體存儲介質轉移,并培育出大批數字閱讀人群。至2006年6月,中國計算機上網用戶已達1.23億,手機用戶也超過1億。后者已成為大眾文化傳播的主流載體形態(tài)。
二、網絡環(huán)境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IPv6平臺發(fā)展。中國一直致力于具有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功能的寬帶網研究,至2006年9月23日基于128位編碼技術的IPv6互聯網協議,已通過國家驗收。IPv6主干網的傳輸水平達到萬兆,傳輸速度達到2.5G/秒,是當今普通網速的100倍,該技術已在全國20個城市和167所高校成功運用,由于ID碼源的無限擴充和網絡帶速的提高,為數字版權保護和高清視頻傳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三、內容信息運營從用戶被動接受向定制主動跟蹤推送服務發(fā)展。在線內容信息運營商歷來以海量信息提供為主,但過于龐雜的信息,難以給用戶提供有效信息,而運營商提供的通用菜單和檢索方式也難以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而無線內容信息運營商則利用無線網絡自動跟蹤服務的特性,可通過定制服務來鎖定用戶的信息需求,并利用后臺智能檢索系統(tǒng),主動為用戶提供定制的信息服務。
四、內容信息傳播方式從有線向無線發(fā)展。隨著無線網帶寬的快速增長,中國手機上網人數已超過1億,位居世界第一。內容信息傳播方式正在從有線向無線轉移,現在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推動在不同網絡條件下,跨平臺的通信與協作技術的發(fā)展,以完成流媒體傳輸、廣播及博客等多媒體信息服務和兼容性較強的音視頻接口技術。
五、閱讀方式從在線閱讀向離線閱讀發(fā)展。隨著掌上電腦、智能手機、電子紙等離線閱讀設備的普及以及信息提供內容的日益豐富,數字閱讀的方式正在從依賴于有線網絡的在線閱讀向依托于無線網絡傳輸的離線閱讀轉移,如基于手機閱讀的各種報紙、電視、游戲、信息和多媒體出版物,基于MP3和MP4的各種交互式流媒體節(jié)目,更重要的是電子紙的出現,將為數字圖文閱讀提供一個更加便攜的工具。離線閱讀的另一個發(fā)展趨勢是信息的家電化,由于離線閱讀的設備操作簡單,無需安裝系統(tǒng),操作極為簡便,因此,離線閱讀的人群將更加大眾化和平民化。
六、閱讀內容從文字閱讀向視覺閱讀發(fā)展。隨著網絡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多媒體作品中圖形和視頻所占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趨勢,大眾數字閱讀的趨勢正從圖文閱讀向視覺閱讀轉移,因此,作品的本質屬性和傳播方式也正在從出版向傳媒轉移。
七、數據組織方式從線性結構向非線性拓撲結構發(fā)展?;谥黝}的深度數據挖掘和知識管理是內容信息定制跟蹤服務的核心技術,重點要發(fā)展線性及非線性子空間下基于統(tǒng)計和神經網絡學習的內容非特定模式識別方法和信息深度智能標引技術,信息和知識的分類管理方法,基于學科體系結構和基于自然語言的動態(tài)關聯及建模方法。
八、內容信息檢索技術從字符匹配向基于內容對象的關系型結構發(fā)展。傳統(tǒng)的內容信息檢索技術是在指定的范圍內用主題詞或關鍵詞進行字符匹配查詢,這種方法不能解決隱性主題和相關性信息的檢索問題,信息召回率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為此,要重點建立基于自然語言結構和認知規(guī)律的跨學科知識定位系統(tǒng),以及基于深層知識結構的相關性主題的分類和聚類算法,從而為解決異型多媒體數據間相關關系的語義理解與表達提供有效方法。
九、內容信息的媒體表達從單一媒體向復合媒體及交互過程多樣化發(fā)展。內容信息的媒體表達從單媒體一對一關聯向于自然語義環(huán)境下的多種媒體形態(tài)一對多的關聯表達轉移,重點研究基于內容解析的媒體表達、媒體呈現方式及媒體交互過程的情節(jié)化和多樣化,作品中主媒體表達和多媒體語法研究、媒體合理構成和融合、媒體有效組織是研究的重點方向。
十、數字版權保護從載體加密向內容加密和版權管理發(fā)展。128位編碼技術的IPv6互聯網協議具有強大的ID編碼資源,這為基于內容管理的數字版權保護提供了可能。重點要解決DRM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數字內容加密、多媒體水印,多媒體素材授權有效性審核、身份識別、密鑰管理、數字版權使用的跟蹤和版權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