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7歲的張瑞華系河南西華縣人,自幼喜歡耍弄拳腳,身手敏捷。同時又是一個特大犯罪團伙的首犯,公安部B級通緝逃犯。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被抓捕歸案后,張瑞華竟然兩次成功脫逃:一次是在法院庭審現場跳窗逃走,一次是在看守所內爬房逃脫。2007年2月,備受各界關注的“脫逃大王”一案在周口市中級法院審理,張瑞華一審被判處死刑。
庭審現場跳窗逃走
張瑞華是河南省商水縣姚集鄉(xiāng)芳寨村人,初中文化。在干農活的同時,身手敏捷的張瑞華喜歡耍弄拳腳,人送綽號“孫猴子”,鄉(xiāng)親們覺得他身子骨靈活,人也鬼精得很。但是,頗有能耐的張瑞華沒走正道,逐漸成為一個特大犯罪團伙的首犯,直至有一天落網。
2002年7月23日,河南西華縣人民法院門前停了很多警車,隨著一聲聲尖厲的警笛聲,以張瑞華為首的特大搶劫、盜竊團伙成員被全副武裝的法警押赴審判廳。在此之前,因為擔心團伙成員串供,張瑞華被關押在沈丘縣看守所,其他同案犯分別被異地關押。
經查,兩年時間里,以張瑞華為首的17人團伙在安徽、河北、湖北、河南境內以空貨車為作案目標,手持兇器瘋狂作案,共搶劫27起,張瑞華直接參與作案17起,搶劫錢物近百萬元,其中致傷多人,殺死一人,除一人批捕在逃,兩人有立功表現不起訴外,其余14人全部歸案。
7月23日,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在西華縣人民法院審判廳公開審理此案。除負責安全的幾十位法警外,近20各律師組成龐大的辯護隊伍也引人注目。審判大廳內外警衛(wèi)森嚴,這在西華縣歷史上是第一次。
當天的庭審開始后,法警按照規(guī)定給張瑞華等人去掉刑具,此次審判由周口市中院法警支隊副支隊長張玉林負責安全,每名被告人的背后都站有一名法警,毛建中負責看守張瑞華。因此案重大,在當地被傳得沸沸揚揚,除被告人的家屬外,很多群眾也前來旁聽。
第一天庭審主要是法庭調查,審理進行得順利,除一名被告人因違反庭審秩序被戴上腳鐐外,張瑞華并沒有異常表現。第二天下午4點多鐘,法庭辯論和被告人陳述已經結束,審判長宣布休庭,審判臺上的控辯雙方也收拾有關材料,準備離席,審判長正要宣布讓法警給被告人戴上戒具時,驚人的一幕出現了一
仿佛看電影一樣,只見張瑞華一躍而起,突然躥上離自己有8米遠的審判臺右側,從辯護席的椅子上,順著半敞開的窗戶口撲下去,從3米多高的窗臺跳下后,張瑞華奪路而逃。
一切在瞬間發(fā)生,有的人根本沒看清張瑞華是如何完成這一系列快速動作的,只是驚得目瞪口呆。短暫幾秒鐘后,眾人醒過神來,法警前去追趕時,卻錯過了抓捕時機,他們追到窗戶邊時,并沒有從張瑞華脫逃的窗戶跳下去,而是從審判臺跑出審判廳,再右拐繞道跑到窗戶下邊,此時的張瑞華已不見蹤影。緊接著,一部分法警立即給其他被告人戴上戒具,加緊看管,其余法警、法官和公訴人也沖出法庭去追。
回過神來再“研究”一下審判廳的窗戶,剛好位于審判臺上方,窗戶外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因為天氣較熱,窗戶被打開了,辯護律師乘坐的長條紅木椅,正靠位于這個窗戶的下邊。
張瑞華當庭逃跑后,輿論嘩然。人們被這一驚人的消息震驚了,不少人猜測議論。
脫逃事件發(fā)生后,周口市警方出動上千名警力展開搜捕,但沒有抓到張瑞華。此后4年,張瑞華一直未歸案。其間,西華縣警方多次摸排線索,轉戰(zhàn)河南、山西、安徽等省,對張瑞華實施抓捕,也無一絲結果。
據了解,當張瑞華逃出法庭后,他的弟弟在外邊接應,故意為追趕的法警指錯了路,這一種說法當地警方也給予了證實。河南周口檢察機關迅速介入此事,2002年8月4日,以涉嫌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對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支隊副支隊長張玉林、輪流押解張瑞華的法警毛建中和李建波批準逮捕,隨后以玩忽職守罪提起公訴。
作為本次庭審的審判長閏天峰也存在嚴重失職,庭審前,沒有仔細察看審判庭周圍環(huán)境,還將沒有護欄的窗戶打開,使得犯罪嫌疑人張瑞華有了可乘之機,因此對審判長閆天峰以玩忽職守罪進行認定,向法院起訴。
看守所內爬房第二次脫逃
張瑞華逃走后,很快被列為公安部B級通緝犯。盡管周口警方一直對他實施抓捕,但幾年當中,仿佛隱身似的,一直沒有影蹤。民間更是將其傳得神乎其神,甚至又送了一個綽號“飛猴子”。
2006年4月10日夜,安徽壽縣正陽關鎮(zhèn)居民高懷祥駕車在公路上,輪胎破后下車檢查,突然被擊傷遭劫,槍手其手機兩部、現金萬余元。4月16日晚,壽縣警方將涉案的“劉高峰”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羈押在壽縣看守所。
警方研究案情后認為,“劉高峰”一伙手段殘忍,有前科劣跡的可能性很大,且三人均原籍河南,在當地應該有作案可能。但經與河南警方聯(lián)絡,查閱“劉高峰”人口信息資料后,警方并未發(fā)現其有何前科劣跡。 “劉高峰”在關押審查期間欲襲擊審訊人員,試圖逃跑,被及時發(fā)現制服。壽縣警方對“劉高峰”的鋌而走險感到懷疑,再次與河南警方聯(lián)系。經排查,才發(fā)現劉高峰本人現仍生活在當地,被抓獲的“劉高峰”是假冒的。警方馬上安排進行辨認,確認在押的“劉高峰”是真劉高峰的表兄,此人正是當年在法庭脫逃的特大犯罪團伙首犯張瑞華,公安部B級通緝犯。
張瑞華被警方核實真實身份后,依然羈押在壽縣看守所。
2006年6月7日19時,壽縣看守所當班民警陶某為防止羈押在5號監(jiān)室的張瑞華自殺或傷害同監(jiān)室其他在押人員,于是將張瑞華帶至內值班室,準備把張瑞華戴的小腳鐐換成大腳鐐。誰料想,正要上大腳鐐時,張瑞華突然起身沖出,急速沿內值班室通向巡邏道的樓梯跑上二樓巡視通道。陶某一邊與協(xié)助上腳鐐的看守所服刑犯人張某追趕,一邊喊其他民警協(xié)助。民警李二兵聽到喊聲后,立即沖進內值班室按響警鈴。張瑞華跑上巡視道后,發(fā)現無路可逃,隨即跳上5號放風場頂棚并爬上監(jiān)室房頂,然后躍上監(jiān)區(qū)西側大圍墻,下到大墻外的在押人員食堂頂部逃脫。
安徽省公安廳于2003年制定的《看守所安全工作若干規(guī)定》明確要求,值班民警夜間一般不得打開監(jiān)門,遇有特殊情況確需打開時,必須有2名以上民警參加。而該所當班民警晚上一人打開監(jiān)門,給張瑞華以可乘之機。而且,由留所服刑人員協(xié)助民警給張瑞華戴腳鐐,違反了給在押人員加戴械具必須由民警實施的規(guī)定。
張瑞華從看守所里脫逃后,當班民警陶某于6月9日被安徽六安市人民檢察院刑事拘留。
張瑞華這樣一個人物,竟然兩次從警方眼皮下,成功脫逃,經媒體報道后,在民間更是被披上一層神秘色彩,一些人形象地稱張瑞華為“脫逃大王”,還有人說張瑞華肯定有特異功能。
“脫逃大王”第三次被抓獲
張瑞華從看守所脫逃后,壽縣警方在向上級匯報的同時,立即成立專案組全力追捕。整個警力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調動警力沿線搜索追捕,二是組織人員開展中心現場勘驗和事故情況調查。
壽縣看守所三面環(huán)山,一面朝路。交警、武警等當晚沿合阜公路壽縣段向兩端延伸,多重設卡盤查所有過往車輛。專案組還組織治安、巡防、經偵、附近派出所民警在壽縣東津渡大橋、南門外大圓盤、鳳臺大橋等交通要道口,形成大包圍圈,從外向內圍查堵截。
當晚9時,六安、淮南、蚌埠、合肥等地的800余名武警官兵先后趕到,參加查緝車輛,對相關山域化整為零,合力實施圍捕搜索。
壽縣各派出所全力投入增援,在確保外包圍圈密而不漏的前提下,里包圍圈再次對看守所周邊山坳組織地毯式搜索,并對附近村民進行宣傳發(fā)動,同時發(fā)布緊急協(xié)查,請求周邊友鄰縣區(qū)局協(xié)助開展搜捕工作。
然而,安徽省、市、縣公安機關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搜捕行動,未能抓獲。輿論一片嘩然。
此后,安徽省公安廳廳長崔亞東批示壽縣警方:全力以赴,盡快追捕歸案。
2006年6月,張瑞華的妻子趙翠梅,兒子張朋飛、張建飛等納入警方的視線。
經查,趙翠梅已離開原住地商水縣,帶著兩個孩子在河南鎮(zhèn)平縣城讀書。張瑞華曾于2005年12月在鎮(zhèn)平縣以馬女士的身份辦理郵政儲蓄卡一張,開戶金額1800元。交易情況證明:張瑞華多次出沒在駐馬店市區(qū)、南陽鎮(zhèn)平縣、山西臨汾、安徽等地,每一次取款簽名都是“王相芬”。
專案組先行跟蹤發(fā)現持卡女王相芬。6月19日上午,跟蹤人員發(fā)現王相芬與一女子同行,經調取張妻趙翠梅照片比對,確認為趙翠梅。
一個星期后,專案組查明,趙翠梅帶兩個孩子在鎮(zhèn)平縣城中山路一巷道的出租房內生活,平時以賣小百貨為生。趙翠梅在鎮(zhèn)平的主要關系人是王相芬和房東夫妻倆。種種證據表明,張瑞華脫逃后已與妻子取得了聯(lián)系。
2006年7月17日上午,專案組發(fā)現張瑞華曾活動在駐馬店境內,隨即兵分兩路,一路監(jiān)視趙翠梅,一路赴駐馬店調查。2006年8月21日,專案組發(fā)現趙翠梅聯(lián)系出租車,有搬家可能。
5天后,張翠梅聯(lián)系來一輛貨車開始搬家。警方駕車尾隨,百余公里的交替趕超后,車輛駛入駐馬店市區(qū)。趙翠梅母子進入了南海社區(qū)一個大雜院內,追捕民警喬裝打扮,混跡于大雜院門口張網以待。
晚8時許,專案組發(fā)現張瑞華正與妻兒在大雜院門口逡巡,在駐馬店警方的配合下,悄悄從身后靠近。短兵相接的剎那,將毫無防備的張瑞華摔倒在地,其他人員四面夾擊,迅速將張瑞華控制帶走,緊急駛離。
經突審,張瑞華曾三晝夜茶飯不進,蟄伏荒山,一度乞討充饑,之后扒火車往河南商丘,在火車站不忘拎包弄來贓款,兩月后迂回河南駐馬店、鎮(zhèn)平等地,設法與妻兒見面。
2006年8月27日,豫、皖警方在河南西華縣公安局順利完成了移交手續(xù)。
一審被判處死刑
現年37歲的張瑞華可謂惡果累累。他所在的搶劫團伙成員,大多是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他的三位得力干將,后來被檢察機關認定為主犯的劉才功、林治國、王東春都是刑滿釋放人員。
2000年12月24日晚,張瑞華等5人竄至河南確山縣楊店鄉(xiāng)路段,由高紅喜在前方觀察,看見一輛空貨車過來,便發(fā)信號,張瑞華等5人攔住這輛車后,劉項用匕首將汽車前右輪胎扎破,車上人下車檢查時,5人將司機和貨主打傷,搶走現金6萬元和手機一部。逃跑后將贓款分掉。
2001年3月12日晚,張瑞華和劉項、楊新德、王海洋、高紅喜等五人竄至信陽明港至正陽公路確山縣境內周莊段,對一輛解放牌貨車實施搶劫,車上4人中3人被打傷,1人被他們用匕首活活刺死,搶走現金6萬余元。
窮兇極惡的他們還流竄到外省作案,有時一晚上作案幾起。2001年5月21日,張瑞華等6人乘車竄至安徽省鳳臺縣蒙城縣公路上,由高紅喜發(fā)信號,張瑞華親自下地錨扎破汽車輪胎,把司機打傷后,搶走現金1.78萬元,手機一部。當晚,6人用同樣手段又先后搶劫兩輛車,共搶劫現金4.8萬元,金戒指一枚、金手鏈一條。
法院經審理查明,從1999年5月至2001年8月以及2006年3月至4月間,張瑞華伙同他人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分別交叉結伙,采取下地錨和用匕首刺破貨車輪胎、趁司機檢修時持兇器毆打和威脅等手段,搶劫作案24起,共搶劫76人,搶劫現金61萬多元、手機15部及金戒指等物。在搶劫過程中致1人死亡,1人重傷,1人輕傷,9人輕微傷。
2007年2月1日,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被告人張瑞華犯搶劫罪,判處其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張瑞華犯脫逃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決定執(zhí)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接到判決書后,被告人張瑞華表示不服一審判決,決定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