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上大學?
短短的一兩個月,他們從中國人變成了越南人、老撾人、玻利維亞人……原因很簡單,為了上大學。近日,上海大學經(jīng)過審查,拒絕了數(shù)十位“假留學生”的申請。原來,以外國留學生的身份申請中國大學,門檻低且成功率高。因此,一些高中生的家長,花巨款為成績不佳的子女購買外國護照,捏造留學生身份曲線求學。據(jù)說,這是業(yè)界熟知的秘密。此番經(jīng)上海大學披露,引起一片嘩然。有誰想過這些孩子們,為了上自己國家的大學,竟要先花錢當個外國人。愛國、誠信和自尊,在那個名叫高考的指揮棒下,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視野》點評:我們中國人是擅長于鉆各種各樣的空子,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精于此道?
小題偏要大做!
“我只是偶爾搭了一下女同學的肩膀,就被罰了5塊錢!”西安外事學院的學生小李憤憤地說。他和一位女生在宿舍樓前聊天,不經(jīng)意間搭了該女生的肩膀,立刻就有紀律部的同學過來稱小李勾肩搭背要罰款5元。罰款的依據(jù)是《西安外事學院關于對學生不文明行為處罰暫行規(guī)定》第8條:“在校園及公共場所,男、女間有摟腰搭背等不文明行為者,除當場進行批評教育外,處以10元罰款?!睂W校對在校園內(nèi)有“不文明行為”的學生實行經(jīng)濟懲罰,不少學生認為此舉是小題大做,高校無權向學生罰款。奇怪,近些年對于大學生在校園甚至課堂上的親昵行為,校園內(nèi)外一片“喊打”之聲,但當真正處罰時,又眾口一詞地反對。
《視野》點評:這和某地把“男性向女性吹口哨即被視為性騷擾”可謂異曲同工,我們一邊營造和諧,一邊又用缺乏人性的法規(guī)刺傷和諧。
大火燒傷了誰?
2007年中央機關國家公務員報考最熱職位供求比達1∶4407。公務員的“熱度”已經(jīng)讓人目瞪口呆,但不少事業(yè)單位受追捧的程度與其不相上下。最近,上海測繪院一個普通的“宣傳教育處辦事員”崗位,只因為錄用者能進事業(yè)單位編制,居然有四十來個應屆碩士競相投遞簡歷。無獨有偶,在廣州市第19個環(huán)衛(wèi)工人節(jié)上,廣州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下屬事業(yè)單位首次進行的公開招聘中,13個職位就引來了三百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競爭。在這個就業(yè)環(huán)境分外“寒冷”的冬天里,不僅讓人想起了一首老歌: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大火燃燒了我……
《視野》點評:羅斯福曾說過的四大自由之一就是“免于匱乏的自由”,而我們好像一直都在這種自由之外。
面試也瘋狂!
3位一絲不掛的美女站在面前,你會選擇誰?哎嗨,別流哈喇子了!這可不是在某某夜總會,而是堂堂牛津大學。接著 才進入正題:“你的選擇是否與經(jīng)濟學有關?”再來看看劍橋,問得也夠刁?!盀楹挝覀儾桓纱嘣谀樦醒腴L一只耳朵呢?”醫(yī)學系的面試官冷不丁冒出來一句。據(jù)報道,由于大批學生在高考筆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英國這兩所名校不得不通過“稀奇古怪”的面試來挑選精英??磥?,英國的教育界也遭遇“僧多粥少”的資源緊缺。這不,學校給逼急了,啥事都干得出來。以后,別再抱怨咱們的高考題了。您瞧,人家老牌大國的正宗名校不也這樣?
《視野》點評:有句話說:“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愚蠢的回答”。再者,何為“怪”,難道僅僅是因為少見就以“怪”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