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戲目的
發(fā)展學生上臂力量,練習各種方法的投擲動作和揮臂擊打動作。提高身體靈活、協(xié)調(diào)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二、場地器材
1.器材:尜:木質,形狀為兩頭尖中間鼓的棗核形,長約8~12cm(略小亦可)中間鼓處直徑約3~3.5cm(如圖1)。
尜板:長約30~50cm、寬10~12cm、厚約1~1.5cm的長方形硬質木板,邊緣削薄,板體末端10cm處削窄,作為把手,以手能把握為宜(如圖1)。
2.場地:以開闊的土質地面為佳。在場上用尜尖畫直徑為2m的圓為“鍋”。
三、游戲方法
第一種:將參與隊員分為兩組(每組2~4人為佳),一組為攻隊,一組為守隊。攻隊第一人打尜時,把尜放在鍋線上,用尜板立面磕擊尜尖,使尜凌空飛起。尜在空中時,持尜板用力擊尜(如圖2),尜落地后,第二人在尜落地點調(diào)整尜的方向繼續(xù)打尜(方法同上),攻隊每人打尜一次,直至最后一人打完。尜落地后守隊反攻,守隊立即在尜落地點拾起尜向鍋的方向依次每人擲尜一次,直至最后一人將尜擲入鍋中即為獲勝,雙方換角色。在守隊向回擲尜時,攻隊依打尜次序持尜板阻擊。守隊最后一擲如果未能將尜擲入鍋中,則攻隊在尜處繼續(xù)第二輪打尜。
第二種:分組方法與第一人打尜方法同上,第二人可在尜落地點拾起尜將它拋起,用尜板凌空打尜其他隊員亦同,以后方法同上。
四、游戲規(guī)則
1.攻隊打尜一次為“一棒”,守隊擲尜一次為“一擲”。
2.攻隊打尜時如果尜落入鍋中則為“燒死”(失敗),則雙方互換角色。
3.攻隊打尜時如果尜落在鍋線上則該隊員還可以打尜一次,但這次打尜動作應是:在尜位上跨步側半蹲,尜在跨下,持尜板經(jīng)身后至跨下磕擊尜尖,尜彈起后迅速起身用尜板在空中擊尜。若尜仍落鍋線或鍋中則為“燒死”, 互換角色。
4.攻隊回防時把尜擊入鍋中為“燒死”,互換角色。
5.攻隊阻擊時尜只有在空中才能被擊打,落地后只能用尜板阻擋,不能擊打。
6.攻隊最后一名隊員可以在鍋中防守。
7.守隊必須完成每人一擲,只有在最后一人投擲完后尜入鍋中才算成功。若有隊員還未投擲,而尜被提前投入鍋中,則守隊失敗,游戲重新開始。
8.守隊可以采用任意投擲方法。
9.雙方隊員不得互相用身體阻擋
五、教學建議
1.游戲前應先練習打尜動作,特別是跨下磕尜空中擊尜動作。
2.如果在練習磕尜時尜不能凌空飛起,可在尜的下面墊一些沙土,以增加它的摩擦力效果會好一些的。
3.攻隊第一棒選手應選技術好的主力隊員。
4.此游戲也可以只進行規(guī)定動作的打尜比遠游戲。
5.盡管以前在玩這一游戲時未聽說發(fā)生過事故,但為保障安全建議游戲隊員應佩帶有面罩的頭盔等護具。
6.如果有條件把尜制成軟式或充氣的,將更有利于這項活動推廣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