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一個體質(zhì)虛弱的小男孩亮亮,他的體育測試沒有一項能得到20分以上的。為了提高他的運動能力,我想每節(jié)課都讓他跟在我身后練習(xí),以便時刻督促和指導(dǎo)他。
沒有想到,還沒有跟我上兩節(jié)課,這個人沒有影子了。我組織好教學(xué)后就到教室去找他,聽到我的腳步聲,他竟然藏到桌子底下。我一聲不吭走過去,嚴肅地看著他,他才不緊不慢地從桌子底下站起來。我厲聲問:“為什么不上體育課?”亮亮回答:“我成績很差!上不上體育無所謂?!蔽掖舐暢庳?zé)到:“是的,你的成績確實很差,可是你不上體育課不是更差嗎?快點給我出去上體育!”亮亮這才不情愿的走出去。從此以后,他就和我玩起“貓捉老鼠”的游戲,你找他,他就去上課,趁你不注意就又跑進了教室。
接連幾次后,我感到茫然了,這孩子怎么了?我這樣關(guān)心和愛護他,難道他一點也體會到?于是,我把這件事講給同組的宋老師聽,她笑瞇瞇地給我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她的女兒捉了五六只黑溜溜的小蝌蚪,放在家里的玻璃魚缸里,魚缸里面還放上了女兒特意挑選的礫石、水草。我們想,這簡直就是一個美麗的天堂了。不過,這些小精靈一點兒也不領(lǐng)情,一只只總是那么悶悶不樂,似乎還有一種對我們的仇視。只要我們一靠近魚缸,它們便立即躲到礫石后面。為此,我和女兒心中都有些惘然若失的感覺。有一天,一只小蝌蚪漂浮在水面,女兒失聲的哭了,對我說:“媽媽,放它們回家吧!”我也意識到,與其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喜愛的東西失去生命,不如就此放手,送它們回歸自己的家園。于是,便和女兒捧著魚缸來到水潭邊,慢慢地將小生命放入水中。那些小精靈瞬間就游到了水的深處。
聽了宋老師的故事,我明白了,由于我的“關(guān)愛”,讓亮亮感到了難堪,感覺到失去了自由,所以他選擇了逃避。問題的根源找到了。在以后的體育,我改變了教育方式,對他我盡量在學(xué)習(xí)的方式上給予幫助,比如學(xué)習(xí)前滾翻,我讓他在斜坡上滾動;分腿騰越山羊我給他山羊放的最矮;學(xué)習(xí)單杠他上不了杠,我就給他一個小凳子.........慢慢的,他變的非常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了,小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點評〕每個人都渴望愛,但這愛若要用失去自由來換取,則是我們唯恐避之不及的。教師、家長對學(xué)生的愛,就像手中握住的沙子,攥得太緊,沙子會擠掉許多。所以,放手給孩子一份成長的自由,也是愛的表現(xiàn)。于老師的教育方法很有啟發(f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