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上每一條白線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白線一成不變地留在運動場里,是圈定一些運動場地的限制線或者是標志線,陌生的是,不知道這些白線可以成為學生上體育實踐課的“朋友”。在體育教學不斷的實踐、償試、總結中,筆者充分妙用這些白線進行體育課實踐,起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熱身準備活動(如圖1)
目的:改變體育課傳統(tǒng)的熱身準備的做法,田徑場上枯燥、乏味的跑圈,學生都很反感,把熱身準備活動轉移到籃、排球場地上,讓學生產(chǎn)生新的感受。
方法:在籃、排球場地的邊線上,學生四列橫隊,1、3二組向右跑,2、4二組向左跑,排頭要想辦法沿各條線跑出不同路線、花樣。同時要求有創(chuàng)新跑動路線的同學自告奮勇做排頭,給每位學生有成功演示自己的機會。
要求:1)跑出對角線、三角形、四邊形等路線;
2)在熟練時,要適時的變動方向,排頭變排尾,排尾變排頭,訓練應變能力;
3)二組有交叉相遇的練習,交叉一一而過,注意秩序;
4)此練習可以作為隊列聯(lián)系,也可作為沿線行進間的徒手操練習。
二、速度耐力與靈敏性的練習(如圖2)
目的:提高學生的速度耐力與靈敏性,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避免在田徑場地練速度耐力時學生出現(xiàn)應付學習的不利局面,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方法:排球場的底線出發(fā),跑到前一條線手觸線后,返回到底線,同樣手觸線轉身向前跑進,依次進行,根據(jù)學生素質情況,練習的組數(shù)適當增加。
要求:1)到每一條線后,手觸線時要注意下肢的動作,強調用弓箭步轉換,提高啟動的速度,做到上下肢協(xié)調以及身體的靈敏性。
2)此練習也可做接力練習,看哪個組既快又好。
3)積極思考、聯(lián)想以前學過的技能,提出提高練習最佳方案。
三、巧練彎道跑
目的:在籃球中圈、三分線,體會向心力與離心力的本體感覺,
用變換場地(從田徑場到籃球場),讓學生產(chǎn)生對田徑項目練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與思考能力。
方法:籃球場的中線為起點,沿線跑動,必須經(jīng)過球場上的每一條線,重點是二條三分線、二條罰球線以及中圈,前一位同學出發(fā)后三秒左右時間后面的一位學生跟上。依次進行。
要求:1)每組練習后,每個學生要積極思考如何增大向心力,克服離心力,利用物理學科知識,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三分線、罰球線、中圈要體會彎道的技術要領,注意左右腳著地與擺臂的技術動作;
3)前一組練習時,下一組的同學要仔細觀察練習中學生的路線與技術要領。
四、趣味接力(如圖3)
目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索,提高學生變向跑的能力、反應能力、運動參與。
方法:接力區(qū)在球場的邊線與中線的交界點上,劃定2m的方形接力區(qū)域,上下半場為一個接力場地,規(guī)定跑動路線、方向,或者必須跑過半場區(qū)域所有的線,人數(shù)4人,也可以4—10人等,視情況而定。
要求:1)練習的學生思考如何既快又不重復的路線跑;
2)接力以擊掌進行,也可以使用接力棒、網(wǎng)球等。
3)學生在練習中要反思與討論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