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安全健康的運動方式,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yǎng)安全健康的意識,從而提高身體健康。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的教師往往缺乏健康意識,不知不覺地在用一些不健康的方法與手段進行著課堂教學,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學片段】:
教學內容:跳繩。
場地布置:在水泥地上,教師用石灰畫了兩個圓。
教學實錄:學生分男女二個組,分別站在二個圓的線上,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們快速地搖擺著手中的跳繩。這時隨著刷刷的跳繩聲,一陣白色的塵霧拔地而起,彌漫在整個練習場地。
【課后評析】:
以上的教學情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許多教師習慣在水泥地上或籃球場上用石灰來布置場地,卻忽略了石灰給學生身體帶來的傷害。另外在體育課中,有的教師讓學生沿著操場進行跑步,由于長久的晴好天氣,煤渣跑道已經(jīng)非常干燥,表面飄浮著一層塵土,跑步過程中會有許許多多騰起的灰塵進入了學生稚嫩的肺葉中,使學生的身體健康受到了一定的損害。
以上例子說明,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和教學中,有許多錯誤認識和誤區(qū)在支配著我們每天的行動,影響著我們的教學。
1. 霧天鍛煉,有益于健康
濃霧的早上,在校園里,老師正組織學生進行晨練。殊不知,霧天是不能進行身體鍛煉的,因為濃霧是由高密度的細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細小水滴中溶解了大氣中的一些酸、堿、胺、苯,以及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在霧天進行鍛煉,極易造成有害物質對呼吸系統(tǒng)的侵害,產(chǎn)生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不良癥狀,病原體也會乘虛而入,危害人體健康。
2. 感冒發(fā)燒時活動,出點汗就好了
在身體感冒發(fā)燒時進行身體練習是錯誤的,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做法。感冒是機體防御能力下降的結果,而發(fā)燒是機體遇到致病微生物侵襲時的一種特殊的防御反應。如果機體發(fā)燒時參加體育活動,特別是強度較大的活動,則會破壞機體的防御機制,輕者使疾病的恢復期延長,重者可使病情加重,抵抗力進一步下降,使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轉為肺炎,一般的病毒感染轉變?yōu)樾募⊙?。由此可見,我們體育教師不僅要有正確的身體鍛煉知識,而且要樹立科學的健康安全意識,不能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時,同時一邊在危害學生的健康。
3. 輕傷不下火線
就運動傷害來說,大部分的受傷都是暫時的,只要好好休息就可以完全恢復。如果舊傷沒有治好,代表原來受傷部位的功能沒能恢復完全,運動時再受傷的比例會明顯的增加,并且傷勢就更加嚴重。帶傷進行身體鍛煉是極不科學的,在NBA和歐洲足壇,只要隊醫(yī)不同意,沒有人能強迫球員參加任何比賽,這些保護措施不僅延長了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更是體育可持讀發(fā)展的保證,也是體育人性化的體現(xiàn)。所以作為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受傷情況,有的放矢地、科學地安排學生的身體練習,避免受傷部位重復受傷,加重受傷的情況產(chǎn)生。
4.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無論是“三九”還是“三伏”鍛煉都是特殊的氣候條件,都有一些科學的規(guī)律要遵守,不能盲目地無條件地“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否則會適得其反。如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運動會導致練習者體溫過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耐久力下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紊亂,從而影響人的活動能力。而在低溫環(huán)境中進行鍛煉會使練習者興奮性降低,肌肉僵硬,粘滯性提高,容易造成運動損傷,還容易造成身體暴露部位凍傷。因此在特殊氣候情況下組織學生進行身體鍛煉,應根據(jù)氣候特點做好相應的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