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她心情不好。
生活了十幾年的夫妻,越來越讓人失望。日子過得好辛苦,他的錢少得像一串珍珠,粒粒可數(shù),吃飯、穿衣、日用一切,贍養(yǎng)父母,連帶償還房債,都靠她的薪水和稿費。都說男人如山,女人可以依靠,可是,她和他,偏偏倒了過來。深夜時分,她趕稿趕得運指如飛,他睡覺睡到鼾聲如雷。是她催他上床睡覺的,因為他什么都不懂,甚至不懂得怎樣打字,幫不上她一點忙。如果她不催他睡,他就守著她,在電腦上打游戲,是種舍命相陪,可憐又可厭。
離婚嗎?孩子都快小學(xué)畢業(yè)了,撒嬌,淘氣,每天放學(xué)回家,一邊叫爸爸,一邊叫媽媽,一邊沒心沒肺地追星,一邊猛看電視里的白癡版連續(xù)劇。兒子的世界圓滿如蛋,他是那里面不著風(fēng)雨的小雞仔。這枚蛋,就捧在她的手心里,稍一傾斜,就會摔碎,剩下的,是拼死也收拾不了的殘局。還有父母呢,一心看著自己歲月安好,這樣任性的處理,叫兩個暮年老人怎么安心?可是,似乎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人到中年,力氣消失最快的是女人,最沒有勇氣把人生打亂重組的也是女人。與其傷筋動骨,不如茍且因循,縱然因循里面,是一千一萬個不愿意、不甘心。
那個人消失了兩年,又毫無預(yù)兆地出現(xiàn)。其實,這中間還見過一面——也不算真正的見面。不過是在網(wǎng)上,不過是看見他原來的QQ號久違地閃亮。她問一句:“是你嗎?”
他不回答,只發(fā)過來一個彬彬有禮的笑臉。
她嘆口氣:怎么可能是他,他已經(jīng)離開。可是,后來她發(fā)現(xiàn),這個QQ號里多了幾行資料,句句說的,都是過往。原來,還是他,只是沒有回應(yīng)她的呼喚。冬日陽光,大花床單,床單上趴著一個女人,淚流滿面。
誰也不知道她用了多么非凡的努力,才終于把他忘記,可是等到他不期然地出現(xiàn),她才傷心地發(fā)現(xiàn),他仍舊是那個最能影響她情緒的人??墒?,能影響她情緒又能怎樣呢?他是別人家的人,就像她也是別人家的人一樣。兩個人也只能隔河相望,找不到一葦可渡。
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一家三口散步,男人一如既往地拉著她的手,絮絮說話。她懶懶地不愿回答。孩子仍舊頑皮,在膝邊繞來繞去。一大一小兩個男人,都懵懂而快樂,不知道在她心里,波翻浪涌,颶風(fēng)鋪天蓋地,怎樣橫渡過一場要命的危機(jī)。
晚上吃飯,素火鍋里,煮著湯圓。湯圓這東西,外面無非一層圓圓的糯米粉,里面卻包裹著不一樣的餡心,看起來那樣沉默,隱忍。就像《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娶了一個不如意的妻子,我忍;生活在一個是非紛擾的大家庭,我忍;亡了國,不想忍,可是,為這一大家人的生存,仍是不得不忍。這個過程,就是把一個湯圓活活丟進(jìn)開水里,有一種五內(nèi)如沸的疼痛。可是,瑞宣的妻子難道沒有忍?丈夫和她總像隔著那么一層紙,不恩愛不親近,她忍;老二夫妻又奸又猾,她忍;老人們境況難過,把氣出在她身上,她還是忍。這個修煉成佛的過程,也是五內(nèi)如沸的疼痛。
原來,這個世界上,不單有激烈、青蔥、拿得起放得下的干脆與決絕,和說什么就是什么的自我張揚,還真有湯圓一樣隱忍的人生,和湯圓一樣隱忍的女人。她就是這樣的女人,她就過著這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