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引入一個生活實例:對于一臺剛買來的全自動洗衣機,大人需要從說明書的第一頁開始讀,然后一步步學習操作。但孩子就不這樣,他會需要跑到洗衣機旁邊,大膽嘗試按鍵,發(fā)現(xiàn)按了這個鍵洗衣機開始轉了,他就明白了,這是開機鍵,如此反復,就能搞清所有的按鍵功能,并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整個學習的過程,兒童不用去讀說明書這種“間接經(jīng)驗”,而是通過嘗試操作獲得“直接經(jīng)驗”。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兒童對于具體可感的操作技能具有一種良好的悟性呢?我們這樣假定:對于操作層面技能的學習,一是其理論基礎對于兒童來說并不太重要,二是兒童在這方面的學習可以從任意一點開始。我們對此進行了專門的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證實了我們的假設是正確的。正是基于這種“兒童對于操作層面技能的學習可以從任意點開始”的理論,我們創(chuàng)造了“微波教學法”。這個名字是我們的機器人輔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命名的,它來源于這樣一個形象的例子:我們用水煮雞蛋,是先從外面向里面熟,往往是外面的蛋白都熟了,但里面的蛋黃還是液體狀態(tài);如果改用微波爐蒸雞蛋,雞蛋先從蛋黃開始熟,再熟到蛋白,是從核心到外圍。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的機器人教學也采用從核心到外圍的教學法,稱之為“微波教學法”或“中心點教學法”。
下面以足球機器人的教學為例,介紹“微波教學法”的具體操作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操作機器人。當孩子第一次接觸足球機器人,就給其一臺硬件裝配和軟件程序都設計好的機器人,告訴其操作要領,然后,讓其與一位水平較高的選手展開比賽,讓其感覺到機器人的操作并不難,消除其心理上的神秘感和畏難情緒,從而掌握機器人硬件的操作技能,體會機器人比賽的魅力,從比賽中得到樂趣,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修改程序中的重要參數(shù)值(核心參數(shù)值)。教學生學習使用機器人測量磁場、地面灰度、環(huán)境光值等參數(shù),并學會在程序中修改這些參數(shù)??梢酝ㄟ^兩種方法進行訓練:一是改變光照環(huán)境、換用不同的場地、移動場地的位置,分別達到改變環(huán)境光值、地面灰度、磁場的目的,讓學生測量以上參數(shù)并將程序下載到機器人上運行,體會通過改變參數(shù)值達到使機器人適應場地的目的;二是給學生一組設計好的參數(shù)值,讓學生分別修改參數(shù)后,將程序下載到機器人上運行,并與當時當?shù)氐恼鎸崊?shù)值進行iijXXYg/S+N0jmTxpO6aEyhxUahjpb6Tfy/i/TwLWTw=比較,讓學生體會參數(shù)值對于機器人運行的影響。根據(jù)當時當?shù)氐膮?shù)值修改程序后,下載運行并對機器人運行結果的數(shù)據(jù)進行采集與分析,讓學生掌握參數(shù)修改幅度與機器人運行變化幅度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牢固掌握機器人的秉性。
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習分解編寫子程序。將足球機器人的整體程序分為幾個子程序,例如:回防、進攻、追光、退守等,讓學生逐個學習每個子程序中最核心的設計要素,并達到熟練掌握每個子程序的目的。在學習編寫子程序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對比分析程序、優(yōu)化程序設計、模塊式強化子程序訓練、單任務超越訓練等。
為調動學生學習子程序的積極性,我們創(chuàng)造了子程序任務教學模式:一是根據(jù)相同的任務分組設計程序,交流比較哪個組設計得最好,相互吸收優(yōu)點、改進不足;二是分組設計不同的任務程序,然后下載到機器人運行,交流比較哪個組的運行效果好。我們還鼓勵學生開拓思路,自己設計任務目標,然后共同完成任務,以訓練學生應對復雜的任務和將任務分解的能力。任務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編程能力,又讓學生學會了更好地進行團結協(xié)作。
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習編寫整體大程序。每個子程序熟練掌握后,再整合編寫整體程序。要注意子程序之間的兼容銜接,注意核心程序的優(yōu)化設計,保證突出發(fā)揮機器人的優(yōu)勢。將整體程序下載到機器人,觀察分析機器人的運行效果,并根據(jù)效果進一步改進程序,達到軟硬件完美結合的程度。
第五環(huán)節(jié):學習設計比賽策略。在學生中組織一些分組賽,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賽況進行分析,分析對手的長處和缺點,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和弱點,引導學生制定比賽策略,并在比賽中應用策略,觀察策略的實施效果,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經(jīng)過多次的實戰(zhàn)演習,在學生能夠領悟策略的設計要領后,開始讓學生自己分析、設計策略,并與教師設計的策略進行對比分析,最終達到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局面、設計策略、應用策略、調整策略的目的。
第六環(huán)節(jié):學習外圍相關軟硬件知識和技能。圍繞中心點知識和技能,編排完整的課程體系,讓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因為這時的學生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機器人運動,而且意識到需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學生能夠較好地領會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實際活動中的作用和價值,能夠進行較為認真的學習。
第七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相關理論支撐和基礎技能。學生通過參加機器人活動,不僅提高了綜合素質,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有了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的機會。例如:電流、電壓、電阻、電機的功率、扭矩等。更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科知識的理論支撐作用和基礎技能對于設計、動手改裝機器人的重要作用,他們會更加熱愛學習,這時不失時機地發(fā)動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理論和基礎技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微波教學法”的主要方法步驟,整個過程的開始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開端,都是讓學生觸及機器人軟件和硬件最核心的技術,然后逐步擴展開來,達到使學生熟練、全面掌握機器人操作、程序設計、硬件改造、策略制定等各種能力的目的,并最終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