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全
(龍巖學(xué)院體育系,福建 龍巖 3640000)
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中外男子單杠的差距分析
李 全
(龍巖學(xué)院體育系,福建 龍巖 3640000)
依據(jù)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比賽錄像和2006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guī)則,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統(tǒng)計法、圖像解析法、對比法,研究分析了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男子單杠中國選手與外國優(yōu)秀選手的差距。結(jié)果表明:中國選手的單杠成套動作中E組難度動作偏少;使用E組飛行動作少于外國選手,且飛行動作完成質(zhì)量較差;使用第Ⅳ組的動作最高難度僅為D組;具有連接加分的“二連接”相對較少。
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中國;單杠;差距
在2006年10月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上,中國男隊獲得了團體冠軍,但從6個單項的積分排名來看,中國隊的吊環(huán)、跳馬、雙杠均排第1,鞍馬排第2,自由體操排第6,單杠排在第3,且單杠決賽無1名中國選手進入。因此,中國的單杠項目需要進一步加強。本文試圖通過對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中、外選手在單杠項目編排的動作組別 、動作難度、飛行動作、連接加分等情況進行對比研究,分析中國選手與外國優(yōu)秀選手的差距,為我國單杠項目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參考。
2.1研究對象
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單杠決賽前5名運動員的成套動作,中國選手楊威、陳一冰在全能決賽中單杠比賽的成套動作,馮敬、肖欽、鄒凱在團體決賽中單杠比賽的成套動作,共計10套動作。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男子比賽成績和2006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guī)則以及相關(guān)的論文資料。
2.2.2錄像觀察統(tǒng)計法
觀察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男子團體、全能、單項決賽中的單杠比賽錄像,并對有關(guān)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
2.2.3圖象解析法
運用多媒體編輯軟件“繪聲繪影9.0”對部分難度動作進行定幀或逐幀播放,以求準(zhǔn)確地解析動作的技術(shù)細節(jié)。
2.2.4對比法
對中、外選手編排的C組以上難度價值的動作組別、動作難度、飛行動作、連接加分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3.1C組以上難度價值的動作組別使用情況對比
規(guī)則規(guī)定:在成套動作中,運動員必須要做四個動作組別里至少一個動作和1個下法。單杠的動作組別有:有或沒有轉(zhuǎn)體的懸垂擺動、飛行動作、近杠動作、扭臂握和后懸垂動作以及背對杠完成的動作、下法。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中、外選手均使用“近杠動作”最多:外國選手有14人次,占其難度動作總?cè)舜蔚?3.3%;中國有12人次,占其總?cè)舜蔚?0.0%。其中“反掏轉(zhuǎn)體360°成雙手扭握”是使用率最高的(外國6人次、中國5人次),可謂是當(dāng)前 “流行性”的近杠動作;其次是“反掏轉(zhuǎn)體360°成混合握”(中、外均有3人次)和“正掏跳轉(zhuǎn)540°成混合握”(外國3人次,中國2人次)。中、外選手使用近杠動作的最高難度均為E組(中國1人次,外國2人次)。
中、外選手均有10人次使用“扭臂握和后懸垂動作以及背對杠完成的動作”,分別占其總?cè)舜蔚?5.0%和23.8%。其中,中國選手較多地使用“中穿前上經(jīng)倒立”(4人次)和“雙手扭握反掏經(jīng)倒立”(3人次),且最高難度僅為D組(1人次);而外國選手使用的動作種類更多,且最高難度為E組(3人次),差距可見一斑。
外國選手使用“飛行動作”稍多于“有或沒有轉(zhuǎn)體的懸垂擺動”,分別占16.7%和14.3%;而中國選手則是使用“有或沒有轉(zhuǎn)體的懸垂擺動”稍多于“飛行動作”,分別占17.5%和15.0%。在“飛行動作”中,中、外均有1人次的“科爾曼”(F組),外國還有3人次的E組飛行動作,而中國僅有1人次的E組飛行動作。
在下法動作組中,中、外選手均有4套使用了“直體后空翻兩周轉(zhuǎn)體720°下”,中國只有1套使用“直體后空翻兩周轉(zhuǎn)體360°下”,外國只有1套使用“團身后空翻三周下”。可見,使用E組難度的下法仍然是世界男子單杠的編排特點之一,而“直體后空翻兩周轉(zhuǎn)體720°下”則是當(dāng)前世界男子單杠的“流行性”下法動作。
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選手采用E組難度動作大大少于外國選手,中、外選手采用的D組動作基本持平,中國選手采用的C組動作則明顯多于外國選手。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選手今后迫切需要發(fā)展杠上E組難度動作,以提高成套動作的難度價值,增強單杠的競爭實力。
表1 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biāo)賽中、外選手單杠C組以上難度動作、飛行動作、連接加分情況統(tǒng)計一覽表
3.2飛行動作的使用情況對比
總體上外國選手采用E組飛行動作多于中國選手,中國選手更多的是采用D組飛行動作,動作難度總體不如外國選手高。
外國選手的飛行動作質(zhì)量普遍較高,不論是“單飛”還是具有連接加分的“二連接”,都能夠很好地連接下一個動作。而中國選手則有較大的差距:如陳一冰的“科瓦克斯”,由于完成質(zhì)量欠佳,兩手再握時屈臂嚴重,影響到下一個動作的順利連接;楊威的“科爾曼”完成質(zhì)量不理想,再握時屈臂嚴重,勉強把“向后大回環(huán)”挺了過去;肖欽也有類似的情況,“直體特卡切夫” 再握時屈臂,以至于接“向后大回環(huán)”用了推的動作。
3.3連接加分情況的對比
2006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guī)則關(guān)于單杠連接加分的規(guī)定:杠上動作(D或E或F)+飛行動作(D或E或F)=0.2,或反之亦然;飛行動作(D或E或F)+飛行動作(C)=0.1,或反之亦然;飛行動作(D或E或F)+飛行動作(D或E或F)=0.2。從中也可以看出,新規(guī)則的導(dǎo)向是鼓勵運動員發(fā)展飛行動作。
第39屆體操世錦賽單杠冠軍里佐的成套動作中有2個0.2的連接加分(見表1),均為“杠上動作+飛行動作”;亞軍佩甘有1個0.2的連接加分,是“飛行動作+杠上動作”;第3名的馬拉斯沒有連接加分,但他后來在參加2006年12月的巴西圣保羅體操世界杯總決賽的單杠比賽中完成了1個“飛行動作(E)+杠上動作(D)”的“二連接”,得到0.2的連接加分,最終奪得了2006世界杯總決賽的單杠金牌。可見,當(dāng)前世界男子單杠的頂尖選手均傾向于使用“杠上動作+飛行動作”或“飛行動作+杠上動作”的二連接來獲得連接加分。而中國只有鄒凱使用了1個有0.2連接加分的“杠上動作(D)+飛行動作(D) ”二連接。
1)中國選手的單杠成套動作中采用E組難度動作偏少。
2)中國選手在使用第Ⅳ組的動作難度方面與外國選手差距明顯,外國選手最高難度為E組,中國僅為D組。
3)中國選手采用E組飛行動作較少,且飛行動作完成質(zhì)量較差。今后應(yīng)大力提高飛行動作的質(zhì)量,并加緊發(fā)展E組飛行動作。
4)當(dāng)前世界男子單杠的尖子選手均傾向于使用“杠上動作+飛行動作”或“飛行動作+杠上動作”的二連接來獲得連接加分。發(fā)展具有連接加分的“二連接”難度動作應(yīng)是我國男子單杠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guī)則(2006年版)[Z].北京:中國體操協(xié)會,2006,(1).
[2] 韓華.論當(dāng)今世界男子單杠技術(shù)發(fā)展的新動向[J].吉林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5,21(4):68-130.
[3] 譚長青,王旭.我國男子單杠項目運動水平落后的原因分析與研究[J].首都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2,14(3):45-47.
DifferenceAnalysisoftheHorizontalBarPerformancebetweenChineseMen’sTeamandForeignMen’sTeamsintheThirty-ninthWorldChampionshipofGymnastics
Li Quan
(PE Department of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364000,F(xiàn)ujian ,China)
Through watching the videotapes and studying the grading ru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of 2006, as well as referring to relative material and analyzing pictures, this research analyses the horizontal bar performance between Chinese men's team and foreign men's teams in the Thirty-ninth World Championship of Gymnastic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inese men’s team have fewer difficult acts, and the acts were performed not so well as foreign teams.
World Championship of Gymnastics;China;horizontal bar;difference
2007-01-15
李全(1968-),男,福建上杭人,講師,研究方向:體操、健美操教學(xué)與訓(xùn)練。